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农工民主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五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内的第三大党。

农工党创立于1930年[1],早期党员多来自中国国民党左派人士,目前党员主要来自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截至2014年底,农工党共有党员14.4万人。

历史

1927年11月,国民党左派宋庆龄邓演达等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名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

1928年初,国民党左派谭平山、章伯钧等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以邓演达为总负责。

1930年,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邓演达希望能在国共两党之外,形成第三种势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也被称为第三党。 1931年11月29日,国民政府于南京秘密处决邓演达。此后,该党转入地下。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于福建发动政变(史称闽变),第三党参予其事。在福州召开“中国全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黄琪翔为全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主席,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黄为十一名政府委员之一,同时兼任军事委员会参谋主任。第三党宣告解散,党员集体加入组织生产人民党。旋即失败。

1935年11月10日,第三党重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九龙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主张各党派联合抗日,仍推举黄琪翔为中央委员会书记。1938年3月1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汉口召开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会议通过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把中共抗战的路线和方针,作为全党的行动的指针,在政治上加强与中共的合作。会议推举章伯钧为总联络人,决定把全国地方组织分为“后方组织”和“沦陷区组织”两类,各自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1947年2月,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选举章伯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49年9月,农工党代表彭泽民、郭冠杰、李士豪等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党领袖章伯钧入政府任交通部长。农工党分别于1949年、1951年召开第五、六次全国干部会议。1957年反右运动中,大批农工党党员被划为右派,其中最著名的十大右派是:韩兆鹗、张申府、章伯钧、黄琪翔、黄现璠、李士豪、李伯球、张云川、邓昊明、李述中。

1958年11月,将全国干部会议改为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79年、1983年、1988年、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分、2012年分别召开了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次、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11月,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

视频

中国农工民主党 相关视频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