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臭鼩(学名:Suncus murinus)即錢鼠,为鼩鼱科(Soricidae)臭鼩属(Suncus)的动物。臭鼩体形甚大,尾长占头体长的50-60%。体毛紧贴、背色褐灰。尾作锥形,周围间杂有很长的针毛。颅骨细长,人字脊特别发达。齿数30枚,上颌单尖齿4枚。主要栖息于森林、田野以及家舍,是华南、南亚及东南亚一带常见的家居动物之一。
臭鼩性凶猛,食物以动物性为主,体侧的臭腺能分泌奇臭的分泌物,受惊时放出自卫。
分布
本种广泛分布于东洋界,即印度次大陆、中印半岛、巽他群岛、华南等,包括台湾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四川、海南、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地,并经由人类引入菲律宾群岛、印度洋群岛、阿拉伯沿海、非洲部分地区以及关岛等许多地区。
本种广泛生存于多种栖息地,包括天然森林、灌木丛林地及草原等,并几乎能适应所有的次生及退化的栖息地,包括种植园、牧场、耕地、郊区及市区等,是能和人类共生的物种之一。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
形態特徵
臭鼩体形似麝鼩但甚大,头体长100-140毫米,尾长65-78毫米。体毛短细而柔软,背色褐灰,腹毛较淡,毛尖带褐并有银褐光泽。体侧界线不显,中段有麝香腺,椭圆形,7×5毫米,覆有灰白色短毛。鼻吻尖长,眼小,耳正常,耳壳大而圆,露出毛被。尾粗短,末端尖细作长锥形,密布短毛并有10-15毫米的长毛间杂,直达尾尖。前后足较长均5趾,爪锐利。
臭鼩颅骨细长坚实,吻细长无颧弓,眶间略粗圆筒形。眶前孔的前缘位第1上臼齿上方。脑颅扁平,矢状脊明显,人字脊更是发达而高隆,左右的在顶点相交成直角。
臭鼩齿尖没有色素,上颌每侧单尖齿4枚。第1上门齿的主尖发达,向前下方弯转成钩状,后尖小且钝,峰高低于随后的单尖齿。第2上门齿最大,随后的第3上门齿和犬齿等大,峰高仅及第2上门齿的一半;第1上前臼齿更小位齿列线内,唇缘被第4上前臼齿所遮,侧面细察才能见部分。第4上前臼齿臼齿状,前附尖成小尖峰,后尖最大。第2和2上臼齿等大皆方形,后内角伸展不多,凹缘不显,“W”棱脊明显。第3上臼齿很小,仅达第2上臼齿的1/4一1/3,其原尖、前尖和后尖微小而靠拢,其间仅留极窄的深谷。
臭鼩第1下门齿粗长,向前平伸到尖端才折转向上,齿脊近平直。
栖息环境
臭鼩栖于海拔370-1580米的平原田野、沼泽地的草丛、灌木和竹林,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有时也入住房觅食。
臭鼩被发现在各种各样的栖息地,是一个相当丰富和稳定的物种。
生活习性
臭鼩明显夜行性,夜间活动有黄昏(20-23时)和黎明(3-6时)两个高峰。单独生活,视觉差,能发出尖锐的叫声。窝以枯枝落叶乱草筑成。体侧的臭腺能分泌奇臭的分泌物,受惊时放出自卫,猫见了它像捕老鼠一样地捕捉,但不吃它。不善爬,善跳跃可高达200毫米。
臭鼩食物以动物性为主,占总食物的4/5,其中尤以昆虫为主,如蟋蟀、蝼蛄,占总食物的1/2。
臭鼩性凶猛,小形鼠类(如小家鼠)远非其敌,它敢与此它体大得多的黄胸鼠搏斗。
繁殖方式
臭鼩一年繁殖数量最多在6月,每胎最多3-4仔。幼体10日始睁眼,6周后独立生活。1年换毛2次。麝香腺在交尾期更发达。
危害特点
臭鼩主要以昆虫为食,多是农业害虫,已证明对农业的危害不大。但它是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和恙虫病等病原体的贮存宿主,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有一定带毒率,虽然不高,但不能忽视。因此从卫生防疫方面看,臭鼩是杀灭对象。
保护现状
由于本种的数量庞大,种群稳定,广泛分布并能适应人类家居环境,且出现在许多自然保护地,也未受到明显威胁,因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无危物种。
與狂犬病的關係
2013年七月,臺灣臺東地區發現錢鼠感染狂犬病。專家表示,此例全球文獻從未見過,因此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後,恐怕也會成為全球錢鼠感染狂犬病「文獻上首例」。[1][2]
外部链接
- 臭鼩Species Suncus murinus (Linnaeus, 1766) 臺灣生命大百科
- 我不是老鼠啦! 從牙齒看錢鼠 科學月刊
- 侵入物種專家群資料庫:臭鼩 Suncus murinus
- 居家非昆蟲» 鼩鼱» 錢鼠 - Let's 探索家中昆蟲
参考文献
- ↑ 侯俐安. 狂犬病錢鼠 文獻首例. 聯合報,2013,7(31):
- ↑ 苗栗縣動物防疫之跨域治理研究-以犬類狂犬病為例 ,東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