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忠孝桥

图片来自中时新闻网

忠孝桥是位于台湾北部河川淡水河桥梁,启用于1982年5月1日,为台北盆地内重要的联络通道之一,同时划入台1线路段。全桥以新北市三重区重安街为起点,跨越淡水河河道后,连接至台北市大同区万华区忠孝西路与西宁南北路口。主桥全长519公尺、宽31.5公尺,设有6线快车道,2线慢车道与人行道

目录

地理位置

忠孝桥是距离台北车站最近的淡水河桥梁,东向(台北市区端)衔接环河南北快速道路市民大道高架道路以及台北站前商圈,西向(三重端)则衔接中山路高架道路、新北大道与台一线高架道路。东向原本还连结1978年10月10日通车的北门高架道路(又称北门高架桥)[1],该道路跨越当时还以平面方式行经于此的台湾铁路纵贯线,并兼具忠孝桥的引道功能(一般称忠孝桥引道),纾解周边因台铁平交道而造成的壅塞现象[2][3];由于北门高架道路阻碍台北府城北门景观甚大,在跨越的纵贯线铁路于1989年的台北铁路地下化专案第一阶段完成后全面地下化,台北市政府最终在2016年春节期间将其全面拆除,忠孝桥与台北车站间则改以619公尺长的平面道路连接。

拆除引道

已有34年历史的忠孝桥引道将在除夕(2016/02/07)起进行拆除作业,而这也是北市现存最后一座“跨铁路桥”,忠孝桥引道原名忠孝西路高架道路,在1982年完工,兴建目的是为了解决铁路地下化前,路口平交道造成交通停滞的瓶颈。

台北市府工务局新建工程处指出,随著铁路地下化后,高架道路功能降低,反而妨碍都市景观与北门历史意象;中正忠孝桥引桥拆除及周边平面道路路型改善工程完工后,将提升都市景观,创造开放空间,重现北门地景意象。[4]

沿革

  • 1977年7月31日强烈台风薇拉侵袭北台湾,造成正在兴建中的北门高架桥延平北路下行引道工程钢架被吹落压毁车辆。
  • 1978年,台北市区端626公尺路段由台北市政府动工兴建。
  • 1979年,三重端519公尺路段由台湾省公路局动工兴建。
  • 1982年5月1日,完工通车
  • 1993年11月1日,凌晨起停止征收过路费,同时拆除桥上收费站,减轻了尖峰时段严重的塞车问题。
  • 1993年,北门高架桥延平北路下行引道拆除;1995年,北门高架桥延平南路下行引道拆除;2000年,北门高架桥塔城街上行引道拆除。[5][需要更好来源]
  • 2016年2月7日至2月13日,台北市政府拆除北门高架桥,台北府城北门被高架桥遮蔽达39年的景观问题解决。[6][7]

设计

忠孝桥由桥梁结构工程师林同棪设计,忠孝桥上结构呈T字形,主桥长519公尺,宽31.5公尺,往返各3线快车道、1线机车道及1线人行道。其上构为每跨11支的预力混凝土Lin-T梁,下构在墙式墩柱两端向四角斜伸出四支柱子呈Y型,末端串以短梁构成框架,延长跨距以减少落墩数。桥墩呈Y字形,刚好与“同棪”第一个英文字母同,巧妙地将设计者 T.Y. LIN(林同棪)的名字嵌入设计中。

相邻道路

淡水河主要桥梁
西行道路 淡水河 东行道路
中正南路、重安街
三重区
忠孝桥

新北市    台北市
忠孝西路二段与西宁南北路口
大同区万华区

影片

忠孝桥拆除过程全都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