巴茹·贝纳塞拉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Baruj Benacerraf | |
---|---|
原图链结、图片来自DANA FARBER | |
出生 |
卡拉卡斯, 委内瑞拉 | 1920年10月29日
逝世 |
2011年8月2日 Jamaica Plain, 麻萨诸塞州, U.S. | (90岁)
国籍 | 委内瑞拉 |
公民权 | 委内瑞拉/美国[1] |
母校 |
哥伦比亚大学 Medical College of Virginia |
知名于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配偶 |
Annette (Dreyfus) Benacerraf (1922–2011; m.1943–2011; her death) (one daughter, Beryl Rica Benacerraf, b. 1949) |
奖项 |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0年)[2][3][4]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免疫学, 医学 |
机构 |
纽约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 国立卫生研究院 (美国) 美国文理科学院 哈佛医学院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5] |
巴茹·贝纳塞拉夫(Baruj Benacerraf,1920年10月29日-2011年8月2日)是一位委内瑞拉裔美国医学家,他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免疫学和移植医学。1980年他与乔治·斯内尔和让·多塞一起因“发现了控制免疫反应的、遗传的细胞表面结构”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生平
巴茹·贝纳塞拉夫于192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卡拉卡斯,他的双亲都是来自北非的犹太人,父亲是摩洛哥一位富有的地毯商,而他的母亲则是来自阿尔及利亚。他的童年和少年(从1925年至1939年)是在法国巴黎度过的,并在那里上中学。
1939年贝纳塞拉夫居家移居纽约。至1942年为止巴茹·贝纳塞拉夫在哥伦比亚大学学医。1943年他加入美国籍,此后他又在里士满的弗吉尼亚医学院继续学习。1945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在纽约昆斯医院成为助理医生,后来他转移到法国南锡的军医院。服役满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微生物学系从事研究工作。
1956年贝纳塞拉夫被授任纽约大学比较病理学特殊教授。1960年他成为正式教授。1970年波士顿的哈佛大学聘请他为比较病理学教授,他在哈佛大学工作直至退休。
成就
巴茹·贝纳塞拉夫和他的另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同事一起对移植后组织的免疫相容性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通过试验证明这个相容性是遗传决定的。他们证实白血球表面携带着与其它细胞相同的表面结构。这样他们可以建立一种与血型类似的免疫理论系统。通过他们的工作科学家才能够对免疫相容性进行试验研究。今天医生只要通过验血就可以确定移植器官会引起怎样的免疫反应。
贝纳塞拉夫与多塞主要研究免疫表面结构的机关分子,而斯内尔则主要研究其基因。
家庭
1943年他与Annette (nee Dreyfus) Benacerraf(1922-2011)结婚,女儿Beryl Rica Benacerraf于1949年出生。
相关影片
参考文献
- ↑ http://www.eluniversal.com/2011/08/02/muere-el-premio-nobel-de-medicina-baruj-benacerraf.shtml
- ↑ Raju, T. N. The Nobel Chronicles. The Lancet. 1999, 354 (9191): 1738. PMID 10568613. doi:10.1016/S0140-6736(05)76734-9.
- ↑ The Nobel Lectures in Immunology.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80 awarded to Baruj Benacerraf, Jean Daussett & George D. Snell.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1992, 35 (4): 373–98. PMID 1557610.
- ↑ Petrányi, G. Nobel Prize winners in medicine for 1980. Immunogenetic significance of the main histocompatibility system (George Snell, Jean Dausset, Baruj Benacerraf). Orvosi hetilap. 1981, 122 (14): 835–837. PMID 7019812.
- ↑ Gellene, Denise. Dr. Baruj Benacerraf, Nobel Laureate, Dies at 90.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2,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