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界首市在中國安徽省西北部,領接河南省,潁河橫貫,是阜陽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2006年被安徽省列為12個享有省轄市部分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的試點縣市之一[1]。
目錄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境北部屬陳國,南部屬沈子國。
春秋時期,魯定公四年(前506年),蔡滅沈子國,境南部自沈入蔡;魯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楚滅陳,境北部自陳入楚。
戰國時期,境北部由楚入魏,南部屬楚。
秦,始行郡縣二級制,境北部屬新陽縣,南部屬寢縣,統轄於潁川郡。後分立陳郡改屬之。
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改新陽縣為侯國,境北部屬之,後復為縣;漢宣帝地節四年(前66年)境中部置陽城侯國,旋廢;南部仍屬寢縣(一作縣)。同轄於汝南郡。
王莽篡漢,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汝南郡為汝土賁郡,改陽城為新安,改新陽為新明,改寢為閏治。
東漢始行州郡縣三級制,境北部屬新陽侯國;南部屬固始侯國,後國廢為縣;中部屬汝陰縣。同轄於豫州汝南郡。
三國魏,境北部屬新陽縣,南部屬固始縣,同轄於豫州汝南郡。
西晉,新陽縣廢。境北部屬宋縣,南部屬固始縣,同轄於豫州汝陰郡。惠帝分汝陰郡置新蔡郡,固始縣改屬之。
東晉、南朝宋、北魏,境北部屬汝陰郡宋縣,南部屬新蔡郡固始縣,同轄於豫州。
東魏,境北部屬北揚州汝陰郡宋縣,南部屬豫州新蔡郡固始縣。
北齊、北周,北部屬潁州陳留郡陳留縣,南部屬豫州廣寧郡褒信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為州,境北部屬潁州陳留縣(後更名潁陽縣),南部屬瀋州魚同陽縣。大業三年(607年)罷州為郡,北部屬汝陰郡潁陽縣,南部屬淮陽郡魚同陽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潁陽,併入汝陰。武德初罷郡為州,天寶元年(742年)罷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罷郡為州。境北部屬汝陰縣,南部屬沈丘縣,同隸屬於潁州(汝陰郡)。
五代,先後為梁、唐、晉、漢、周領地,縣境分屬潁州汝陰縣、沈丘縣。
宋開寶六年(973年),分汝陰北5鄉置萬壽縣。境北部屬萬壽縣(後改泰和縣),南部屬沈丘縣,同轄於京西北路潁州(後改順昌府)。始置界溝鎮於現城區東北部,屬萬壽縣。
金,境分屬泰和縣、沈丘縣,同隸屬於南京路潁州。
元,境分屬泰和(後改太和)、沈丘縣,同隸於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潁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屬汝寧府。
明,境北部屬潁州太和縣,南部屬潁州,同隸屬於南京鳳陽府。城區西北部屬河南布政使開封府陳州沈丘縣。
清雍正二年(1724年),境北部改屬亳州太和縣,十三年改潁州為潁州府,境北部改屬安徽省潁州府太和縣,境南部改屬阜陽縣,城區西北部屬河南省陳州府沈丘縣。
民國初,縣境大部屬安徽省淮泗道阜陽縣、太和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阜陽專員公署,太和縣、阜陽縣皆屬之。民國廿四年(1936年),析阜陽縣西部置臨泉縣,境南部遂劃入臨泉縣。民國廿八年,城區西北部發展為皂廟鎮,屬河南省沈丘縣,與界首鎮、劉興鎮鼎立為界首三鎮。民國36年(1948年)10月,界首、劉興、皂廟3鎮合併建立界首市民主政府。是年11月,境北部屬沈鹿淮縣(界首縣),12月,南部屬泉陽縣。界首市、界首縣同屬豫皖蘇邊區行署二分區,泉陽縣屬四分區。民國38年(1950年)3月,豫皖蘇邊區行署建制撤銷,境北部屬太和縣,中部(現城區)屬界首市,南部屬臨泉縣。同轄於皖北行署阜陽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53年9月,撤界首市建界首縣,劃臨泉縣的洪莊、磚集、陶廟3區,太和縣的光武區和稅黃區的西部為界首縣轄地。隸屬安徽省阜陽專區。1958年11月,界首縣與太和縣合併為首太縣,境南洪莊、磚集2區劃入臨泉縣。翌年4月底,太和縣、界首縣分置,轄地仍沿原制,屬安徽省阜陽專區,至1985年未變。1989年,撤縣復市。
地理位置
界首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邊陲。南與臨泉縣和阜陽市潁泉區接壤,東與太和縣為鄰,西北與河南省的沈丘、鄲城兩縣交界。
地處東經115°15′-115°32′,北緯30°0′-33°0′。地處淮北平原西北部。沙潁河橫貫中部,泉河流經界首市。年降水量817毫米,年均氣溫14.7℃。地下蘊藏有含碘礦泉水[2]。
交通線路
漯阜鐵路、寧洛高速公路橫穿市境中部,204、308、102省道穿境而過,潁河可常年通航。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截至2017年7月,界首市植被以人工植被為主,除沿溝、河、路、村、灘地生長有各種雜草及水生植物屬自然植被外,其餘均為人工植被。農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山芋[3]為主,林木以暖溫帶落葉林為主,兼有少量松柏等常綠樹,多分布於潁河、泉河沿岸和公路兩側及村莊周圍。全市現有林地14.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4.8%,綠化率達到17.5%。
畜牧資源
截至2017年7月,界首是全國優質山羊、優質黃牛生產基地,是安徽省肉類主產區。黃牛、山羊具有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皮質細膩彈性好等特點,為國內外市場緊俏的畜產品之一。
水資源
截至2017年7月,根據界首市及鄰區水文、雨量站的降雨、徑流資料計算,界首市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3619.59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367.62立方米/年,是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5.19%,全省人均占有量的32.42%。耕地畝均水資源量為375.63立方米/畝,屬淮北地區主要缺水縣市之一。
歷史名人
劉福通(1320年~1365年):元代潁州(今安徽界首)人,元末紅巾軍首領。與韓山童等長期利用白蓮教在民間進行活動。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乘元廷征民夫修黃河之機聚眾起事,攻占州。因以紅巾為號,稱紅巾軍。隨後,攻占河南許多州縣。十五年,立韓林兒(韓山童之子)為帝,稱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州)為都,建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他歷任平章、丞相等職,掌握韓宋的軍政大權。元廷派兵鎮壓,亳州失陷,遷都安豐(今安徽壽縣)。後分兵三路攻略陝西、山東、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兵鋒曾達大都附近的柳林(今北京通州南)。十八年,他統兵攻占汴梁(今河南開封),作為都城。次年,汴梁被元軍攻破,退守安豐。二十三年,張士誠軍圍攻安豐,他與韓林兒往滁州(今安徽滁州)依朱元璋。後被朱元璋命部將沉於江中溺死(一說在安豐陣亡)。
盧山義(1920年2月~2007年10月):界首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為安徽省省最年長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盧山義出生在素有「陶藝之鄉」之稱的安徽省界首市盧窯村一個藝術之家;祖上以手工藝品為生,其父為當地有名的戲劇刻畫名匠。盧山義自幼就受父親的藝術感染和薰陶,喜歡上民間酒罈、花瓶、臉盆上繪製的鳥語花香,並萌發出藝人的聰穎智慧;受到父親的支持並教授其走上從藝人生。在他十五歲那年他父親的去世使他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擔,並使得其技藝很快成熟起來。
郭汝霖(1920年—2010年),乳名鐵良,安徽省界首人。中華民國總統府參軍長、空軍總司令、國民黨籍。空軍機械學校、空軍官校第14期、空軍指揮參謀學校、三軍聯大、戰爭學院將官班畢業。曾任飛行員、分隊長。去台後,歷任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聯隊政戰部主任,副聯隊長、聯隊長,空軍總部作戰訓練署副署長,空軍作戰司令部副司令,空軍總部組織人事署署長,空軍官校校長,空軍總部參謀長。1980年1月任警備總部副總司令。1981年7月任空軍副總司令,12月任空軍總司令,至1986年7月。並晉升空軍二級上將。1986年7月任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至1988年7月。1988年5月任總統府參軍長。1989年12月任總統府國策顧問,1996年5月獲續聘。1988年7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1993年被聘為國民黨第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
經濟潛力
界首工業基礎較好,品牌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全市已形成20多個行業,2000多個品種的工業生產體系,再生金屬、再生塑料、醫藥、紡織製鞋、食品釀造、機械製造、漁具生產等支柱產業優勢明顯,培育出沙河特曲、金裕皖系列白酒、富硒[4]康口服液等全國知名產品。
文化教育
主要學校
小學:界首市逸夫第一小學、界首師範附屬小學,回民小學,興華小學
初級中學:界首市第二中學、界首市第四中學、育穎中學、崇文中學
高級中學:界首市第一中學、界首中學(原界首師範學院)、樹人高中、朝陽高中、實驗中學
職業技術學院:界首市職業技術學校、四通技校
風景名勝
沙河落陽、政府廣場、七七抗戰紀念碑、界首清真東寺、界首植物園
歷代名鎮
光武鎮,舊稱光武廟,在界首市北部,光武鎮是一座悠久的文明古鎮。在東漢以前叫趙路口,因漢光武帝劉秀與王莽長期爭戰於此,留下了大量的典故和民間傳說,鎮因漢室苗裔建光武廟祭祀而得名,歷時近2000年。光武鎮位於皖西北豫皖兩省三縣交界處,距界首市區16公里,轄2個集鎮,16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面積46.4平方公里,耕地4.5萬畝,總人口5.6萬人。其中建成區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2.3萬。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地區的驛站和重鎮,19世紀初至四十年代,商業繁榮,主要經營棉花、布匹、藥材等,是當時中原地區重要的集散市場,一年一度的十一月冬季物資交流大會,吸引着京、廣、漢等地客商大賈不辭千里之遙,來此交易。現已形成以廢舊塑料為龍頭的全國性回收加工市場之一[5]。
視頻
界首市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界首躋身省擴權試點縣,中國商務部,2007-6-1
- ↑ 最新!阜陽5縣(市)經濟實力排行榜,快看看你家鄉排第幾?,搜狐網,2017-3-12
- ↑ 關注|界首紅薯要火! ,搜狐網,2019-7-31
- ↑ 補硒對身體的好處 硒有哪些功效 ,搜狐網,2015-5-17
- ↑ 光武鎮基本情況簡介,界首市光武鎮先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