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MHK)是專門測試母語非漢語少數民族漢語學習者漢語水平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1]。
考試介紹
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是為滿足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教學的需要,建立適合少數民族學習漢語的科學評價體系,全面推進漢語教學改革,改革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的改革,以便提高少數民族實際運用漢語的能力,適應生活、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的需要,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在經過認真調研之後,於2001年正式啟動民族漢考,縮寫為MHK項目的研製工作。
民族漢考是專門測試母語非漢語少數民族漢語學習者漢語水平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主要考查應考者實際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考查應考者運用漢語工具完成生活、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任務的能力。教育部2002年10月24日發出的《在有關省市試行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的通知》(教民函[2002]7號)是民族漢考工作的指導性文件[2]。
目前,MHK廣泛用於北京、新疆、青海、內蒙古、四川、吉林等省區的高考、中考、預科結業、大學畢業考試等考試領域,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考試對象
MHK的考試對象是母語非漢語的中國各少數民族漢語學習者。
考試用途
1.評價應考者在不同漢語學習階段中是否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在學習進程中的學習效果;
2. 有關部門在招生、招工、人員任用等決策過程中評價應考者漢語水平的依據;
3. 各類學校允許學生免修漢語課程的參考依據;
4. 以漢語授課教師的任職資格評審的參考依據之一;
5. 漢語教學機構漢語教學效果評價的參考依據之一。
視頻
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報考指南! ,搜狐,2020-04-22
- ↑ 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mhk)介紹,新疆中公教育網,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