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七里山塘(王栋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七里山塘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七里山塘》中国当代作家王栋梁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是苏州的一条街,是一条幽深的水巷。繁华的街面连着姑苏园林虎丘,幽深的水巷连着江枫渔火的寒山古寺。

水墨丹青千秋画,七里山塘万古琴。七里山塘宛如姑苏儿女的一把琵琶,叮叮咚咚,轻轻缓缓弹出了吴地文化的悠扬情调,千年不衰、百折不回奏出了婉婉约约的古今风韵。

七里山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这便是游子对江南水乡一往情深的吟诵,更是对七里山塘盛世繁华的生动描述。

到七里山塘走一走,明清年代的建筑风格,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精致典雅的匠心造艺,粉墙黛瓦的民宅,屋脊昂头翘首、中间浓墨的走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河街并列,水巷悠悠,小桥流水,枕河人家,俨然一幅江南水乡画面。水陆并行的街道,疏朗而又别致。店肆林立的街面,众馆集聚,一眼望去,远远近近,千姿百态,各领风骚。

七里山塘,如梦如幻。街道连着巷子,巷子连着民宅。街头巷尾,小小的院落,芳草依依,绿树成荫。路边的紫藤爬上了二楼的窗台,翠绿的叶片缀满了水珠,粉红色的花朵,迎风绽放,阵阵花香扑面而来。

巷子里苏州“老乡”,朗朗的笑声打破了往日的平静。春意盎然的巷子,热闹非凡。绵绵细雨中,身穿蓝布花衣的中年女子,串街走巷。“栀子花哎--白兰花--”一种吴地娇娃的清脆悦耳声、吆喝声悠扬自然,韵味悠长。时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如缕——“生铁补镬子--”“生炒热白果,又是糯来又是香--”“削刀----磨剪刀”,“阿有坏格棕绷修啊——阿有坏格藤绷修 ---”这种柔柔的、绵绵的方言,犹如苏州“小娘鱼”,“嗲里嗲起”的,如今很难听到,我仿佛沉浸在童年的梦境中。

七里山塘瞧一瞧,眉眼盈盈碧水,绿色的波浪,犹如田野上的麦苗返青,绿如蓝,蓝似海。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平静的水面,波光粼粼,浩波迭起的动态,仿佛一种光影交织的梦幻。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浮光跃金的感受,令我享受着人间天堂般的快乐。

山塘街的水,因了与古老的大运河、东太湖逶迤相接的缘故,益发悠长壮美。那水色,浓浓淡淡,浅浅深深,浅深似姑苏的翠绿丝绸,柔柔绵绵。溪水绕古城,逶迤斜行。当朝阳初升,满溪浮金,泛舟溪中,胜似仙境。

河网交错的山塘水巷,连着寒山古寺。那悠扬的钟声,穿越时空,超越了四维空间,在时间的节点上,在现实与未来,进行了一场穿越历史的对话。2500年前的的今天,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韵味悠然。江枫渔火中,商贾云集,停泊着四面八方的舟船;浆声灯影里,我们的祖先南来北往的足迹,弥漫着山塘水巷的千古风韵。

七里山塘看一看,烟雨山塘,薄雾似纱。山塘的纷扬扬,细雨飘进了我的思绪,洒透了我的心灵。渡僧、山塘两桥依然古古朴朴,美而不娇,华而不艳。河畔桥堍,有亭翼然。亭中石碑刻有清乾隆御笔题咏,悠悠古意, 洇浸水巷,令我驻足流连。绵绵细雨打湿了古桥的台阶,水珠滑落。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行人打起油纸伞,红红绿绿,淡淡黄黄,一番五彩缤纷的诗意,一如往日平和从容的心态。这千年古桥,清逸雅致,呈现出一派雍容华贵的大气,让我的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清寂的感叹!

七里山塘听一听,《昆曲馆》《评弹馆》吴侬细语生生不息,久久回荡在我的耳边。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月夜山塘寻旧梦。山塘河停泊的舟船,绵延十里多长。这些船满载着前来虎丘唱曲、赛曲的曲友,云集虎丘。正如北宋大诗人苏东坡那句:“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文人雅集,世家弟子,在月朗星稀的夜晚,擫曲、唱曲、拍曲风起,一曲接着一曲,一段接着一段。那号称《水磨洞》的昆曲唱腔,委婉细腻,清新悠扬。苏州评弹《西厢记》在清脆的琵琶声中,演员以吴侬软语,委婉弹唱“丝纶阁下静文章,钟鼓楼中刻漏长。檐铃想,响叮当,崔莺莺莺语唤红娘;月明明,添漏一炉香,莺莺拜,拜月光,甜蜜蜜,蜜语告苍穹......”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来了明朝诗人沈明臣的诗:“千人坐满千人坐,千顷云浮千顷烟。月华未冷罗衣湿,白露如珠白莲泣。”《白皦歌》终《子夜》 兴,《乌栖曲》缓《乌蹄》急。而清代曹雪芹笔下的“最是红尘中一二等高贵风流之地。”则更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更有游船画舫款款而过,浓缩了文人墨客的所有精华。

七里山塘是一幅千秋笔墨、风景不俗的画。历代文人墨客以江南水乡的物为题材,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料为调色板,创作了丰富多彩的长卷,令人遐思万千。早在清乾隆年间,著名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也称姑苏繁华图卷),画了当时的一楼一馆,一庙一寺,一堂一祠,一店一铺,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展现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井市景象。”

七里山塘是一首美学随想、浪漫纯真的诗。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说:“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山塘之贵,唯得其“真”。山塘山居的意境,也唯得其“真”。千百年来,庄子所说的“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境界,似乎在这里可以寻觅。陶渊明曾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富有“真味”的历史古街和水居建筑群本来就是唐代诗人饱蘸苏州人的智慧和积聚苏州人力量而写就的一首“真味”醇厚的唐诗啊。

七里山塘,虽几经兴衰,但它依然雄立不倒,繁华如故。千百年来,它的格局未变,韵味依然,美景醉人,柔情销魂。

星移斗转,时出其新;文明延续,千年不竭,七里山塘犹如姑苏少女,左手执一把檀扇,轻轻一摇,摇出了千年古城的风姿绰约,右手握一只鼠标,轻轻一点,点出了现代苏州的百世繁华。[1]

作者简介

王栋梁,1958年7月生,1976年毕业于江苏省吴江莘塔中学高中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