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和公众号的那些事(刘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和公众号的那些事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和公众号的那些事》中国当代作家刘宏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和公众号的那些事

任何一个日子其实都很普通,除非在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对于你来说很重要的事,你把它做了特殊的标记,这一天在你生命的历程里便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一天,或是一座里程碑或是一个加油站,从此就耸立在那里,年年,月月。

5月25日,就是这样一个日子。

2022年的5月25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微信公众号在这一天正式运营推出。这一天,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公众号主编。

主编,听着像是多大官似的,实际上几乎是光杆司令,手下无兵无马。

临时从科室抽人来帮忙,第一个小编汪玉婷是位90后的姑娘,新思路、新想法,像阵春天的风,总让我眼前一亮。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不懂就先看看别人怎么做呗,我俩开始研究别人的公众号是怎么做的,国内在医学科普有影响力的几个公众号都是我们的研究对象,甚至到人家评论区留言,说明来意,留下电话,请求开通白名单,不出意外,无人回应!90后的小编很生气:哼,总有一天,我们要让他们高攀不起!

第二个小编岳一喆也是位热血青年,不懂就问这句话被他应用到淋漓尽致,“哥们,你用哪个小程序编辑的?”“怎么加图片?”“我发给你,帮忙弄一下呗”,那段时间,我总担心他的电话被朋友拉黑……

蹒跚着,我们开始起步。等到文字版本的弄熟后,我们开始琢磨着慢跑,上视频!

这件事当真不容易,我们白手起家,一没钱二没地三没技术,啥也没有就有一腔热血,碰巧我还有同样热血派的家人朋友。光影奇兵团队号称是“编外南楼人”,合作久了,彼此互相欣赏,免费为我们拍摄和后期制作,成为公众号发展的重要外援;二楼的一个库房被我们收拾出来,我弟联系施工队帮忙整修地面,铺上地板;在淘宝买来书柜,王娟丽、李彤,我们4个人花了一下午组装完成;我从家里搬来花瓶和装饰,岳一喆搬来茶几,买来书籍;没有提词器,我翻出来我的爱派;没有等候位,岳一喆买来沙发和穿衣镜;没有拍摄地,就用办公室。

那段时间,我俩像极了眼冒绿光的饿狼,四处张望收罗,闲置物品、废品库房,只要别人不要的,我俩都要去看看有没有可用的,后来,我们陆续添置和“化缘”,建立了像模像样的摄影棚、录音室还有电子大屏。

我们的定位,做且只做医学科普,传播健康知识,发自己的微光,点亮别人的健康,栏目名字就叫南楼健康。我们亲切地把公众号叫“小南”,寓意它代表南楼这个光荣群体,岳一喆画出了小南的图形,一位亲切的人民军医形象,我们请专业团队帮忙设计小南表情包,谱写专属音乐前奏。做人、做事,做事业,活力四射、激情满满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公众号边打扮边奔跑,一路不停。

我以一个情人的眼光和孕妇的心态,每天会N多次打开“订阅号助手”,一条一条的留言我都亲自回复,看看那些螺旋状上升的关注人数和阅读量,分析那些既让人激动也让人揪心的曲线,这一篇为啥叫好不叫座?这一篇为啥阅读量窜升?是不是名字没有新意?不抓眼球?最近热点是什么?下一篇该怎么选题?每一天都在围绕着如何增加阅读量、关注量而苦苦思考,毫不夸张,当初辅导孩子作业都没这么用心过!

订阅号助手里,我最不敢打开的就是取消关注的数据,每每看到了就像被割了肉一样生疼,即使是一两个,还是会难免眉头一皱,毕竟当你把精力时间投入时候,你的期望就越大。尽管这样,我也没有想到去走捷径,通过互粉、买粉的方式开通流量,我深知只有优质的文章内容才是阅读量增加的王道。焦虑、纠结、羡慕都曾有过,却没有彷徨、犹豫、放弃,我们可能不擅长传播,但是我们擅长用真心做好的科普。

10月21日,刚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公众号迎来了第一个的高光时刻,《800年流传下来的8个动作,干掉亚健康》一文,突破10万+,那一天,看到朋友圈的转发和后台蹭蹭上涨的数据,我们几个人简直不敢相信,幸福来的这么突然吗?好几个公众号主申请开通白名单,我跩跩地要求对方,把你的公众号资质和数据发过来,我们要审核!

新冠疫情来袭的时候,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的专家们,一边致力于应对疫情,救治患者,一边积极配合我们做好新冠防护知识的传播,我们连续推出10期相关科普,产生强烈反响,有的被央广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同步转发,点击量超过540万,被抖音选为抗疫热点榜!

一年来,我们从只能请专家写科普,做到专家上镜说科普,再后来尝试推出有声书,请主播读科普,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专家出镜图文并茂地讲科普。无论你离专家多远,只要关注小南,就可以面对面听专家讲科普。

一年来,我们共刊发61期,17个专业的56位专家就277个问题做了科普讲解,公众号关注人数11.3万人,我们上线了查体预约小程序,链接医院官网,实现了挂号就诊、健康查体预约功能。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再漫长的道路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也必将是这样走下去。当选项太多、选择太难的时候,我们靠的是内心的价值坚守厘清自己的心绪、明确选择的优先级。我相信,只有务实肯干,才能手握未来。未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能掐指算出来,而是要用双手一点一点干出来。能够干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心怀什么样的正义和理想,按照理想的样子去打造未来,才能成就正义的事业。如果我们的公众号能够为百姓健康做点事,那就是我们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初心得以实现!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也正好注重自身的健康,请您关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公众号,跟随小南,健康相伴![1]

作者简介

刘宏,女,1975年出生,1992年入伍,曾在《解放军报》《后勤文艺》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