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号战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镇远号战舰是大清海军于德国的伏尔铿造船厂[1] 订购及建造的露炮塔铁甲舰—定远级铁甲舰之姊妹舰。当时有东亚第一坚舰之称。甲午战争期间被日本海军虏获,战后以战列舰的身份编入日本海军。
概况
镇远号的主炮位置与1881年竣工的英国的“不屈号 (1876年)”(排水量11,900吨)相似,是在军舰中央的对角线斜向配置2座联装主炮,使得每一座主炮拥有在一侧舷从舰艏到舰艉180度的射界,向另一侧船舷的发射范围受到局限。这种主炮配置方法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实验。与其后完成的日本扶桑号铁甲舰的主炮配置比较,2座联装主炮能向舰艏舰艉方向开火,射界改善了很多,但是向舰艏或舰艉射击时,炮的震波会严重损害舰上建筑,因此向此方向开火并不实用。镇远号没有采用不屈号的炮塔,而是采用露炮台。由于司令塔位于2座主炮之间,黄海海战中许多炮弹击中司令塔后,碎片反弹到露炮台,炮手的伤亡有2/3来自这种弹雨。主炮后紧接的是配置锅炉以及2个竖起的烟筒。巡航时考虑到使用帆来行驶,因此在军舰前后各1枝粗大的船桅。船舷的水线部份安装了355毫米厚的复合装甲,拥有坚固的防御力。镇远建造时,因原材料涨价,水线下的装甲由定远的钢面铁甲换成熟铁装甲,防御效果稍逊。
武备
主炮是20倍口径305毫米炮,双联装炮塔2座,是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后膛填装炮(上炮弹于炮尾的方式),比当时英国战舰使用的前膛填装式炮(上炮弹于炮口的方式)性能较优良。副炮是150毫米单装炮,在舰艏与舰艉各有1座,其后编入日本海军后的修复工程中,舰艉副炮拆除变更成150毫米单装速射炮1门,并在舰只中央较后方的两舷各加装了150毫米单装速射炮1座。
- 305毫米双联装炮2座4门
- 150毫米速射炮4座4门
- 6磅速射炮2座2门
- 3磅速射炮8座8门
- 14英寸(356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3具
- 4等鱼雷艇(后来的水雷艇26号型)2只
舰历
北洋水师
- 1886年8月 - 与姐妹舰定远号战舰、巡洋舰济远及炮舰威远一道赴日本长崎港作亲善访问,却因船员酩酊大醉引发骚动,史称镇远骚动。
- 1894年9月17日 - 黄海海战中,其炮弹直接命中日本旗舰松岛。
- 1894年12月17(?)24日 - 在威海卫水域触礁,管带林泰曾引咎自尽。
- 1895年2月17日 - 在威海卫被日本海军虏获。
日本海军
于日本海军服役时仍保留镇远的旧称。
- 1895年,参加台湾乙未战争。
- 1898年3月21日 - 分类为二等战舰。
- 1904年 - 参加日俄战争。其中参加了黄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围攻旅顺。当时镇远与针对它建造的三艘松岛级防护巡洋舰(桥立、严岛、松岛)组成日本第三舰队的第5战队,昔日死敌协同作战。
- 1905年12月11日 - 变更类别为一等海防舰。
- 1908年5月1日 - 改为运用术练习舰。
- 1911年4月1日 - 除籍。
- 1911年11月24日 - 被装甲巡洋舰鞍马实弹射击时破坏。
- 1912年4月6日 - 出售后在横滨被拆卸解体。
退役后
镇远从日军退役并拆解后,其铁锚、铁链等被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至二次大战后,中国政府于1947年向日本提出归还舰只遗物的要求,不过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以该物不是日本“在满州事变后获得的战利品”而拒绝,经过中国特使的一番游说后,舰只遗物于同年陆续运回中国保存。
镇远舰目前仍有一具副锚留在日本冈山市吉备津神社内,推测是由于该锚在黄海大战中被炮弹击裂而在战后被更换,故而在二战结束后中国方面并不知道此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