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湟中区打造高原水城原图链接来自澎湃新闻 的图片

湟中区是中国青海省西宁市下辖一个市辖区,位于青海东北部,湟水河上游,海拔2225-4488米。区境西、南、北三面环围西宁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6°13′32″~37°03′19″东经101°09′32″~101°54′50″,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区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 总人口43.78万。

全县辖2个镇、24个乡,人口45万,县城在鲁沙尔镇。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塔尔寺

目录

地理环境

地貌

湟中区为西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凉温半干旱地区,境内三面环山,祁连山余脉娘娘山雄踞西北,拉脊山脉绵亘西南。境内沟谷错纵、山川相间,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南、西、北高而东南略低,海拔2225—4488米。

气候

湟中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发量900—1000毫米,平均无霜期170天,日照时数2453小时。

水文

湟水由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大南川、西纳川、云谷川等十四条河流呈扇形从南、西、北三面山区汇集湟水。

建制沿革

秦汉以前,湟中属“羌戎之地”。

西汉武帝时,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在今西宁设西平亭,湟中从此列入中央政权版图。此后,汉在今湟源县设临羌县,归金城君辖,湟中属临羌县。

东汉末年,在青海省东北部设置西平郡,改西平亭为西都县以为郡治,今湟中大部分地区归属西都县辖。

魏晋时期,临羌县移治今湟中多巴镇,此后很长时期湟中地区为西都、临羌两县辖地。

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湟中和青海东北部地区一样,先后在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和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下。

隋时,湟中属今乐都县地的湟水县辖。

唐代在今西宁设置鄯城县,湟中归鄯城县辖。唐朝末年,湟水流域被吐蕃占领。

宋初,湟水流域属吐蕃角厮罗政权管辖,后湟中为宋西宁州地,在今鲁沙尔镇徐家寨村一带设置倚郭县。不久,西宁州先后被金、夏占领,湟中地区归金和西夏西宁州辖。

南宋末西宁州归元,湟中地属元朝。

明时,湟中地属西宁卫,明以后,汉族回族大量移居境内,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汉、回、藏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区。

清时地属西宁县。

1943年,西宁县县城迁至鲁沙尔,

1946年,始称湟中县并沿用至今。

新中国建立后,湟中为省直属县。

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属西宁市。

1961年8月,复为省直属县。

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

1979年,划属海东地区。

2000年1月,属西宁管辖。

2019年12月6日正式对外宣布了西宁市湟中县撤县设区[1]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湟中县土地总面积403.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4.88万亩,园地449.3亩,林业用地42.22万亩,牧草地144.8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9.57万亩(农村居民点13.93万亩),交通用地2.12万亩,水域面积4.64万亩,未利用土地74.77万亩。

湟中县境内主要有丹麻彩玉石灰岩白云岩硅石矿泉水砂石粘土地热花岗岩、三岔()等10多种矿产资源。探明石灰石储量1.22亿吨,其中门旦峡矿区9888.32万吨,上峡门矿区2281.73万吨;白云岩储量1982.3万吨,其中,门旦峡矿区储量1482.3万吨,小石门矿区储量500万吨;硅石储量841.22万吨;升平镁质粘土矿2893.75万吨;甘河滩矿区红粘土岩储量837.37万吨。

2011年,湟中县水资源总量7.334亿立方米,实际可利用水资源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9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6.3%。

湟中县林区内分布有云杉桦树落叶松青杨沙棘条、金露梅银露梅[2]等14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有党参大黄冬虫夏草柴胡红景天等20多种药用植物)和白唇鹿马鹿马麝猞猁赤狐兰马鸡雪鸡荒漠猫等2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

行政区划

湟中区下辖10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

鲁沙尔镇、西堡镇、上新庄镇、田家寨镇、甘河滩镇、共和镇、多巴镇、拦隆口镇、上五庄镇、李家山镇、群加藏族乡、土门关乡、汉东回族乡、大才回族乡和海子沟乡。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湟中县总人口437835人,占西宁市总人口19.82%。城镇人口73792人,乡村人口364043人,城镇化率16.85%。湟中县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

历史文化

非遗文化

2010年,青海省湟中县申报的“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9[3]

艺术文化

灯影戏,皮影戏剧种,俗称“影子”。唱灯影戏叫“唱影子”,看灯影叫“看影子”,灯影戏唱腔也叫“影子腔”。灯影戏的人物形象,道具(如车、马、刀、枪、桌椅等)是用加工的黄牛皮革雕制而成。人物脸谱神态各异,服装花纹细腻,色彩鲜明,对比清晰。它是由演员操纵皮影表演,透过灯光投影于银幕,让观众看影像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名胜古迹

著名人物

湟中区著名人物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最早的共产党员寇从善,社会知名人士窦仁山马兴泰,清代举人杨兴霖李焕章,武术名家赵成章[5],名艺人甘世霖血日尼玛罗藏丹珠、兽医名家韩宝仁,农民书法家莫如志

视频

湟中区 相关视频

2018年社火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东堡村-扇子舞
2019年正月12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社火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海子沟乡大有山村社火:八仙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羊圈社火

参考文献

  1.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撤县设区”,中国新闻网
  2. 龙仁青散文:金露梅,银露梅,藏人文化网 2017-9-2
  3.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4. 药水滩温泉,马蜂窝 2019-10-28
  5. 大有山人的尚武情怀(组图),搜狐滚动频道 20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