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千年一叹 补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补记是余秋雨写的一篇散文,出自千年一叹。   

原文欣赏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接通了香港的长途电话。台长王纪言先生问我有没有可能为这次旅程写一首主题歌。我在一个两米直径的弹坑前排徊片刻,便草拟一首:

千年走一回

千年走一回,

山高水又长。

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

我是黄河的浪,

我是涅桑的凤凰再飞翔。

法老的陵墓,

巴比伦的墙,

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找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

山高水又长。

东方有人长相忆,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屈原的梦,

我是李白的唱.

我是涅桑的凤凰再飞翔!

这首歌后来由腾格尔先生演唱,气势夺人,情真意切,令我满意,车队的全体伙伴均已学会。

谨此补记。

(全文完)[1]

《信客》作者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此篇《信客》选自《文化苦旅》[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