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朱唇 |
中文学名:朱唇 拉丁学名:Salvia coccinea L. 别 称:小红花(云南蒙自)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唇形科 亚 科:野芝麻亚科 族:鼠尾草族 属:鼠尾草属 亚 属:美洲鼠尾草亚属 种:朱唇 |
为唇形科植物朱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coccine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1]
形态特征
朱唇,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70cm。
根呈集纤维状。茎直立,四棱形,被灰白色疏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5-2cm;
叶片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2-5cm,宽1.5-4cm,边缘有锯齿,两面有毛。
轮伞花序,每轮4至多花,疏离,组成顶生总状花序;苞片卵圆形,较花梗长;花萼长钟状,外被微柔毛,其间混生浅黄色腺点;
花冠深红色或绯红色,冠檐二唇形,上唇比下唇短,下唇3裂,中裂片大,倒心形;发育雄蕊2,伸出,花丝长4mm;
花柱伸出,先端稍膨大,2裂。小坚果倒卵圆形,黄褐色,具棕色斑纹。花期4-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全国均有栽培,常作观赏植物。
资源分布:原产美洲。
化学成份
全草含蹄纹天竺素-3-咖啡酰葡萄糖甙-5-二丙二酰基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caffeoyl glucoside-5-dimalonylglucoside),蹄纹天竺素-3-对香豆酰基葡萄糖甙-5-二丙二酰基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P-coumaroyl glucoside-5-cdimalonyl glucoside),矢车菊素(cyanidin),朱唇二内酯(salviacoccin),脱氢熊果醇(dehydrouvaol),熊果醇(uvaol0,正三十一烷醇(protocate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丹参酮(tanshinone)Ⅰ、ⅡA,亚甲基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quinone)。
药理作用
朱唇水溶性部位注射液以相当于30g(生药)/kg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后3h可见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极显着提高。
性味
吵辛;微苦;涩;性凉
归经
朱唇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主血崩;高热;腹痛不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