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番禺会所华仁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番禺会所华仁小学

图片来自schooland.hk

番禺会所华仁小学英语:Pun U Association Wah Yan Primary School)是香港一间由旅港番禺会所耶稣会创办的政府全日制津贴小学,成立于1971年。该校以粤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校训为“礼仁勤信”,香港华仁书院为其直属中学。

办学宗旨

给予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在愉快中学习,获得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和判断力。

校训

礼 仁 勤 信 Courtesy, Benevolence, Diligence, Honesty。

学校愿景

以基督的爱为根,以礼、仁、勤、信为训,按著学校的核心价值,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今天所需智能、以礼和仁爱为个人导向、对终身学习采取开放和勤奋的态度、在信仰与道德方面有成长、和愿意为公平正义而委身的毕业生,并使他们能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下成长。

教育目标

  1. 启迪学生认识基督的爱人如己的精神,并效法耶稣会会士,勇于作基督的和平使者。
  2.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秉承办学团体敦睦乡谊、热心公益的传统,积极服务社会。
  3. 培育学生善良敦厚的素养,明白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使命,能互相尊重合作。
  4. 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核心价值

本校已按耶稣会的4C培育方向(有良知、能力、怜悯心和承担感的人),制定毕业生特质、教师特质、相关政策方向和实践策略,继续将学校的教育质素提升。我们亦已按《耶稣会教育特征》和其他相关灵修和教育传统,制定校本21项核心价值,透过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推行。

历史

旅港番禺会所获政府拨出香港湾仔司徒拔道肇辉台1F地皮兴建小学,校舍于1963年建成,当时招收男女生。后来由于旅港番禺会所未能开办中学,为使毕业生能顺利升中,会所接纳学校时任校长兼香港华仁书院校友高福申之建议,和耶稣会商讨与港华建立直属关系, 1971年两校正式结盟,番禺会所学校遂改名为番禺会所华仁小学,并可使用港华之设施举行活动(如毕业典礼及弥撒等)。华小此后只招收男生,原有女生获准留校至毕业,所有教职员获留用,并招聘新教师,连民安神父出任校长,林英伟先生任副校长。林其后于1977年升任校长, 连神父转任校监。

为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及参加课外活动,校方决定改为全日制。由于肇辉台校舍只有12个课室,不足以同时容纳所有学生,亦无法实行全日制,故校方须觅地兴建新校舍。2012年,此校连同北角卫理小学,获政府拨出北角百福道2号前警察宿舍地皮建校。新校舍原定于2018年夏季落成启用,但因工程延误,学校继续以半日制形式在旧校舍上课至2019年4月4日, 并于最后上课日举行告别晚会,愈千师生、家长及校友回校送别。搬迁工作随即进行,4月23日起于新校舍授课,5月6日起实施全日制[1][2][3]。至2020年1月11日,新校舍正式举行开幕礼[4]

历任校长

过往校长一职通常由副校长升任,但校方近年改变政策,2013年委任当时于九龙华仁书院任职的陈冈博士为校长。

番禺会所学校

  • 1963年-1971年:高福申先生

番禺会所华仁小学

  • 1971年-1977年:连民安神父(Father Joseph Mallin SJ,后转任校监)
  • 1977年-1994年:林英伟先生
  • 1994年-1998年:谭黄金兰女士
  • 1998年-2000年:李少莘先生
  • 2000年-2007年:林团沛先生
  • 2007年-2013年:钱耀堃先生
  • 2013年至今:陈冈博士

学校设施

共有8层,除了有24个课室、校务处、1个教员室,2个电脑室外,还有位于地下的雨天操场、会议室、小卖部和多用途操场。

班级结构

每级有4班:礼(C)、仁(B)、勤(M)及信(I),共24班,不按成绩分班, 每班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生。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是上午7:35分;而下课时间为下午2:40分。每天正常有7节课,每周上课5天,周末毋须上课, 学生须留校午膳。

科目

中文普通话英文数学常识电脑/资讯科技视觉艺术音乐体育宗教

教学语言

除英文和普通话外,其他科目以粤语授课。

成绩评核

为了让新生有更多时间适应小学生活及教学模式,小一全年及小二上学期不设测验及考试,教师将根据学生于课堂之表现评分;小二下学期每科有1次测验及1次考试,小三至小五每科有1次测验及2次考试,小六则有3次考试(2次呈分试及毕业试)。考试于11月及翌年6月举行,测验及小六最后呈分试则于3月举行。小五下学期及小六首2次考试之成绩将被呈交教育局中学学位分配计分用途。毕业试成绩只影响学生校内最终排名及奖项得主,不呈交教育局。

课外活动

种类 项目
数理 奥林匹克数学班、mBot机械人制作班
语文 中文辩论队、英文辩论队、英语集诵队、法文(基础班/进阶班)
消间娱乐 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康乐棋冲上云霄、魔术班、动画制作班、烹饪班
体育 花式跳绳、游泳、篮球、排球、田径、羽毛球、网球、乒乓球、足球
音乐 歌咏团、手铃队、校友手铃队、中乐班、弦乐管乐
社会服务 红十字少年团童军少年警讯公益少年团
宗教 基督小先锋、道理班
自然科学 园艺组

升中派位近况

过去香港华仁书院曾每年预留116个中一学位予该校毕业生, 1977年更为超额的第一组别学生提供额外10个学位,惟现在学位已减至79个(约一半学额, 包括自行分配学位),全级排名80名或以后之学生将被派往其他中学,故并非所有第一组别学生都能升读该校。学生亦可申请自行分配学位,但须与其他学校学生竞争,须通过面试。

此外,近年亦有少数毕业生成功入读其他名校,如皇仁书院喇沙书院及国际学校。

毕业生升中后公开考试成绩

下列毕业生在五年后之香港中学会考获九至十优成绩,他们大多其后获奖学金到海外著名大学就读或进行研究;由于近年很多本地及海外大学提前于中六收取成绩优秀学生,故他们大多数没有参加香港高级程度会考

以下年份为会考年份

  • 1985年:*谭智勇(后在香港高级程度会考获3优)
  • 1986年:*林云浩(后在香港高级程度会考获4优)
  • 1989年:*冯天麟
  • 1992年:许志贤、黄伟强、何炜基
  • 1993年:冯志豪、*刘宇轩
  • 1994年:何礼文、吴志强(当选香港杰出学生)
  • 1996年:田志豪、林祥智
  • 1997年:王之明
  • 2000年:蔡宗衡、叶文健
  • 2001年:叶嘉扬
  • 2005年:吴子健
  • 2008年:**锺汶庭
  • 2010年:**张柏朗

(有*者为九优生,其馀为十优生,有**者获8科A级和2科语文5*级)

著名校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