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和公眾號的那些事(劉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和公眾號的那些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和公眾號的那些事》中國當代作家劉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和公眾號的那些事

任何一個日子其實都很普通,除非在那一天發生了什麼對於你來說很重要的事,你把它做了特殊的標記,這一天在你生命的歷程里便成了一個不一樣的一天,或是一座里程碑或是一個加油站,從此就聳立在那裡,年年,月月。

5月25日,就是這樣一個日子。

2022年的5月25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微信公眾號在這一天正式運營推出。這一天,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公眾號主編。

主編,聽着像是多大官似的,實際上幾乎是光杆司令,手下無兵無馬。

臨時從科室抽人來幫忙,第一個小編汪玉婷是位90後的姑娘,新思路、新想法,像陣春天的風,總讓我眼前一亮。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不懂就先看看別人怎麼做唄,我倆開始研究別人的公眾號是怎麼做的,國內在醫學科普有影響力的幾個公眾號都是我們的研究對象,甚至到人家評論區留言,說明來意,留下電話,請求開通白名單,不出意外,無人回應!90後的小編很生氣:哼,總有一天,我們要讓他們高攀不起!

第二個小編岳一喆也是位熱血青年,不懂就問這句話被他應用到淋漓盡致,「哥們,你用哪個小程序編輯的?」「怎麼加圖片?」「我發給你,幫忙弄一下唄」,那段時間,我總擔心他的電話被朋友拉黑……

蹣跚着,我們開始起步。等到文字版本的弄熟後,我們開始琢磨着慢跑,上視頻!

這件事當真不容易,我們白手起家,一沒錢二沒地三沒技術,啥也沒有就有一腔熱血,碰巧我還有同樣熱血派的家人朋友。光影奇兵團隊號稱是「編外南樓人」,合作久了,彼此互相欣賞,免費為我們拍攝和後期製作,成為公眾號發展的重要外援;二樓的一個庫房被我們收拾出來,我弟聯繫施工隊幫忙整修地面,鋪上地板;在淘寶買來書櫃,王娟麗、李彤,我們4個人花了一下午組裝完成;我從家裡搬來花瓶和裝飾,岳一喆搬來茶几,買來書籍;沒有提詞器,我翻出來我的愛派;沒有等候位,岳一喆買來沙發和穿衣鏡;沒有拍攝地,就用辦公室。

那段時間,我倆像極了眼冒綠光的餓狼,四處張望收羅,閒置物品、廢品庫房,只要別人不要的,我倆都要去看看有沒有可用的,後來,我們陸續添置和「化緣」,建立了像模像樣的攝影棚、錄音室還有電子大屏。

我們的定位,做且只做醫學科普,傳播健康知識,發自己的微光,點亮別人的健康,欄目名字就叫南樓健康。我們親切地把公眾號叫「小南」,寓意它代表南樓這個光榮群體,岳一喆畫出了小南的圖形,一位親切的人民軍醫形象,我們請專業團隊幫忙設計小南表情包,譜寫專屬音樂前奏。做人、做事,做事業,活力四射、激情滿滿的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公眾號邊打扮邊奔跑,一路不停。

我以一個情人的眼光和孕婦的心態,每天會N多次打開「訂閱號助手」,一條一條的留言我都親自回復,看看那些螺旋狀上升的關注人數和閱讀量,分析那些既讓人激動也讓人揪心的曲線,這一篇為啥叫好不叫座?這一篇為啥閱讀量竄升?是不是名字沒有新意?不抓眼球?最近熱點是什麼?下一篇該怎麼選題?每一天都在圍繞着如何增加閱讀量、關注量而苦苦思考,毫不誇張,當初輔導孩子作業都沒這麼用心過!

訂閱號助手裡,我最不敢打開的就是取消關注的數據,每每看到了就像被割了肉一樣生疼,即使是一兩個,還是會難免眉頭一皺,畢竟當你把精力時間投入時候,你的期望就越大。儘管這樣,我也沒有想到去走捷徑,通過互粉、買粉的方式開通流量,我深知只有優質的文章內容才是閱讀量增加的王道。焦慮、糾結、羨慕都曾有過,卻沒有彷徨、猶豫、放棄,我們可能不擅長傳播,但是我們擅長用真心做好的科普。

10月21日,剛成立不到半年的時間,公眾號迎來了第一個的高光時刻,《800年流傳下來的8個動作,幹掉亞健康》一文,突破10萬+,那一天,看到朋友圈的轉發和後台蹭蹭上漲的數據,我們幾個人簡直不敢相信,幸福來的這麼突然嗎?好幾個公眾號主申請開通白名單,我跩跩地要求對方,把你的公眾號資質和數據發過來,我們要審核!

新冠疫情來襲的時候,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的專家們,一邊致力於應對疫情,救治患者,一邊積極配合我們做好新冠防護知識的傳播,我們連續推出10期相關科普,產生強烈反響,有的被央廣網、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同步轉發,點擊量超過540萬,被抖音選為抗疫熱點榜!

一年來,我們從只能請專家寫科普,做到專家上鏡說科普,再後來嘗試推出有聲書,請主播讀科普,現在,我們已經做到了專家出鏡圖文並茂地講科普。無論你離專家多遠,只要關注小南,就可以面對面聽專家講科普。

一年來,我們共刊發61期,17個專業的56位專家就277個問題做了科普講解,公眾號關注人數11.3萬人,我們上線了查體預約小程序,鏈接醫院官網,實現了掛號就診、健康查體預約功能。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台階,再漫長的道路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也必將是這樣走下去。當選項太多、選擇太難的時候,我們靠的是內心的價值堅守釐清自己的心緒、明確選擇的優先級。我相信,只有務實肯干,才能手握未來。未來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能掐指算出來,而是要用雙手一點一點干出來。能夠干出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取決於心懷什麼樣的正義和理想,按照理想的樣子去打造未來,才能成就正義的事業。如果我們的公眾號能夠為百姓健康做點事,那就是我們報效祖國、奉獻社會的初心得以實現!

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也正好注重自身的健康,請您關註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公眾號,跟隨小南,健康相伴![1]

作者簡介

劉宏,女,1975年出生,1992年入伍,曾在《解放軍報》《後勤文藝》等報刊雜誌發表作品數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