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二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阿列克谢二世(俄语:Патриарх Московский и всея Руси Алексий II,1929年2月23日-2008年12月5日),是第15任莫斯科和全俄大牧首。世俗名阿列克谢·里迪格。
作为全球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之一[1],基督教(主要分为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三大流派)在全球上百个国家获得国教或准国教地位[2],信徒多达21亿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是基督教国家,由此可见其影响力之广。
简介
阿列克谢·里迪格出生于爱沙尼亚的塔林。其父米哈伊尔·里迪格是波罗的海德意志人。他的祖先海因里希·尼古拉·鲁丁格是瑞典杜纳蒙德(Dünamünde,今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域内)地区驻防军的指挥官。并于1695年被瑞典王卡尔十一世授予骑士的荣誉。18世纪大北方战争之后,瑞典的爱沙尼亚、立陶宛都被俄罗斯帝国吞并。弗雷德里希·威廉·冯·鲁丁格(阿列克谢的高祖父)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皈依东正教。
1917年十月革命后,阿列克谢与父亲逃难到了爱沙尼亚并安定下来。先是在哈普沙卢,教士拉尔夫·冯·祖尔穆勒收留了他们。而后米哈伊尔搬到了塔林。1926年,米哈伊尔结识伊莲娜·约瑟霍夫娜并与其结了婚。
阿列克谢二世在爱沙尼亚共和国度过了他的童年。从幼年开始,他便受大司祭伊望·博戈亚夫冷斯基的教导。他于爱沙尼亚的俄语学校受教育。在苏联于1940年吞并爱沙尼亚之后,阿列克谢与家人险遭苏联当局逮捕,但他们当时躲到了一间小破屋中,得以幸免。德国占领爱沙尼亚期间,阿列克谢与父亲米哈伊尔(已经于1942年12月20日成为教士)共同负责慰问俄军战俘。由于在德军之下帮助战俘有助于其反苏联宣传,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德军的允许。苏联重新夺回爱莎尼亚后,他们选择了留在爱莎尼亚,而不是像其他波罗的海德意志人一样,迁徙至西欧。二战期间,斯大林复兴了俄罗斯正教会,在战时关闭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也在1945年苏联接管爱沙尼亚后重新开放。成为苏联公民后的阿列克谢,于1946年成为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的辅祭。随后他分别在该教堂与塔林喀山圣母像教堂担任了圣咏集的朗读者。
阿列克谢在列宁格勒专心研究神学,1961年升任为主教,1964年成为大主教;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成为莫斯科大牧首。在位期间,他将分散在全俄各地的东正教教会都统一在莫斯科大牧首的领导之下,并且使俄罗斯东正教恢复了苏联时期丧失的道德权威,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的关系也有所好转。不过他在很多问题上引起争议。
视频
阿列克谢二世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世界三大宗教对比中国三大宗教,搜狐,2017-12-30
- ↑ 基督教为何能成为罗马国教,搜狐,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