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院村天主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院村天主教堂坐落于青州圣水峪上院村中部圣水河北岸,大门沿街而立,门前街道宽阔,河水潺潺,绿柳成荫。若瑟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法籍罗神父筹资建立八间经堂、一座两层钟楼和七间住房,从此,圣水峪有了正式的大规模的天主教活动场所。

教堂简介

从1930年开始,法籍神父在若瑟堂开办学校,传播文化、教义等;1935年,法籍袁神父出资,高志荣神父主持,在原基础上加盖一层钟楼、扩建两层楼房、门楼及九间平房,扩大了若瑟堂的规模。解放战争期间,若瑟堂曾经作为华东解放军某部指挥所。

1949年以后,若瑟堂一度被改为上院村小学,到1968年又改为附近薄板台村、辛庄村、下院村和上院村合办的初级中学,成为培养科学文化人才的摇篮。

现在的若瑟堂,东西长31米,南北长54米,占地2.54亩。大门正对经堂八间,经堂采用传统中式和罗马式相结合的建筑风格,经堂内正中悬挂着耶稣受难十字架塑像,十字架左右分别是若瑟抱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画像,两壁挂有十四幅耶稣苦修油画像,陈设朴素典雅,庄重肃穆。

罗马式建筑

“罗马式建筑”起源于古代罗马建筑[1],就像“罗曼语”从罗马语中发展出来的语言一样,它通常建成十字架的形状,有一座长的宫殿、两间短的耳堂和一间半圆形的后殿,屋顶、门道和小窗都有一个圆弧形的拱环。罗马式建筑中最有名的是比萨的大教堂和著名的斜塔[2]。它的艺术价值在意大利得以发展,11世纪到12世纪的时候传播到德意志、诺曼底和英格兰,除了模仿之外,还具有大胆的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