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斋堂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斋堂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门头沟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太行山脉清水河流域。这里山高谷狭,沟壑纵横,东连京城,西通大漠,古往今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京西重镇”之称;这里青山绿野,碧水蓝天,风景秀丽,气候怡人,是北京的绿色屏障。

这里还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历史悠远,资源丰富的斋堂古镇,是门头沟西部山区的发展中心。诸多人类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人称“京西历史文化古镇”[1]

基本概述

斋堂镇为北京市门头沟区辖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镇政府驻地东斋堂村。该镇东南距区政府驻地30多公里,东北与雁翅镇相接,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西部是清水镇,南部与房山区大安山乡接壤,东南部与大台办事处相连。

下辖2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为382.17平方千米,略呈长方形,共 7786户,10914(2017),其中非农业人口7708人。

斋堂镇辖1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小城镇社区居委会、西斋堂村、东斋堂村、马栏村、火村、高铺村、青龙涧村、黄岭西村、双石头村、爨底下村、柏峪村、牛战村、白虎头村、新兴村、向阳口村、沿河城村、王龙口村、沿河口村、龙门口村、林子台村、西胡林村、东胡林村、军响村、桑峪村、灵水村、法城村、杨家村、张家村、吕家村、杨家峪村)。门头沟斋堂镇是个距京100公里的山区古镇,有13个村庄较完整地保留着时期风貌。

历史沿革

斋堂镇是一座美丽的古山城。古朴的原野养育着深沉、古老的文化,这里的山峰、河流、古村、寺庙,每一块土地都有着独特迷人的风采,有着奇特动人的传说。

给人以甜蜜、壮美和希望,山如笑,水如妆,色如锦,日如梦——在现代化的脚步中,斋堂镇日日奏响着一支静涩、浑厚、高远的交响曲,呼唤着远方的客人。

斋堂古称“灵桂川”[2]。斋堂村原是唐代古刹灵岳寺供僧侣和香客吃斋的地方,因而得名斋堂。此地成村及建成后,仍一直沿用此名。斋堂镇依山控河,是北京西上塞外的交通要道,

古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元代在这里修建了要塞天津关;明代修建了沿河城和斋堂两座戊守城池,以及12座敌台和随山起伏的内长城;清代齐家庄巡检司迁至斋堂城,沿河城设四品都司驻防,使斋堂镇成为当时京西山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斋堂镇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象美丽发光的珍珠散布在镇域内的各个村落。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京西灵水举人村、东胡林人遗址和众多文物古迹让斋堂具有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斋堂镇是西部地区的中心,地域广阔,地形复杂,资源丰富,被称为:“京西重镇”。永定河清水河穿境而过,109国道贯穿全境。全镇大多是山地淋溶褐土,植被有杨、柳、栎、榆、桑等林木和荆条、秀线菊等灌丛。人工植被有松、柏、苹果核桃、杏等。

气候属温带季风型,气温低而多变,多风沙,夏季最高气温在37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75毫米,无霜期170天。

视频

斋堂镇 相关视频

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游记
北京文投集团向门头沟区斋堂镇定向捐款

参考文献

  1. 京西古镇—斋堂镇 ,中国园林网,2012-2-2
  2. 斋堂村:古塔古寺古城垣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