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市场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报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上海市场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报告》,副标题: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茆训诚,杨宝华,陶爱莲,唐健盛 等 著,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读书,可以与时俱进,开阔自己,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是全球文化[1]科技知识扩容和更新的需要,是知识[2]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内容简介

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属于复合型金融工具,到期收益通过固定收益工具与各类衍生金融工具组合而成,是一类产品特征和收益结构较为复杂的金融产品。投资者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复杂性及风险认知都不充分性,而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占据主导优势。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的公平、有序发展,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托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课题组,对上海市场商业银行向社会大众公开销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历经一年的信息采集、业界访谈与专家论证等环节,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课题组最终获得17家银行、8种挂钩标的、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较为系统的信息,并自行构建了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星级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发行人专业能力、产品基本属性、产品条款设计、产品投资过程和产品信息披露5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对上海市场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的风险特性和信息透明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课题组发现现阶段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预期收益的承诺容易导致投资者的误解、投资管理过程信息不够透明和信息披露不够规范等主要问题。据此,课题组提出了为投资者提供可准确理解的预期收益、投资过程宜适度公开、规范信息披露的渠道和内容等具体解决方案。    《上海市场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报告: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银行同业提供竞争标尺,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理性选择的参考依据。2017年2月23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持召开了面向商业银行和新闻媒体的课题成果发布会,上海师范大学课题组进行了部分成果汇报,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解放日报、文汇报和上海电视台等在内的近30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参考文献

  1. 文化的作用是什么,光明网,2015-10-14
  2. 什么是知识?,搜狐,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