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 | |
---|---|
艺人或艺术家 | |
代表作品 |
《乱世佳人》 《万世师表》 《关山飞渡》 《下雨了》 《民主万岁》 《民主万岁》 《何日君再来》 |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1]于1940年2月29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椰子林使馆酒店(Cocoanut Grove, Ambassador Hotel)举行。主持人鲍伯·霍普(Bob Hope)(下半场)。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13.5英寸(约34.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片盘上的五条轮辐象征着学院最初的五个部分:演员、导演、制作人、技师和剧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欧文斯公司铸造。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时曾说这尊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1934年,华特·迪士尼在领奖时引用了这个名字,由此奥斯卡奖这一别称日渐被人们所熟悉。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字。
目录
获奖名单
奖项 | 获奖名单 |
---|---|
最佳影片 | 《乱世佳人》 |
最佳男主角 | 罗伯特.唐纳《万世师表》 |
最佳女主角 | 费雯丽《乱世佳人》 |
最佳男配角 | 托马斯·米契尔《关山飞渡》 |
最佳女配角 | 哈蒂·麦克达尼尔《乱世佳人》 |
最佳导演 | 维克托.弗莱明《乱世佳人》 |
最佳原著故事 | 刘斯.福斯特《民主万岁》 |
最佳改编剧本 | 西德尼.霍华德《乱世佳人》 |
最佳摄影(黑白) | 格雷格.托兰《魂归离恨天》 |
最佳摄影(彩色) | 埃内斯特.哈勒,雷.雷纳汉姆《乱世佳人》 |
最佳布景 | 莱尔.惠勒《乱世佳人》 |
最佳录音 | 伯纳德.布朗《何日君再来》 |
最佳特效 | 伊.汉森,费雷德.塞森《下雨了》 |
最佳剪辑 | 哈尔.克恩,詹姆士.纽科姆《乱世佳人》 |
最佳音乐(歌曲) | "Over the Rainbow"《绿野仙踪》插曲,哈罗德.阿伦,伊.哈布格 |
最佳音乐(配乐) | 理查德.赫格曼,弗兰克.哈林,约翰.利波尔特,利奥.舒金《关山飞渡》 |
最佳音乐(作曲) | 赫伯特.斯托哈特《绿野仙踪》 |
最佳音乐(动画) | 《丑小鸭》(制片人:华尔斯.迪斯尼) |
最佳短片(一本) | 《忙碌的小熊》(派拉蒙电影公司) |
最佳短片(二本) | 《自由之子》(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
特别奖 | 授予曾担任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第一任院长的电影演员道格拉斯.范朋克
授予电影救济基金会,以表彰它对电影业的良好服务 授予1939年度优秀少年演员裘蒂.迦伦 授予在影片《乱世佳人》中利用色彩加强戏剧效果方面取得优民成绩的美工设计师威廉.卡梅伦.孟席斯 授予彩色染印法获得成功的特艺彩色片公司 1939年欧文.撒尔拍格纪念奖 制片家大卫.塞尔兹尼克 |
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无)
二等奖(无) 三等奖(奖状) 授予华纳兄弟制片厂的乔治.安德逊 授予改进摄影机的米高梅制片厂约翰.阿诺德 授予米契尔摄影器材公司 授予摄影师温顿.霍克和特艺彩色公司等 |
提名名单
最佳影片《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英语:Gone with the Wind),是一部根据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英文同名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改编的美国电影。男女主角分别由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和费雯·丽(Vivien Leigh)扮演。
本片在文化与商业上都获得极大的成功。1940年的奥斯卡奖中,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本片独得十项,此纪录维持了20年,直至1959年才被《宾汉》(英语:Ben-Hur)以十一项超越,《乱世佳人》并在1998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100部电影排名第四。[2] 而在商业上,本片是美国史上售出票数最多者,并有许多研究指出在考虑通胀后,这是美国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3]
故事介绍
影片开始于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夕,佐治亚州一个名叫塔拉(Tara)的庄园。斯佳丽·奥哈拉(Scarlett O'Hara)是庄园主爱尔兰移民葛莱德·欧哈拉(Gerald O'Hara)和妻子埃伦(Ellen)的三个女儿里最年长的一个。她爱上了阿什利·威尔克斯(Ashley Wilkes),而阿什利早就和表妹梅兰尼·汉密尔顿(Melanie Hamilton)订婚,并定于次日在“十二橡树园”举行烧烤,同时宣布两人订婚。
在十二橡树园,她遇见了瑞德·巴特勒(Rhett Butler)。在一场关于战争的讨论中,瑞德说南方没有机会战胜北方。当斯佳丽和阿什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她向阿什利表明了自己的爱慕。阿什利承认斯佳丽很吸引人,但是梅兰尼更适合自己,斯佳丽给了阿什利一个耳光。当她发现瑞德在边上偷听的时候对他说:“先生,你太不绅士了!”(“Sir, you are no gentleman!”)而瑞德予以反击:“而你,小姐,也太不淑女了!”(“And you, Miss, are no lady!”)
当晚,战争爆发了,男人都纷纷入伍。阿什利和梅兰尼结婚,而斯佳丽为了报复,也嫁给了梅兰尼的弟弟查尔斯(Charles)。不久查尔斯因肺炎去世,她也成为寡妇。
斯佳丽的母亲为了让斯佳丽高兴,将她送到亚特兰大汉密尔顿的家里。斯佳丽和梅兰尼参加了一个慈善舞会,在那里她和瑞德再次相遇。瑞德已经成为一个英雄般的人物,斯佳丽当时还在服丧期间,她接受了瑞德的邀请,与之共舞。在跳舞的时候,瑞德告诉斯佳丽他决心得到她,而斯佳丽说永无可能。
8个月后,南部军队大败,亚特兰大挤满了受伤的军人。而同时梅兰尼早产,斯佳丽在一旁协助。瑞德赶着马车出现,并将她们送出城,他将她们留在去塔拉的路上,自己则去参军。
在回家的路上,她发现十二橡园已经焚毁,塔拉庄园还在,她的母亲刚刚去世,而她的父亲由于过度悲伤而神经错乱。塔拉庄园被军队洗劫一空,斯佳丽发誓要让家人不再挨饿,“上帝为我作证,我将不再饥饿。”(“As God i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
斯佳丽带领仆人采摘棉花来维持生活。她甚至射杀了一个入室偷窃的逃兵,并从他的背袋里找到了金币。战争结束了,北方获得了胜利。阿什利回到了家乡,和梅兰尼团聚。垂头丧气的阿什利发现自己对塔拉庄园没有任何帮助,当斯佳丽要求他带自己离开的时候,他承认自己对斯佳丽的渴望,并热吻了她,但是最后他说自己不能离开梅兰尼。
杰拉尔德奥哈拉在骑马驱逐一个窥视他财产的人的时候不幸从马上摔落身亡。斯佳丽继续照顾整个家庭,她发现自己难以支付庄园的重税。因此她精心打扮自己,去亚特兰大找被北军关押的瑞德求助。然而瑞德告诉她自己的外国银行账户已经被冻结了,不能给她以帮助。在返回的途中,斯佳丽遇上了她妹妹苏伦(Suellen)的未婚夫弗兰克·肯尼迪(Frank Kennedy),这时弗兰克已经成功地经营着一家商店和木材工厂。
斯佳丽撒谎说妹妹就要嫁给别人,从而使自己不久成为弗兰克·肯尼迪夫人,并且变为一个讲究实际的商人,在亚特兰大定居下来。有一天,斯佳丽经过一个贫民窟的时候遭到攻击。弗兰克、阿什利和其他三K党成员在夜晚袭击了贫民窟,阿什利在混乱中受伤,而弗兰克则不幸身亡。斯佳丽再度成为寡妇。
弗兰克的葬礼结束时,瑞德再次出现在斯佳丽面前向她求婚。斯佳丽被瑞德糟糕的样子吓坏了,但是被他的真诚打动。在新奥尔良度过蜜月后,瑞德答应帮助斯佳丽重振塔拉庄园。不久,他们的女儿邦妮(Bonnie)出生,瑞德把全部感情投在邦妮身上。斯佳丽,却依然对阿什利旧情难忘。
有一天,斯佳丽审视完工厂,听到阿什利说希望回到过去简单的生活,她拥抱了阿什利给他以安慰。而他们的对话被阿什利的姐姐英蒂安·威尔克斯(India Wilkes)听到。英蒂安一向对斯佳丽不满,这个事件更是使斯佳丽名誉受辱。但是梅兰尼不相信流言,并邀请斯佳丽参加阿什利的生日晚会。次日早晨,当斯佳丽醒来淮备和瑞德重新开始的时候,瑞德却向她提出了离婚,并带着邦妮去了伦敦。不久,因邦妮想家,瑞德带着她又回到美国。斯佳丽告诉瑞德她再次怀孕,但是瑞德依然很冷漠。两人斗嘴的时候,斯佳丽不慎从楼梯摔落流产。
斯佳丽慢慢恢复了身体,瑞德淮备与她重修旧好。可是这时小邦妮,像她的祖父一样,从她的小马上摔落身亡。斯佳丽和瑞德互相指责,两人关系再度陷入僵局。不久梅兰尼由于在怀孕期间过度操劳而病倒。在她临终前,她要求斯佳丽帮助她照顾阿什利,并又告诉斯佳丽瑞德是多么地爱她。斯佳丽走出屋外,安慰阿什利,并投入她的怀抱。瑞德悄然离开。但是阿什利依旧情系于梅兰尼。斯佳丽终于认识到她无法取代梅兰尼在阿什利心中的位置,瑞德才是她真正需要的。
斯佳丽跑回家,却发现瑞德正在收拾行李淮备离开她,并说现在才想起挽救他们的婚姻已经为时已晚。斯佳丽哀求瑞德不要离开她,并说其实她一直爱的是瑞德,她从来没有爱过阿什利。瑞德说当邦妮在世时,他们曾有机会复合,现在机会已经没有了。他一定要离开亚特兰大。
当瑞德迈出大门的时候,斯佳丽问:“瑞德,如果你走了,我将去哪里?我该做什么?”(“Rhett, if you go, where shall I go? What shall I do?”)瑞德说,“坦白讲,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斯佳丽站在台阶上,在绝望之余又燃起了希望:“塔拉庄园,我的家!我要回家。总有一天我会让他回来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ara! 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电影《乱世佳人》
最佳男主角
罗伯特·唐纳[4]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出生年月:1934年11月23日。性别:男
电影列表
电影 | 类型 | 产地 | 导演 | 主演 |
---|---|---|---|---|
零号嫌疑犯 | 惊悚剧情 | 美国 | E.EliasMer | 罗伯特·唐纳 |
Behind the Mission: The Making of 'M:I-2 | 短片纪录 | 美国 | 吴宇森罗伯特·唐纳 | |
Rescued From the Closet | 纪录 | 美国 | ||
Arthur Laure(泡妞专家) | 爱情喜剧 | 美国 | JamesToback | 罗伯特·唐纳 |
主演电影剧照
最佳女主角
费雯·丽(Vivien Leigh)原名:费雯·玛丽·哈特利;1913年11月5日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大吉岭。1967年7月7日因肺结核病逝。英国电影、舞台剧女演员。[5]
1938年,前往好莱坞便一鸣惊人,成功饰演《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问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回到英国发展戏剧。12年后37岁再次闯荡好莱坞,凭借《欲望号街车》第二次问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一生主要致力于舞台剧表演,最终获得戏剧最高奖托尼奖最佳女主角。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6名。
大事记
1933年凭《渐有起色》初入银幕
费雯·丽的朋友推荐她参加电影《渐有起色》(ThingsAreLookingUp)的拍摄,她在其中饰演一个小角色,并且只有几句台词,但是观众还是记住了这个美丽的女子。这也是她初次登上银幕。
1935年出演话剧《道德的面具》而声名鹊起
1935年,费雯·丽因出演话剧《道德的面具》(TheMaskofVirtue)而声名鹊起。之后很多报纸采访了她,其中《每日快报》的采访文章提到“她的表情改变得很快”,也是第一次在公开的出版物中提到她情绪变化迅速,这成为她的一个特征。
1939年凭《乱世佳人》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在《乱世佳人》中女主角费雯·丽凭借其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郝思嘉这个猫一样的女人,因出演郝思嘉这个经典的角色,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40年主演《魂断蓝桥》达到演艺事业顶峰
1940年,费雯·丽主演《魂断蓝桥》使她达到演艺事业的顶峰,成为米高梅公司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在这部电影中她将人物初恋时的幸福、分手时的忧伤、失去爱人后的绝望表演得淋漓尽致。
1948年主演《安娜·卡列尼娜》
1948年费雯·丽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扮演安娜,一个难以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和冷漠并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相爱的女人。这部影片上映后并不太成功。
1967年因病去世
1967年5月,当费雯·丽与迈克尔·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练爱德华·阿尔比创作的舞台剧《人海万花筒》的时候,困扰了她超过20年的肺结核复发,在休息了几周后,看起来已经康复。但在7月7日晚上费雯·丽独自在她的寓所死去。
早年生活
费雯丽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1913年11月5日,她出生于英属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原名维维安·玛丽·哈特利(Vivian Mary Hartley),父亲欧内斯特·哈特利(Ernest Hartley)是不列颠印度军队的一个官员,母亲格特鲁德·鲁宾逊·雅克耶(Gertrude Robinson Yackje)的身世是一个谜,她宣称自己是爱尔兰人,但是似乎也同时具有印度帕西人的血统。 1912年,他们在伦敦肯辛顿结婚。1917年,父亲被调遣到班加罗尔,维维安与母亲则留在乌塔卡蒙德。维维安·哈特利3岁时就在她母亲所在的业余剧团上台表演儿歌《小波比》(Little Bo Peep)。格特鲁德试图培养她女儿的文学修养,让她阅读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路易斯·卡罗和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作品,以及希腊神话故事。1920年,父母将6岁半的她送到了英国伦敦附近的圣心女修道院寄宿学校。维维安在这里学会了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她在修道院的密友是后来同样成为女演员的莫琳·奥沙利文,她告诉奥沙利文自己梦想着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演员”。
维维安在欧洲完成了她的后期教育,1931年返回英国与父母团聚。她发现一部莫琳·奥沙利文出演的电影在伦敦西区上映并告诉父母自己梦想成为一个演员。父母非常支持她,她父亲帮助她进入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
1931年底,维维安认识了年长她13岁的律师赫伯特·利·霍尔曼。尽管他对戏剧界人士不以为然,两人一见钟情,并于1932年12月20日结婚,维维安也因此而辍学。1933年10月12日,女儿苏珊出生,她对家庭生活感到不满。她的朋友推荐她参加电影《渐有起色》(Things Are Looking Up)的拍摄,在其中饰演一个小角色,这也是她初次登上银幕。她雇佣了经纪人约翰·格利登(John Gliddon),后者认为她的名字“维维安·霍尔曼”不适合作为一个电影演员的名字。她拒绝了格利登为她取的名字“阿普利尔·莫恩”(April Morn),采用“维维安·丽”作为艺名。格利登将她推荐给导演和制片人亚历山大·科达作为候选演员,但是科达因为她缺少潜力而拒绝。
1935年,她出演话剧《道德的面具》(The Mask of Virtue),声名鹊起,很多报纸采访了她,其中《每日快报》的采访文章提到“她的表情改变得很快”,也是第一次公开的出版物中提到她情绪变化迅速,这成为她的一个特征。后来的桂冠诗人约翰·贝奇曼也为她撰文,将她描写为“英国少女的本性”。科达在观看了她的演出后,承认了自己的失误,与她签定电影合约,并将她的名字改为“费雯丽”。她继续从事戏剧表演,但是当科达搬到一个大的剧场的时候,费雯丽发现自己不能把声音送到足够远,来吸引使观众注意,因此很快演出结束了。1960年代,当费雯丽回忆起她第一次遭受评论界赞颂和突然而至的名声的复杂感受时说,“一些评论家看起来很傻地认为我是一个伟大的女演员。我想,这么说真愚蠢和缺德。因为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和责任,而我无法承受。这使我花了很多年学习足够的东西来实现他们的期望。我发现这非常傻。我很清楚地记得那个评论家,并永远不会原谅他。”
演艺经历
1935年,费雯·丽在影片《欣欣向荣》中扮演了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女学生,以此开启了自己的电影之旅,紧接着在《乡村绅士》中扮演了Rose Venables一角。她雇佣了经纪人约翰·格利登,后者认为她的名字“薇薇安·霍尔曼”不适合作为一个电影演员的名字。她拒绝了格利登为她取的名字“阿普利尔·莫恩”,采用“Vivien Leigh”作为艺名。
格利登将她推荐给导演和制片人亚历山大·科达作为候选演员,但是科达觉得她缺少潜力而拒绝。同年费雯·丽出演了《仰面大笑》中的Marjorie Belfer和《君子协定》中的Phil Stanley两个角色。1935年,她出演话剧《道德的面具》,扮演汉丽艾德·杜克诺斯一角。
1938年,费雯·丽去美国探班在那里拍摄《呼啸山庄》一片的劳伦斯·奥利弗,在那里,费雯·丽遇见了塞尔兹尼克兄弟,兄弟俩儿正好在为影片《乱世佳人》布置焚毁的亚特兰大市的拍摄现场。而片中郝思嘉的角色还没有确定演员,费雯·丽被邀请去试镜。1938年2月,费雯·丽就让她的美国经纪人麦伦·塞尔兹尼克(大卫·塞尔兹尼克的弟弟)将她推荐给制片方。塞尔兹尼克观看了费雯·丽在《英伦浩劫》和《牛津风云》中的表演,将她定为重要候选人之一。最后,费雯·丽胜过数百名女演员,包括宝莲·高黛、琼·克劳馥、凯瑟琳·赫本和贝蒂·戴维斯等重量级人物,赢得了斯嘉丽·奥哈拉的角色。在拍摄期间,费雯·丽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共工作125天。为了应对压力,费雯·丽连续不断地抽着烟,每天抽四包香烟。
1939年,当劳伦斯·奥利弗在《呼啸山庄》中饰演希刺克厉夫时,费雯·丽也参与女主角凯西的竞选,但导演威廉·惠勒却让她出演女配角伊莎贝拉,费雯·丽拒绝并宣称只饰演主角凯茜,而该角色早已确定由曼尔·奥勃朗饰演。
1940年8月30日,劳伦斯·奥利弗和费雯·丽在圣巴巴拉结婚。婚后费雯·丽希望能与奥利弗一起参加《蝴蝶梦》的试镜,该片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导演,并确定奥利弗出演男主角。于是费雯·丽竞演女主角德温特太太,但是在费雯·丽试镜后,制作人塞尔兹尼克认为费雯·丽过于热情自信,女主角性格应该是胆小懦弱的,最后由琼·芳登扮演了该角色。
1940年,费雯·丽出演了《魂断蓝桥》和《21天》(美国从英国引进发行《21天》的时间为1940年);同年费雯·丽和劳伦斯·奥利弗结婚。《魂断蓝桥》原定由劳伦斯·奥利弗和费雯·丽主演,然而,塞尔兹尼克将男主角更换成罗伯特·泰勒。
1940年,费雯·丽与奥利弗在百老汇主演了舞台剧《罗密欧与茱丽叶》。[9]纽约的媒体专注于报道两人交往初期对各自婚姻不忠实的事实,并质疑他们为什么不返回英国为战争出力。对演出的评论也多为负面。《纽约时报》的布鲁克·阿特金森撰文写道:“尽管费雯·丽小姐和先生是英俊的年轻人,但是他们一点也没有饰演好自己的角色。”当大部分责备针对奥利弗的表演和导演的时候,费雯·丽也被批评。评论家伯纳德·格里班尼尔提到“费雯·丽小姐的嗓音很细,女店员的水准。”夫妇两人为了这部舞台剧投入了他们大部分积蓄,因此演出失败对他们来讲在经济上是一个惨重的打击。
1941年,他们双双出演《汉密尔顿夫人》,奥利弗饰演霍雷肖·纳尔逊,费雯·丽饰演爱玛·汉密尔顿。英国已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影片在美国受到欢迎,并在苏联获得成功。
1943年,费雯·丽在北非巡演,为官兵表演直到持续咳嗽和发烧而病倒。
1944年,她左肺确诊为结核,在医院呆了几周后,她看起来已经痊愈。春天,她出演影片《凯撒和克利奥帕特拉》时发现自己怀孕,影片在拍摄一个场景时,她不得不跑过抛光的地板,她滑了一跤,导致流产。她非常沮丧,严重时甚至会对奥利弗辱骂和动手,直到自己倒在地上哭泣。这是她第一次神经完全崩溃,后来又发生多次。
1946年,她基本康复,恢复了表演,在桑顿·怀尔德的戏剧《九死一生》中获得成功,但是那段时期上映的电影《凯萨与克丽奥佩拉》和《安娜·卡列尼娜》均不太成功。
1947年,奥利弗被授以爵位,费雯·丽陪伴他前往白金汉宫参加授权仪式。她成为奥利弗夫人,即便是在他们后来离婚后,她在社交上的称呼仍然为奥利弗夫人。
1948年6月,奥利弗夫妇抵达澳大利亚布里斯班。1848年,奥利弗是老维克剧院的董事会成员,他和费雯·丽乘船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巡回演出,为剧院筹集资金。在6个月的旅行中,奥利弗表演戏剧《理查德三世》,也与费雯·丽合作演出《丑闻学校》和《九死一生》。]1949年,费雯·丽在伦敦出演田纳西·威廉斯的新剧《欲望号街车》,饰演布兰奇·杜波依斯,一位濒临精神病的南方美人,奥利弗执导了这出戏。
1951年,费雯·丽主演了田纳西·威廉斯编剧的《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杜波依斯。威廉斯和制作人艾琳·迈耶·塞尔兹尼克观看了她在《造谣学校》和《安提戈涅》的表演后决定让她出演该角色。《欲望号街车》为费雯·丽赢得了第二个奥斯卡金像奖。同年,费雯·丽和奥利弗演出了两部关于克利奥帕特拉的戏剧,威廉·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和萧伯纳的《凯撒和克利奥帕特拉》。之后,他们来到纽约,在齐格菲剧院整整表演了一季。
1953年1月,费雯·丽与彼得·芬奇一起前往斯里兰卡拍摄《象宫鸳劫》。影片开拍后不久,她经历了一次精神崩溃。派拉蒙电影公司只好请来伊丽莎白·泰勒顶替她的角色。奥利弗陪伴她回到了英国的家中,费雯·丽告诉他自己已经爱上了芬奇,并和他有了暧昧关系。她在几个月内逐渐康复。这次发病使许多奥利弗的朋友得知了她的疾病。费雯·丽基本康复和奥利弗一起演出舞台剧《睡美人》。
1955年她主演了影片《蔚蓝深海》。同年在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演出一季莎翁的戏剧,包括《第十二夜》、《麦克白》和《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诺埃尔·科沃德的新作《南海泡沫》邀请费雯·丽担任女主角,费雯·丽因怀孕退出该剧。几周之后,她再度流产,又经历了一次精神抑郁,这回长达数个月。她和奥利弗一起参加《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的欧洲巡回演出,但是整个旅程因费雯·丽与奥利弗以及其他同事间经常爆发的冲突而坏事。当他们回到伦敦后,她的前夫霍尔曼与奥利弗一起帮助她镇定下来。
1958年,费雯·丽开始和演员约翰·梅里韦尔交往,梅里韦尔知道了她的健康情况,向奥利弗保证自己会照顾好她。
1959年,费雯·丽参加诺埃尔·科沃德的喜剧《Look After Lulu》的演出。
1961年,费雯·丽参加了影片《罗马之春》的拍摄。从1961年的7月到1962年的5月,梅里韦尔和她一起参加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拉丁美洲的巡演。
1961年,费雯·丽告诉编剧泰伦斯·拉提根,她和芬奇差点儿一起逃跑。当他们的航班因大雾而停飞时,他们来到了希思罗机场的贵宾室。在等待雾消散的时候,费雯·丽决定和奥利弗在一起。拉提根借此写了电影《一代情侣》,由另一对著名的夫妇理查德·伯顿和伊丽莎白·泰勒主演。
1963年,参演百老汇音乐剧《同志》并获得了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女主角奖。
1965年,费雯·丽最后一次出现在银幕上,在影片《愚人船》扮演一个失落的贵妇。
颁奖会场
好莱坞的柯达剧院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永久会场. 柯达剧院(Kodak Theatre)位于好莱坞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启用,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的举行地点,在2002年开始成为奥斯卡的永久颁奖地。
柯达剧院,可容纳3,400名观众,设有全美国一个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宽,75呎深。舞台后的记者室可容纳多达1,500名记者。剧院由柯达公司赞助7500万美元建成,并获此冠名权。
剧院现由洛杉矶市拥有,并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向市政府租用,以举行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柯达剧院的入口摆放有柱装饰,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奥斯卡金像奖得奖人的名字,亦预留位置予未来的得奖人。
在其他时间,柯达剧院则供举办演唱会等表演,及其他种类的颁奖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