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少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少濤
別名 新海[1]少濤,又字肖陶,
別署雲滄、小浪仙、小維摩[2]
出生年 1883
死亡年 1948
教育背景 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
參與社團 詠霓吟社 ,瀛社 ,瀛東小社
著作 王少濤《韓江游草》 ,王少濤《木瓜庵詩集》
作品出處 王少濤《韓江游草》稿本 ,〈阿里山游記〉稿本 ,
《詠霓吟社詩集》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教育》 ,
《臺灣時報》 ,《專賣通信》 ,《風月報》 ,
《昭和新報》 ,《興南新聞》 ,《亞光新報》 ,
《臺灣經世新報》 ,《臺灣新民報》 ,《臺灣藝術》

王少濤(1883〜1948),名新海,字少濤,又字肖陶,別署雲滄小浪仙小維摩,淡水縣擺接堡土城庄人(今新北市土城區)。

生平

里居時,曾於靜處卜築,曰:「賞青廬」,以寄託其絕塵之趣。師事稻江秀才趙一山,與駱香林李碩卿杜仰山吳夢周李騰嶽同門。明治三十七年(1904)七月自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畢業,歷任枋橋公學校、枋寮分校、土城分校訓導,明治四十四年(1911)八月,轉任廈門旭瀛書院訓導,大正四年(1915)任旭瀛書院女學校訓導,同年三月卸職,四月歸臺。昭和十年(1935)任《風月》編輯。戰後(1945),榮膺臺北縣土城首屆民選鄉長,因故旋去職。民國三十七年(1948)四月廿一日,病逝臺北縣永和自宅,墓碑鐫題:「詩人王少濤之墓」。

著作

王少濤自署「詩癡」,熱衷於漢詩創作與活動。嘗於明治三十八年(1905),與黃純青劉克明魏潤庵等人倡設「詠霓吟社」,為北臺詩社濫觴。明治四十二年(1909),加入「瀛社」,被推選為臨時幹事。翌年,再與黃純青等人籌組「瀛東小社」。曾出示自作《賞青廬》、《洎寄樓》諸吟草,向臺南進士施士洁請益。大正八年(1919)遊歷潮、汕三載,自編詩集《韓江游草》一卷。王氏足跡踏遍全島,日治時期,積極參與各地詩社與畫會活動,並以詩、書、畫三藝聞名。《東寧墨蹟》謂王氏:「多藏古今名跡,尤精鑑定賞。年來兼寫墨蘭,一以其平生所蘊蓄,藉於闡發之,其妍媚朗潤,如其詩,亦如其人,著有《木瓜庵詩集》。」[3]《風月》雜誌則謂王氏:「工寫梅蘭,其平生所蘊蓄,胥畫發之。其閒雅波靜之致,如其詩,亦如其人。」[4]王國璠亦讚云:「資性聰敏,有過目成誦之才。善詩文,工書畫,均登古人堂奧。」[5]王氏詩作存世可見者近三千首,除自訂稿本《韓江游草》外,散見日治以降臺地報章雜誌與詩集。[6]民國九十三年(2004)吳福助、楊永智曾編校出版《王少濤全集》。[7]以下作品據王少濤《韓江游草》稿本、〈阿里山游記〉稿本、《詠霓吟社詩集》[8]、《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教育》、《臺灣時報》、《專賣通信》、《風月報》、《昭和新報》、《興南新聞》、《亞光新報》、《臺灣經世新報》、《臺灣新民報》、《臺灣藝術》等詩集報刊,依發表年月順序,重新輯錄編校,較原編《王少濤全集》,增補五百餘題,一千餘首詩。


五言律詩

圓山觀動物園
黃昏出古寺,行行明治橋。宛轉圓山道,風靜柳垂條。入園觀動物,禽獸各有巢。幼兒纔三歲,憨態智未饒。見狼云是犬,見虎云是貓。見鹿云是馬,聞者能解嘲。阿父教獸名,幼兒即應聲。猛虎臨風嘯,幼兒啼又驚。歸來天昏黑,星光幾點明。抵家猶記憶,說與鄰人聽。

  1. 一說初名海。見黃美娥編著《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年2月)。
  2. 王少濤之署名尚有蕉村、裝塗、笑陶、小陶、嘯濤、木瓜盦主人、一角樓主人、東海布衣雲滄生、綠天吟館主、綠天書屋主人、磊龕主人、靜廬主人、書畫癡。
  3. 見林錫慶編《東寧墨蹟》(臺北:東寧墨蹟編纂會,1933年)。又:《木瓜庵詩集》今未得見。
  4. 見《風月》第二號(臺北:風月雜誌社,1935年)。
  5. 見王國璠編纂《臺北市志.卷九人物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年9月)。
  6. 以上主要參考謝妤姍〈王少濤詩文中所呈現的藝術情趣〉(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王尚義編〈雲滄年譜〉,臺灣瀛社詩學會http://www.tpps.org.tw。
  7. 「臺北縣作家作品集」73(板橋:臺北縣文化局,2004年12月)。
  8. 《詠霓吟社詩集》手稿一冊藏於國立臺灣文學館,「詠霓吟社」為王少濤、劉克明、魏清德、黃純青、李碩卿等人所創設,手稿收錄1905~1906年間的十期課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