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斯脱里主义
聂斯托利 |
中文名: 聂斯托利 别 名:Νεστόριος(希) Nestorius(英) 出生日期:386年 逝世日期:451年 性 别:男 |
聂斯脱里主义(英语:Nestorianism)是一种基督教神学的基督论,强调区分耶稣神圣位格的人性与神性[1]。 由公元428-431年担任君士坦丁牧首的聂斯脱里(公元386-450年)提出,受到他过去在安提阿学派时师从摩普绥提亚的狄奥多若 的影响。
聂斯脱里的教导使与当时其他著名教会领袖,特别是亚历山大的区利罗冲突。区利罗强烈地批评聂斯脱里拒绝称呼马利亚为“上帝之母”(Θεοτόκος)。聂斯脱里和他的主张在公元431年以弗所公会议和公元451年的迦克墩公会议被认定为异端,最终导致了聂斯脱里分裂 ,支持聂斯脱里的教会与其他教会分离。
此后,许多聂斯脱里的支持者迁移到波斯的“东方教会”。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东方教会越来越多接受聂斯脱里主义,使得他们也被称作是聂斯脱里派教会。
目录
二性说
聂斯脱里主义是基督二性论 的一种形式,虽然聂斯脱里主义被以弗所公会议判定为异端,而基督二性论被迦克墩公会议认定为正统。 聂斯脱里主义认为基督拥有神性与人性两种松散地联合的“本质”(οὐσία),一性论则认为基督只有一种本性,他的人性被吸收到他的神性之中。在迦克墩公会议中,聂斯脱里主义和一性论都被谴责为异端。一性论幸存下来,发展成为东方正统教会的形而上学。
聂斯多里主义的基督论可以简要定义如下:[2]“耶稣基督与圣子不同,但位格与住在其内的圣子联合,是有一个神格与一个人格的人。”与聂斯脱里自己的教导对照,是永恒,而不是肉体,结合成一个“位格的合一”(英语:Hypostatic Union)——"耶稣基督"。耶稣因此是完全的人与完全的神,有两个实体(οὐσία),但只有一个位格( πρόσωπον)[3]。
一些坚持聂斯脱里主义的基督徒,例如东方亚述教会,认为,矛盾不在于实质上的概念的问题,而在于翻译和定义的问题。例如,在叙利亚语中,本质被翻译为ܟܝܢܐ,kyānâ,位格被翻译为ܩܢܘܡܐ,qnômâ,但是在东方教会仍使用qnômâ“本质”的定义。他们认为,其他教会之所以根据以弗所公会议判定他们为异端,是将两个qnômâ、神人两种本质的论点误解为两个位格、两个人了。
聂斯托利身后事
1895年,聂斯脱里晚年的一部著作在叙利亚被发现。在该书中聂里脱里否认以弗所会议的指责,并为自己辩护。聂斯脱里的解释与传统天主教会对他的观点不同,和正统的基督论相近,从而有学者开始怀疑“聂里脱里主义”是否真的是教会传统指控的“不属于三位一体范畴的教义”以及以弗所会议的结论是否客观公正。
1994年11月11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与东方教会签署了《共同声明》,天主教放弃在第三次大公会议──以弗所会议上对于聂斯脱里的裁定,转而接受其提出对于玛利亚的称呼“基督之母(Mother of God)”或“我们上帝救主基督之母(the Mother of Christ our God and Savior)”
聂斯脱里在东方亚述教会中是被尊为圣徒,“圣聂斯脱里”(Saint Nestorius) 古叙利亚语演变成“玛·聂斯脱里”(Mar Nestorios) 。
聂斯脱里主义与东方亚述教会
伊朗长期以来就一直是基督教社群的所在地,但受到主流的琐罗亚斯德教徒压迫,认为他们倾向罗马。公元424年,波斯教会宣布独立于拜占庭教会和所有其他教会,以避免有关效忠外国势力的指控。 随著聂斯脱里分裂 ,琐罗亚斯德教统治阶级鼓励波斯教会更多地与聂斯多里主义保持一致。但波斯教会在几十年内聂斯脱里主义,也加深了波斯教会与迦勒底教会 的隔阂。
公元486年,尼西比斯总主教巴扫马 公开接受了聂斯脱里主义的宗师摩普绥提亚的狄奥多若 作为精神权威。公元489年,美索不达米亚的埃德萨学院 因为教导聂斯脱里主义被东罗马帝国皇帝芝诺封闭,搬回尼西比斯回复原来的尼西比斯学院,导致了一波聂斯脱里教会向波斯的移民。公元497至502年的波斯牧首巴拜重申并扩大了教会对狄奥多若的尊敬,巩固了聂斯脱里主义[4]。
参见
参考资料
- ↑ Hogan, Dissent from the Creed. pages 123–125.
- ↑ Martin Lembke, lecture in the course "Meetings with the World's Religions", Centre for Theology and Religious Studies, Lund University, Spring Term 2010.
- ↑ The Bazaar of Heracleides
- ↑ "Nestorian"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409819/Nestorians |date=20100615200116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