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都城隍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竹都城隍庙,称新竹城隍庙,位于台湾新竹市北区,列属市定古迹。创建于清乾隆13年 (公元1748年),淡新分治,设台北府,府治在新竹,故城隍爷晋升为府城隍-威灵公,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爷,北港妈祖婆(指云林北港朝天宫妈祖)”称誉。该建筑体也因为自清朝以来的不断地重修维护,同时亦保存了竹堑地区发展史的脉络,而于民国74年(公元1985年)指定为古迹。
掌管阴间与阳间赏罚善恶的神明为城隍,庙里布置犹如古代的衙门;新竹都城隍庙庙埕的巿集小吃摊,为新竹特色之一。新竹都城隍庙历经多次翻修,与观音亭、外天后宫称新竹三大庙。
沿革
新竹都城隍庙的建庙过程与竹堑城的建立密不可分,始于清雍正11年(公元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于竹堑环植刺竹,建四座木制城楼。
乾隆12年 (公元1747年),淡水同知曾曰瑛(1708-1754)将淡水厅治由彰化沙辘(即今台中沙鹿)移至竹堑,并议兴建城隍庙。
清康熙60年(公元1721年),王世杰巡视水圳时被当地原住民出草袭杀,死后葬金门太武山麓;至今新竹都城隍庙弥勒殿内仍供奉有“皇清檀越主北庄业户王世杰长生禄”位神主。该家族献地后,即在淡水厅治预定建地旁开始动工兴建城隍庙。
落成于清乾隆13年(公元1748年),落成时即列入官庙,城隍神属于厅级(即县级)城隍,称“显佑柏”。淡水厅署则迟至清乾隆21年(公元1756年)才完成,是台湾史上先建城隍庙、再建政府治所唯一的例子。
初建时的城隍庙,原是一座以正殿为主的两进建筑,后经多次整修扩建。据《淡水厅志‧典礼志》记载,乾隆57年(公元1792年),同知袁秉义(生卒年不详)主持第一次的修建;嘉庆4年(公元1799年),同知红旗人清华捐建后殿,供奉观音佛祖;嘉庆8年(公元1803年),同知胡应魁在庙的西畔添建观音殿(即今法莲寺),后殿改祀城隍夫人,使城隍庙的规模臻于完备。
清道光6年 (公元1826年),进士郑用锡(1788-1858)等竹堑仕绅呈请以砖石重建竹堑城,同知李慎彝(1777-1855)决定将城隍庙一并整修,由郑用锡、郑用鉴兄弟主持,并于清道光8年(公元1828年)完工;清道光31年 (公元1851年),同知黄开基(生卒年不详)再次整修城隍庙,仕绅郑如松(1817-1860)、林占梅(1821-1868)等人大力赞助。在城隍庙整建的同时,所祭祀的城隍爷地位也有所提升。光绪5年(公元1879年),台北府知府陈星聚(1817-1885)正式开府台北,当时因预计设于艋舺(即今万华)的台北府治尚未建成,暂以新竹原淡水厅署作为台北府治;而原称“显祐伯”的新竹县城隍,也配合改制升格为府城隍并称“绥靖侯”。
至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据《淡新档案》记载,新竹城隍爷其时已晋封为“新竹县都城隍威灵公”,为全台唯一的都城隍庙,也是位阶层级最高的城隍。清光绪17年(公元1891年),地方绅董捐赀再度重修。
进入日治时期,新竹北门官绅郑肇基(1885-1937)捐出巨资倡议整修城隍庙,自大正13年(公元1924年)开始动工,大正15年(公元1926年)完成;规模更为扩大的庙宇建筑,庙埕也加盖围墙,后殿设城隍夫人、大少爷及二少爷、和注生娘娘神座,观音佛祖殿后进加盖公会堂(即聚会所,光复后公元1960年改为弥勒佛殿)。至此,今日可见的新竹城隍庙全貌遂告完工。建筑体自清朝以来的不断地重修维护,同时亦保存了竹堑地区发展史的脉络,而于民国74年(公元1985年)指定为古迹。
掌管阴阳
城隍为兼管阴阳的神。在阳间司惩凶罚恶导正社会风气之职。在阴间则专司人间善恶之记录、通报、审判、移送之职。有点类似人间之警察、检查官及法官的综合体。遇有善事则通报天庭;遇有恶事则通报地府。阎王之生死簿即据此登载人的一生善恶。
新竹城隍设立神位,城隍之下除左右文武判官外,下设六司:即延寿司、乐善司、纠察司、速报司、罚恶司、增禄司。而阴阳司之阴阳司公即类似今日之秘书长的职务。除这些各司其职的单位外,还有六位将军统领城隍爷的兵马:即谢将军(大爷)、范将军(二爷)、牛将军、马将军、金将军(枷爷)、银将军(锁爷)。六将之下又有董、李排爷带领喜、怒、哀、乐四位捕快。
建筑特色
新竹都城隍庙的建筑型制是于大正13年(公元1924年)所奠定下来的,是连续式山墙三殿式庙宇,三开间、三进、两廊、左带观音殿,为泉州惠安溪底派大木匠师王益顺(1861-1931)继艋舺龙山寺之后的杰作。三川殿面宽三间,进深亦三间;前后留步口廊,前点金柱与门扇结合成为封柱,屋顶为牌楼式重檐;中有两个天井,天井两侧衔接过廊,格局方正。
新竹都城隍庙的主体建筑历史虽然未达百年,但代表著20年代台湾寺庙艺术的1个高峰;相较于名匠王益顺在台湾所设计建造的台北龙山寺与孔庙、鹿港天后宫、及台南南鲲身代天府[1],新竹都城隍庙仍有其特殊性:在布局方面,城隍庙、法莲寺、与护室三者并列,形成较宽阔的正立面与连续的庙埕,并有照璧与辕门,为全台罕见。大木结构运用了藻井、平暗天花与移柱,表现了高明精炼的技巧,而且木料也特别壮硕坚固。石雕部分则大量运用泉州石与玉昌湖青斗石,2种色泽石材交替组合,雕工精湛,包括水磨沉花、剔地起突、和内枝外叶等技法,艺术水准极高。
庙宇各部份的木雕和石雕都非常讲究,巧妙融合运用圆雕、透雕、浮雕、线雕等多种技法。三川殿大木结构最主要的特色为八角藻井与平暗天花,且有许多计心造斗栱;正殿前步口用卷棚,后步口施以草架,其下安置神龛,大殿架内有六架,三通四瓜一斗抱,瓜筒造形为典型泉州惠安溪底派风格。前殿后步口的龙柱,则是泉州惠安石雕名匠辛阿救(1886-1928)的作品。前殿中门前的1对石狮,取自泉州惠安黄塘的玉昌湖青斗石材,石质细致、色泽也最绿,时间长久还会逐渐转化出油亮光滑的包浆皮壳;在台湾庙宇的众多石狮中,都城隍庙的石狮造形最为玲珑小巧,也是神态最可亲者。
资讯
地址 : 300 新竹市中山路75号
电话 : 03-5223666 或 03-5224888 传真 : 03-5244432
影片
参考文献
- ↑ 鹿港天后宫正式升格为国定古迹,ETtoday新闻云,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