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出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顱內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縮寫:ICH )是指腦中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因此由血管獲得血液的腦細胞受到破壞的同時,由於出血壓迫周圍的神經組織而引起障礙。通常顱內出血會和體溫過高合併出現。此症狀會增加腦部耗氧量,進而造成腦部氧氣供應不足。[1]
概述
顱內出血是指顱內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根據出血部位不同可分為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和腦室出血。
症狀
出現昏迷、心跳、血壓、呼吸不穩人的心跳、呼吸、血壓、脈搏等生命中樞都在腦幹,腦幹出血會壓迫生命中樞。出血點的不同視情況而定會影響到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其中嘔吐最為嚴重。如果出血點不大,先觀察48小時,並及時做ct複查,或者做腰穿檢查腦脊液中是否有紅血球,確認出血吸收情況。[2]
病因及常見疾病
- 外傷:頭顱外傷可引起腦挫裂傷出血,腦內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 高血壓:高血壓病常導致腦底的小動脈發生病理性變化,突出的表現是在這些小動脈的管壁上發生玻璃樣或纖維樣變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壞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強度,出現局限性的擴張,並可形成微小動脈瘤。因情緒激動、過度腦力與體力勞動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壓劇烈升高,導致已病變的腦血管破裂出血所致。[3]
-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鐮形細胞病、不同類型的紫癜等。血小板增多症可同時引起血栓形成及出血。
- 感染:感染中毒可引起腦動脈炎,或因感染引起血小板減少或DIC而致出血。以細菌感染為主要,但病毒及立克次體亦可致動脈炎。有時見到黴菌性動脈瘤破裂而出血。
鑑別診斷
- 意識改變:顱內出血時多有意識障礙,輕者嗜睡、淡漠,重者迅速昏迷。
- 呼吸困難:出血量多、顱內壓增高明顯者易出現呼吸不規則,嚴重者可致呼吸衰竭。
- 神經系統局限性體症:一側腦內出血時易見對側中樞性偏癱。
- 腦膜刺激征:蛛網膜下腔出血時可出現腦膜刺激征,但在發病初或深度昏迷階段腦膜刺激征不易查察。
檢查
- 腦脊液檢查:有顱內出血時一般腦脊液壓力增高,故應用細針謹慎進行穿刺。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腦室內出血時腦脊液均為均勻血性,蛋白量增多。出血量少時外觀可能僅混濁,但顯微鏡下檢查,可見大量紅細胞(其中尚有皺縮紅細胞)。僅僅腦內出血時腦脊液常規可能正常。[4]
- 頭顱超聲波檢查:大腦半球血腫形成時可見中線移位。
- 同位素腦掃描:有異常的放射性濃集影。
- CT檢查:是非損傷性檢查方法,能明確血腫部位,可鑑別蛛網膜下腔出血與腦內血腫及後者是否穿破入腦室。
- 腦血管造影:用以明確血腫部位或顱內血管畸形的部位和性質。常於考慮有手術治療可能時進行此項檢查。
- 結合臨床進行血、尿等檢查:檢查有無原發或繼發的出血性疾病。
治療原則
無論何種類型的顱內出血,其治療都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康復治療等。
一般治療
主要包括頭部抬高15~30°,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心電監測,保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穩定,加強護理,定時翻身、拍背、吸痰,防治肺炎、尿路感染和消化道併發症。
藥物治療
包括合理使用止血藥,防止繼續出血;腦內出血患者應使用 靜脈降壓藥快速穩妥地控制血壓;如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症狀明顯,可予以20%甘露醇等藥物控制顱內壓;根據患者情況,必要時還可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等藥物。
手術治療
如患者出血量較大(幕上出血>30ml、幕下出血>10ml),或經過藥物治療患者意識障礙仍進行性加重,應儘快考慮外科手術治療。手術方式需要結合患者的一般情況、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時間等的情況進行選擇,常用的手術方式有開顱清除血腫、穿刺抽吸血腫、神經內鏡清除血腫和腦室穿刺引流血腫等。術後還應注意保持血壓穩定、控制顱壓增高、防治各種併發症,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和腎衰竭等。
恢復治療
患者一旦病情穩定,應該立即進行意識、運動、語言、心理等康復治療。早期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及被動運動,逐漸進行主動運動;對失語病人需加強言語康復訓練。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