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堡
瓦爾特堡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它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157米高的鐘樓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大教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前兩位是塞維亞大教堂和米蘭大教堂)。藝術史專家認為它完美地結合了所有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和裝飾元素,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6年將其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4年科隆大教堂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脫離該名錄)。
目录
興建歷史
瓦爾特堡從13世紀中起建,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繕工程不斷。由路德因·德·史賓格(Ludwig der Springer)於1073年起建,1999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對於他的命名有一個笑話性傳說,路德因·德·史賓格建堡時,當他第一眼看到這個地點,他說:「等一下,山麓--你將成為我的城堡!」
從1521年5月至1522年3月,馬丁·路德被教皇利奧十世逐出教會後,出於安全考慮,以容克喬治的名義留在此地。在這期間,路德用十個星期將新約聖經從通用希臘語翻譯成德語。[1]
1867年路德维希二世访问瓦尔特堡,后来修建新天鹅堡时参考了瓦尔特堡的宴会厅。
1952年—1966年,东德政府出资对城堡进行了修复,基本使它恢复到了16世纪时的模样。马丁·路德翻译新约时所居住的房间也按照当年的样子得到复原。這個城堡今日所見,與大自然合為一體的景觀,為大公爵卡爾·亞歷山大(Carl Alexander)與威廉·恩斯特(Wilhelm Ernst)時期的規模。
相關影片
參考文獻
- ↑ History of the Wartburg. Wartburg-Stiftung.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