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闲话”闲说(王礼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闲话”闲说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闲话”闲说》中国当代作家王礼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闲话”闲说

什么是“闲话”?应该有几种解释。一是“有闲人”说的话便是“闲话”;二是人们在“闲时”说的话,不管有用没用也可称之为“闲话”;三是人们说的无关乎正事的题外话、多余的话、废话、是非的话、“咸(闲)吃萝卜淡(蛋)操心”的话更是闲话。你听,像不像在说绕口令?是不是我不说你还明白,我这样一说你反倒有些糊涂了呢?没关系,下面请您耐心听我再跟您逐一做个解释

先说什么是“有闲人”。“有闲人”也可称之为“有闲一族”。不过这个“有闲一族”可不是指那些“富有阶级”,发家了,暴富了,再不用为生计打拼了,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了;而是指那些无事可干、有事不干、游手好闲的人。他们或她们,即“闲人”也。“闲人”说的话不叫“闲话”叫什么?这属于专门用语,就像孔老夫子说的话一律称之为“子曰”是同一个道理。

那么,第二种“闲话”呢,则是针对大众而言的。很多人,包括你我他,不管你是不是个人物、是个怎样的人物,不忙了,轻松了,有空闲了,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大家在这个时候说的话,也不管是有用的、没用的;也不管说的是哪方面的,议论俄乌战争也好,评论国际时事也好,讲述政治理论也好,述说医改、房价也好,还是七姑八姨、家长里短等等,只要你是在“闲了”的时候说的,咱就可以说它是“闲话”。这是以“忙”与“闲”作为判断标准而言的。

第三类“闲话”呢,则是纯粹指“没有正事儿的话”。这一类的话,既包括“没用的话”,也包括 一些“废话、多余的话”,总之是“胡扯淡”的话。倒倒别人家的是非、论论他人的长短、传传小道消息、造造流言蜚语,诸如此类。这类“没有正事儿的话”就是人们所理解的、普遍认为的、真正意义的“闲话”。

“闲话”,名曰“闲话”,其实不“闲”,是决不可当成一般的“唠家常”、“闲聊天”对待的;对有些“闲话”也决不可等“闲”视之的。何以言之?要知道有些“闲话”的杀伤力可是蛮大的。因“闲话”而中伤“倒”“毙”的先例绝不在少数,不可谓不多也。所以我在此不能不提醒大家引以为戒,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警惕。

一对小两口,本来很合美,可一阵“闲话”传来,有的小家庭就有可能解体;一对好朋友,本来很“铁”,可是,一通“闲话”传来,二人就有可能分道扬镳,甚至称为仇雠;一对生意伙伴,本来合作愉快利益双赢,可是,一些“闲话”传来,双方有可能成为“同行是冤家”打起来;一位同志工作很上进,本来就要提拔重用,可是,一些“闲话”传来,前途可能就会夭折;一位正人君子,一些“闲话”传来,其名誉、信誉就有可能不保……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想,哪个朋友都能举出一些例子来。我也就不再赘述了。

中国有句俗谚:“身正不怕影子斜”。其实这话并没有多少理论依据。恰恰相反,无数事例表明,身正却常常被别人把影子搞斜了、搞歪了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尤其是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良善标准扭曲、社会风气不正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在如今这种复杂的历史时期,有的“闲话”不仅可以成为颠覆传统美德的“帮凶”,更可能就是制造错误价值观的“罪魁”。

人们讨嫌“闲话”、厌恶“闲话”,可是,也有不少人还很是喜欢制造“闲话”、传递“闲话”,这是不好理解的。

“闲话”有过、“闲话”有恶、“闲话”有罪,我们许多人大概都有过被中伤、“躺枪”的体会。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做“闲话”闲说的制造者、传递者。嘻嘻,本文除外,到处打住。[1]

作者简介

王礼民 ,籍贯山东菏泽,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曾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