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登堡门
布兰登堡门 Brandenburger Tor |
---|
布兰登堡门(德语:Brandenburger Tor)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它是柏林的象征,也是德国的国家象征标志,见证了柏林、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
目录
历史发展
自15世纪起,柏林是勃兰登堡选侯国的首府,在1701年,腓特烈一世统一了勃兰登堡选侯国和普鲁士公国,加冕为普鲁士王国的第一位国王,并且将柏林作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腓特烈一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一世为了加强普鲁士王国的军事力量,1734年起为首都柏林建造城墙,1735年在柏林城的西面竖立起了一座城门,城门外的道路通往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因此而得名“勃兰登堡门”。哈弗尔河畔的勃兰登堡如今只是德国勃兰登堡州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市,但却曾是勃兰登堡王国和普鲁士王国的发源地。1735年建造的勃兰登堡门只是一座用两根巨大石柱支撑起来的简陋石门,设计者是菲利普•格拉赫。
腓特烈二世继承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统治,大规模发展普鲁士的军事力量和扩张领土,并且赢得了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这一场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旷日持久,最后以英国和普鲁士的胜利而告终,普鲁士从此崛起,成为英、法、奥、俄外的又一欧洲列强。腓特烈二世不仅赢得了“腓特烈大帝”和“军事天才”的称号,也在他1786年去世后为继任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留下了一个稳定的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二世继任后,即刻开始扩建柏林城墙,也在1786年至1802年扩建工程的期间,为了纪念这场使得普鲁士崛起的七年战争的胜利和他刚刚过世的叔叔,腓特烈•威廉二世于1788年下令重新建造勃兰登堡门,工程历经了三年的期间,在1791年竣工。庄严肃穆、巍峨壮丽的勃兰登堡门充分显示了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威严。
第二次世界大战,城门被毁
自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德国纳粹冲锋队的游行队伍从勃兰登堡门通过,庆祝希特勒上台掌权,开始了纳粹的统治。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的关头,勃兰登堡门在柏林战役中遭到严重损坏,它周围的建筑都被炸毁。苏联红军穿过勃兰登堡门攻入柏林,攻克了希特勒的地堡和德国国会大厦,宣告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灭亡。当苏联士兵在勃兰登堡门胜利女神像上撑起红色旗帜的时候,德国士兵用大炮轰击,胜利女神雕像受到严重损毁,仅剩下一只马头,如今保存在柏林市麦克舍博物馆的展览厅内[1]。现今勃兰登堡门上的雕像是二战后重新铸造的。
历史上占著多么大的重要性。 图片来自symhanzi.pixnet.net |
德国统一,柏林城门重开
1989年是柏林墙建造后的第28年,在东德和平转变的框架下,11月9日柏林墙倒塌。12月22日,在超过十万人的欢呼声中,时任西德总理的赫尔穆特•科尔由西往东走过勃兰登堡门,东德的最后一任总理汉斯•莫德罗在门的另一端迎接科尔,标志着勃兰登堡门再次开放[2][3]。随后隔离区被完全拆除,德国人民在勃兰登堡门前的柏林墙上跳舞庆祝。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重新开放后的勃兰登堡门于1991年整修完毕,铁十字勋章和鹰鹫也回到了胜利女神雕像上。考虑到勃兰登堡门的砂岩构造长年缺乏保养和受到环境损坏,其后它又经历了长达22个月的修缮,2002年10月3日重新亮相,该日是德国统一12周年纪念日。
地理位置
勃兰登堡门位于柏林市中心,东侧是巴黎广场(德语:Pariser Platz)和菩提树下大街(德语:Unter den Linden)的尽头,西侧是三月十八日广场(德语:Platz des 18. März)和六月十七大街(德语:Straße des 17. Juni)的起点。
勃兰登堡门东侧的巴黎广场,以纪念1814年普鲁士军队在解放战争中占领巴黎而命名。菩提树下大街从勃兰登堡门向东横穿柏林市中心,一直通往柏林博物馆岛和柏林电视塔,是欧洲最华丽的大街之一。
勃兰登堡门西侧的三月十八日广场,以纪念1848年3月18日的德国三月革命和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的第一次人民议会自由选举而命名。六月十七日大街,则是为了纪念1953年6月17日发生在民主德国的人民起义,它从勃兰登堡门起向西经过柏林胜利纪念柱,穿过柏林城区最大的公园蒂尔加滕和柏林工业大学。
勃兰登堡门东侧是柏林老城,西侧则通往城外,因此东侧为门内,西侧为门外。
建筑特色
勃兰登堡门高26米,宽为65.5米,深度11米,采用砂岩建成仿希腊雅典“卫城 Acropolis of Athens”大门口设计,是新古典主义设计艺术表现。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作为蓝本,设计者是普鲁士建筑师朗汉斯[4]。 勃兰登堡门由每一根直径为 1.75 公尺,且柱头为多立克式支撑。 着平顶,东西两侧各有6根,依照爱奥尼柱式雕刻,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将门楼分隔成5个大门,正中间的通道略宽,是为王室成员通行设计的,直至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1918年退位前,只有王室成员和国王邀请的客人才被允许从勃兰登堡门正中间的通道出入。大门内侧墙面用浮雕刻画了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的海格力斯,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女神、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保护神米诺娃。
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尼刻,罗马神话中的维多利亚)铜制雕塑,左手拉著控制四匹战马缰绳,右手握著一个权杖,上方有一个橡树花环,中间有枚铁十字勋章,上方则有一只头戴普鲁士皇冠,并且准备展翅高飞的鹰鹫,而且留意这胜利女神面向的方向,是朝著东边柏林市中心,像征战争胜利凯旋而归。。
而这个站在橡树花圈,里面的铁十字勋章一开始是不存在,而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在西元 1806 年间,普鲁士加入第四次反法同盟,遭受到拿破仑击溃,当拿破仑长驱直入占领柏林时,将这像征普鲁士光荣的胜利女神带走作为战利品带回巴黎。
女神(Quadriga)雕像; 图片来自blog.xuite.net |
西元 1814 年,普鲁士第六次加入反法同盟,这次普鲁士占领巴黎,拿破仑投降,并且将这胜利女神归还给德国,尔后这位胜利女神又被称作“归来的马车”,同时再橡树环中间,添加上这枚象征权利的“铁十字勋章”,而这枚勋章,也同是德国国防军的标志符号。
重建及规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柏林遭受到大面积的破坏,而勃兰登堡门周围的建筑均被炸毁。战后柏林分裂,东西柏林由于属于分属不同的政府管理,按照不同的城市,建设规划进行了重建,而勃兰登堡门地处东西柏林的交界处,所以两侧的新建筑风格迥然不同。柏林墙建造以后,勃兰登堡门虽属于柏林市的市中心区,但被隔绝在柏林墙的隔离区内,两侧的广场因此沦为一片荒地。柏林墙被拆除后,勃兰登堡门因为其特殊的象征意义,一跃从柏林分裂的标志成为了城市统一的象征,从而成为城市建设的中心和重点[5]。
在修复的过程中,云集了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师,广场周围的重建建筑也遵守了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定: 新建筑的形状、大小与风格必须同以前的广场风格相一致,现代建筑与传统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6]。紧贴勃兰登堡门左右两侧的李伯曼大楼(Haus Liebermann)和桑摩大楼(Haus Sommer)得以重建,新建筑继承了原建筑的风格,但又比原建筑略高,以便拉近同勃兰登堡门的距离,从而更加烘托出了勃兰登堡门和巴黎广场的建筑结构。勃兰登堡门东南方是柏林最豪华的饭店阿德隆饭店(Hotel Adlon),它重建后一部分为历史风格,一部分则为现代建筑风格。法国大使馆、英国大使馆 、美国大使馆 和艺术学院等也纷纷搬回了它们在巴黎广场的原址,都是按二战前的图纸布局重建的。
勃兰登堡门西侧建筑以柏林蒂尔加滕公园为代表的大规模城市绿化带,是普鲁士皇家园林总监林奈先前对柏林城市绿化所作出的出色规划,再加上勃兰登堡门右侧华丽的菩提树下大街,由此构成了柏林的“东西轴线”,轴线从勃兰登堡门下经过,串联起了柏林东部政府区与西部商业和园林区。
从20世纪90年代,柏林市政府曾经讨论过,勃兰登堡门是否同意汽车通行,而反对者认为汽车废气将导致砂岩构造的勃兰登堡门造成损坏,并且汽车通行将会破坏勃兰登堡门前巴黎广场上的安静敮秩序。如今勃兰登堡门依然不允许机动车通行。勃兰登堡门周边地下则有柏林城铁(S-Bahn)和柏林地铁(U-Bahn)通过。
图片来自miilook.com |
柏林热门景点
参考来源
- ↑ 《柏林战役的血腥记录》
- ↑ 凯•迪珂曼、拉尔夫•格尔克•骆约特: 我的目标是德国统一——科尔自述.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9.
- ↑ Helmut Kohl: Ich wollte Deutschlands Einheit. Bearbeitet von Kai Diekmann und Ralf Georg Reuth. Ullstein, Berlin 1998, ISBN 3-548-33241-2.
- ↑ 朗汉斯(Carl Gotthard Langhans,1732年12月15日—1808年10月1日),普鲁士建筑师
- ↑ 荣格•雷亚: 没有柏林墙的十五年[失效链接].
- ↑ 柏林官方中文网: 柏林360度全景画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