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扶贫基金会」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国扶贫基金会(英文: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缩写:CFPA)成立于1989 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
 
(added Category:社會組織類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中国扶贫基金会(英文: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缩写:[[CFPA]])成立于1989 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中国扶贫基金会
 +
| 圖像    = [[File:中国扶贫基金会.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4.cache.netease.com/gongyi/2009/12/15/20091215114942884a1.jpg 原图链接]]]}}
 +
[[ 中国扶贫基金会]] (英文: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缩写:[[CFPA]])成立于1989 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
  
 
28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28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2007年、2013年在民政部组织的全国基金会等级评审中,均被评为最高等 级5A 级基金会。
+
2007年、2013年在民政部组织的[[ 全国基金会]] 等级评审中,均被评为最高等 级[[5A 级基金会]]
  
2016年9月,《慈善法》颁布后,被民政部首批认定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
+
2016年9月,《[[ 慈善法]] 》颁布后,被民政部首批认定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16年底,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248.67 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2908.72 万人次。2018年9月10日,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16年底,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248.67 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2908.72 万人次。2018年9月10日,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ref name="民政部">{{cite web |url=http://www.mca.gov.cn/article/xw/tzgg/201808/20180800010857.shtml |title=民政部关于表彰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获得者的决定| accessdate=2018-09-13}}</ref>  2018年11月26日,被民政部评定为[[4A级基金会]]。 <ref name="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cite web |url=http://www.chinanpo.gov.cn/2351/115573/index.html |title=民政部公告| accessdate=2018-11-27}}</ref>
 +
 
 +
=发展历程=
 +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公益慈善组织。1989年3月,[[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前身)成立,首任名誉会长系原国家主席、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首任会长为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
 +
 
 +
2000年1月,中国扶贫基金会三届四次理事会确定了“[[三不一专]]”原则,即机构不要行政级别、不要事业编制,不进行行政化募捐和项目实施,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经营和管理。
 +
 
 +
2000年以来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秉承“服务,改变,阳光,坚韧”的文化,致力于建设真正意义的社会组织。经历了由“官办”到“民办”的组织变革;由“粗放”到追求“精细”、“专业”的管理变革;由“泛扶贫”(资助对象不求精准到人)、“项目宽泛”(扶贫项目不聚焦),到直接“瞄准受益人”、“聚焦品牌项目”的项目变革。
 +
 
 +
今天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围绕提升专业品质,追求公益项目实效,在公益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节层面不断探索,在[[经营慈善]]的道路上日益专业化。基金会以“播善减贫,成就他人,让善更有力量”为使命,以“经营慈善、笃信管理、将贫困和方法制胜、职业精神“为信念,将贫困和受灾地区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儿童以及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基层组织列为服务对象,对他们进行直接援助。坚持以最好的产品设计、最大限度地瞄准贫困弱势人群、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资金的扶贫效益、尽可能地推动受益人参与和制度创新、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资助型国际公益组织为目标,承诺透过在项目参与中学习,注重受益人自信、自尊、自强与自我发展能力的成长。
 +
 
 +
截至2016年底,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248.67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2908.72万人次。
 +
 
 +
=机构项目=
 +
基金会的项目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援助型项目,以直接援助为主要形式,有针对性的解决贫困的四大成因,即健康与卫生、教育与成长、社区与生计、灾害救援开展援助项目。如小额信贷项目、爱加餐项目、新长城助学项目、爱心包裹项目、紧急救援项目、美丽乡村项目以及国际援助项目等; 另一类是倡导型项目,主要有中国消除贫困奖、饥饿24、善行者、善行100、人人公益项目、公益未来等,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关注贫困,参与行动。为推动中国第三部门健康发展,从 2010年起,开始持续资助研究出版《[[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ref name="腾讯公益">{{cite web |url=https://gongyi.qq.com/a/20120214/000018.htm |title=中国扶贫基金会简介| accessdate=2015-12-02}}</ref>
 +
=四大领域=
 +
1.健康与卫生:贫困人群的保健水平、健康水平普遍较低。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不足,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在边远山区,许多儿童在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不足的生活环境中成长,不但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危害,学习成绩也难以提高。贫困人群的健康保障问题,是社会各界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
 
 +
中国扶贫基金会于 2000 年、2008 年先后启动了“[[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爱加餐”等项目,通过救助贫困母婴,关注儿童卫生健康及营养等措施,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贫困母婴生命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改善贫困山区儿童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状况,减少儿童的营养不良率和贫血率;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健康水平。
 +
 
 +
2.教育与成长:我国老少边远地区因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僻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缓慢,许多乡村小学宿舍年久失修,不仅存在隐患且不能满足学生住宿需求,近年来的撤点并校计划加剧了贫困地区学生住宿难的状况;贫困地区的学生学习用品缺乏;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学生日常生活费面临困难。
 +
 
 +
为此,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了筑巢行动、爱心包裹、新长城助学等项目,致力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综合发展,改善生活条件。通过为贫困地区乡镇完小援建学生宿舍、图书室,发放爱心包裹、组织音体美教师培训、志愿者支教及资助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学生等形式,解决贫困地区学生住宿难问题,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小学音体美教学现状和学习条件,帮助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给贫困学生送去关爱。
 +
 
 +
3.社区与生计:老少边贫的贫困弱势人群,由于缺乏金融支持,或是生产规模小,或是交通不便等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改善生活质量的速度慢。为了让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更多的发展受益机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农户转变经营模式。
 +
 
 +
4.灾害救援: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也是致贫成因之一。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03年开始实施紧急救援项目,减轻贫困灾区同胞的疾苦与不安,提升灾害响应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倡导和推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之间在灾害救援领域的合作,搭建人道救援网络,开展减防灾培训,加强相关方的能力建设和网络建设。2014年,我会紧急救援项目启动全领域灾害管理,包括减防灾、备灾、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等。
 +
 
 +
=公益倡导=
 +
2009 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把推动人人公益作为倡导公众参与的重点工作方向,陆续发起了面向公众的爱心包裹项目、“捐一元 . 献爱心 . 送营养”活动、善行 100 活动、公益未来及益动广州活动 ;与媒体合作《[[梦想星搭档]]》、《[[梦想合唱团]]》、《[[为了你]]》、《[[让爱做主]]》、《[[发现新公益]]》等大型公益节目;与企业及明星名人合作买一善一、静新图书基金、“克服饥饿缤纷体验——帝斯曼年度慈善义走活动”、“抗击全球饥饿 50 周年”艺术慈善拍卖活动。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
 +
 
 +
2014 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又组织实施善行者、饥饿 24、“百万公里,百万捐赠”公益活动、万众网友抗击埃博拉等,全面推进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反响良好。
 +
 
 +
=机构项目简介=
 +
1.[[爱加餐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08年启动“爱加餐”项目,旨在通过营养加餐、爱心厨房和营养宣教等方式,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截至2014年,项目覆盖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辽宁7个省24个州(市)51个偏远山区的县区,为16万人次贫困地区儿童提供了近3200万份的营养加餐,建立了600多个标准化的爱心厨房,受益学生约20万人。
 +
 
 +
2[[.爱心包裹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民公益活动,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综合发展和生活条件。通过组织爱心包裹捐购、音体美教师培训、志愿者支教等形式,改善农村小学音体美教学现状和学习生活条件,给孩子们送去一对一的关爱,圆孩子们的童年梦想。依托中国邮政网点和网络渠道开通了便捷的爱心包裹捐赠站,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只需通过邮政网点、在线渠道捐购爱心包裹(统一的包裹内容和捐赠标准),就可以一对一地将自己的关爱送给需要帮助的人。通过一对一的捐助模式,捐赠人在捐款后可获得受益人名单,知道自己的钱帮助了谁,标准的包裹内容让捐赠人知道自己的钱发挥了什么作用。受益人在收到爱心包裹后也会给捐赠人写回音卡表示感谢。
 +
 
 +
3.[[新长城助学项目]]:
 +
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成长支持为核心,以“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为宗旨,以培养自立、自强人才为最终目标,帮助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培养特困大学生完善健全的人格素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并回报社会,弘扬社会公益文化、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2014年,大学生项目筹款为1375万元,拨款为1291万元。截至2014年年底,累积募集23205万元,直接受益人数累计达12万多人(次)。已覆盖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
 
 +
[[新长城高中]]生自强班项目以在贫困高中成立新长城自强班为抓手,为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提供经济资助和成长支持,帮他们实现求学之梦。该项目自2007年项目启动以来,截至2014年12月底,累积募集资金约4133.4万元,直接受益人数累计达3.52万人次,帮助1.4万名高中生完成学业,培养了学生们自立自强的精神,项目已经覆盖了25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25个县(市/区)。2014年,该项目筹集善款759.6万元,受益人数为5528人,其中新生2115人。
 +
 
 +
4[[.小额信贷项目]]:中和农信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的小额信贷社会企业,起源于 1996 年,前身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部,于2008年转制成公司化运作。 中和农信始终坚守扶贫的使命与宗旨,立足中国农村贫困地区,通过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模式,助力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实现梦想,立志于成为中国小额信贷行业的领先者。
 +
 +
5.[[美丽乡村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搭建乡村和外部的联结平台,重估乡村价值,创造以乡村为本的发展机会,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把美丽、富裕、有活力的乡村传递给下一代,含三大内容:一是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居民居住质量;二是保护与发展以村落为核心的建筑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生产景观,把乡村的“根”留住;三是组建村民合作社,整合村庄资源,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村庄产业发展,并通过村民共享合作社股份机制,实现村庄共同富裕。
 +
 
 +
2014 年,该项目筹集善款 1000 万元,启动[[三星陕西富平分享村庄项目]],受益 890 人次。截至 2014 年底,美丽乡村计划累计募集资金 4000 万元,项目覆盖了四川、贵州、陕西 3 个省的宝兴、台江和富平 3 县的 4 个村,累计投入资金807.5万元,直接为4525人次改善村庄居住、生产环境,提升了村庄的能力建设。
 +
 
 +
6.[[溪桥工程项目]]:2007 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启动“溪桥工程”项目,旨在为贫困地区修建便民桥。通过架设爱心便民桥,让过河者有其桥,解决老百姓过河难的问题。截至2014年,累计在 21 省(自治区、直辖市)118 县建设490 座便民桥,惠及贫困人口近 76 万人次,累计投入善款 2863 万余元。
 +
 
 +
7.[[紧急救援项目]]: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也是致贫成因之一。中国扶贫基金会于 2003 年开始实施紧急救援项目,减轻贫困灾区同胞的疾苦与不安,提升灾害响应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倡导和推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之间在灾害救援领域的合作,搭建人道救援网络,开展减防灾培训,加强相关方的能力建设和网络建设。2014 年,我会紧急救援项目启动全领域灾害管理,包括减防灾、备灾、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等。
 +
 
 +
8.[[人人公益项目]]:人人公益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 2014 年联合发起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发起方提供公募筹款服务的项目。2014 年,平台共上线项目 151 个,筹集善款 1718 万元,共有 509507 名爱心网友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参与人人公益项目。
 +
 
 +
9.[[公益同行项目]]:“[[公益同行]]”项目是基于中国扶贫基金会汶川、玉树灾后支持 NGO 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经验而设计的 NGO合作发展项目,探索从灾后社区陪伴、社区重建向常态化农村社区发展的 NGO 合作模式,项目得到了加多宝集团、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腾讯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
 
 +
项目2013年8月启动,截至2014年底,“[[公益同行·NGO合作社区陪伴计划]](鲁甸)”、“公益同行·NGO合作社区重建计划(芦山)”、“公益同行·NGO合作社区发展计划([[贵州]])”共支持35个公益项目,项目资金共支出622万元,[[四川]]、[[云南]]、[[贵州]]3省13县29乡的7万余人受益。2005 年至 2014 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已累计投入资金 6648 万元,资助了 208 个公益项目。
 +
 
 +
10.[[国际项目]]:2005年开始,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对外援助,先后在[[印尼]]、[[北朝鲜]]、[[美国]]、[[巴基斯坦]]、[[缅甸]]、[[智利]]、[[海地]]、[[日本]]、[[几内亚比绍]]、[[苏丹]]、[[非洲之角]]、[[柬埔寨]]、[[埃塞]]十二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援助项目,包括国际灾害紧急救援、国际公益医院可持续运营示范、母婴保健网络示范、缅甸胞波大学生助学金项目,埃塞、苏丹微笑儿童项目等。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及国际 NGO 组织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中国国内 NGO 组织探索国际化援助积累了一些经验。截至 2014 年 12 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救援投入资金及物资累计已达到 7594 万元。
 +
 
 +
11.[[善行者]]:善行者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公益和运动相结合的大型户外公益徒步活动。善行者鼓励大家4人组成一队,日夜兼程共同克服困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0公里或100公里徒步挑战,以“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的信念,动员身边的人以实际行动支持公益,助力贫困地区儿童全面发展。
 +
 
 +
12.[[善行100]]:“善行100”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大型志愿者倡导活动。“善行100”倡导志愿者服务100小时,商场提供场地100小时,公众捐赠善款100元。活动倡导志愿者开展公益宣传和筹款,通过善行传递百分百善心,汇聚全社会爱的力量,关爱贫困地区的孩子。活动具体通过高校公益社团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在邮局营业网点、商场、超市、卖场等地设立的公益体验站开展公益项目的介绍与捐赠办理。
 +
 
 +
13.[[公益未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支持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带动大学生参与公益,从而促进青年大学生了解公益慈善,培育现代公益理念,推动中国公益未来的发展。并通过校园社团公益活动的开展,培育出一批有理想、有爱心、有能力的中国未来公益的栋梁之才。
 +
 
 +
14[[.中国消除贫困奖]]:中国消除贫困奖的前身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共同发起主办。
 +
 
 +
中国消除贫困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接见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十位获奖者并合影留念;<ref name="中新网">{{cite web |url=http://www.chinanews.com/tp/hd2011/2015/10-16/572232.shtml |title=习近平接见获奖者| accessdate=2015-10-16}}</ref>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做出重要批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首届、第二届、第三届获奖者颁奖;[[汪洋]]副总理为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奖者颁奖;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向首届、第二届颁奖大会致贺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第三届颁奖大会致贺信。中国消除贫困奖在国内首倡分类、专业评奖,组织、评选分立,评委会独立评选、记名投票,组委会可否决但不能提名等。经中央批准,于今年举办了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评选表彰活动,至此,共举办了五届,共715个单位和个人参评,评选表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袁隆平]]先生、[[张近东]]先生、[[曹德旺]]先生、[[邓迎香]]女士、[[沙吾尔.芒力克]]、[[许家印]]先生等49个单位和个人。
 +
 
 +
15.[[饥饿24]]:我们倡导18-60周岁有条件的人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和10月17日扶贫日期间24小时(16日12:00—17日12:00)不吃饭。体验饥饿,关注贫困并捐出一天餐费帮助受饥饿困扰儿童。体验者还可以把自己的微信、qq、微博头像都改为“饥饿24”活动图标,分享自己的体验计划、心得体会等,并邀请好友参加体验。
 +
 
 +
16[[.儿童发展计划]]:儿童发展计划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推出的一项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公益项目,旨在通过持续性的关爱和支持,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生改善学习生活条件,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助力其全面发展,用持续的关爱陪伴孩子成长。儿童发展计划是中国扶贫基金会针对贫困地区教育现状而推出的一项教育扶贫计划,旨在通过长期、持续性的捐助,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提供诸如学习及生活条件改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师资水平提高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促使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
 
 +
17.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简称“[[捐一元]]”)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携手[[肯德基]]、[[必胜客]]、[[必胜宅急送]]和[[东方既白餐厅]]等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自2008年发起的营养救助项目。项目旨在通过营养加餐与爱心厨房等方式,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
 +
 
 +
=管理目标原则=
 +
最好的产品设计;
 +
 
 +
最大限度地瞄准[[贫困弱势人群]];
 +
 
 +
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资金的扶贫效益。
 +
=业务范围=
 +
接受资金、物资捐赠及技术援助;
 +
 
 +
开展各种扶贫济困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募集扶贫资金和物资;
 +
 
 +
资助中国贫困社区进行必要的教育、卫生、环境和文化建设;
 +
 
 +
扶持贫困家庭和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其素质和能力提高;
 +
 
 +
促进中国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及海外的联系、交流与培训;
 +
 
 +
为关心支持中国扶贫事业的组织、企业和个人的扶贫济困公益活动提供咨询、代管和服务;
 +
 
 +
按有关规定设立帐户,独立核算,对基金的募集和使用进行管理。
 +
===服务对象===
 +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服务对象是:
 +
 
 +
直接援助贫困社区的弱势群体;
 +
 
 +
直接援助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
 +
 
 +
直接援助为贫困社区中的穷人提供技术性服务的专业人士和组织。
 +
=管理特色=
 +
全面预算和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
 +
 
 +
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
 
 +
合约化的内外部关系管理
 +
 
 +
流程化的项目管理
 +
 
 +
可持续的创新管理
 +
=人物故事=
 +
到高原上扶贫的年轻人
 +
 
 +
未到玉树,先闻[[陈济沧]]其名。
 +
 
 +
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媒体事务的小姑娘说:“你们到玉树,一定要采访一下陈济沧。3年了,他一直待在玉树扶贫。
 +
 
 +
陈济沧,[[湖南]][[常德人]],中扶贫基金会员工。他在结婚14天后即奔赴玉树参与灾后重建,其长期奋战在高原地区的义举,一直被他的同事引为美谈。提起陈济沧,[[青海]]扶贫局一名官员赞不绝口:“我认识他。地震那年,我跟他在山上住好几个月的板房,一起救灾扶贫,那小伙子干事实在。”一位藏民翘起了大拇指,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陈济沧,够意思。”
 +
 
 +
有口碑的公益人不少,但像陈济沧这么吃得开的还真不多见。但是,如果你因此对他产生了很高的期待,见面的时候只怕会有些小失望。
 +
===“小人物”陈济沧===
 +
8月末,南方正值盛夏,但在高原玉树之上,已经有几分秋凉的味道。这一天,面朝大山的[[玉树农畜交易市场]]竣工,这是陈济沧促成的公益项目之一,耗资不菲,建设过程几经周折。据说陈济沧会到场,我满怀期待地在现场东张西望,忽而有人指着一抹快速移动的黄色身影说:“看,那就是。”
 +
 
 +
陈济沧很忙,当时的他正跑来跑去地干着一个后勤组织人员的活。他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穿着一件黄色运动外套,腰间别着一个喊话用的“小蜜蜂”,毫无“范儿”可言,普通得就像一个路人甲。
 +
 
 +
陈济沧年近30,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小几岁。在被记者截停后,他的娃娃脸上露出了有点羞涩的笑容,自嘲地说了句:“我就是干活的、打杂的。”但是,这自称打杂的人不一会站上了讲台,立马用一种中气十足、慷慨激昂的语调向一众高官汇报市场概况。末了,他还不忘加一句要求:“市场面临着发展问题,我们希望政府继续支持,让老百姓早受益、多收益。”
 +
 
 +
后来,在一次酒醉后,陈济沧跟人倒苦水说,他操办那场竣工仪式很不容易,提意见的地方官员很多,但真正干活的却没几个,他不得已身兼数职,既当爹又当妈,最后还被某官员数落了一通,说他办事不周。陈济沧气愤地说道:“我在现场忙死忙活的时候,他在办公室里喝茶!”
 +
 
 +
若论地位、财富,陈济沧在高官、富人扎堆扶贫的玉树里排不上号,但正是这个来自民间的不起眼的年轻人,震后3年常驻玉树,为1.5亿元[[善款筹划公益项目]],并在一场由行政和资本力量主导的公益造城运动中,深层次地思考民间的诉求。
 +
 
 +
陈济沧时常到结古镇及附近的几个村落调研,他发现,虽然一个现代化的城镇在快速成型,可牧民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他们依旧在白天把牛赶到草原吃草,晚上没事就去喝酒、打麻将,没钱就去找朋友们借。政府给灾民重建了基础设施和房子,但这些东西都不能当饭吃,他们没有生产资料、生计来源,最后还是会受穷。政府没来得及关注藏民们的生计,民间可以有什么作为呢?
 +
 
 +
按专家们的说法,应该引导藏民组建村民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可是,藏人社区没有合作经商的传统,汉人聚居地流行的做法,在玉树颇有点“水土不服”。这是一个让驻点扶贫的公益人士普遍头疼的问题:你认为好的做法,当地不接受,能怎么办?
 +
===走进藏人社区===
 +
幸好,陈济沧是比较愿意开动脑筋的。他在甘达村调查时发现,当问“你们需要什么”时,女人总会让他去问自己的男人,而男人总会让他去问村里的带头大哥。陈济沧就把有威望的村庄精英聚了起来,想着先给大哥们灌输先进理念,再鼓捣他们带领村民一块奔小康。但他很快发现:没那么容易。
 +
 
 +
[[巴桑扎西]]就是一位村庄精英,他在没多少商业气息的藏区依靠虫草生意发家致富,在藏人之中并不多见,可不是一个容易被忽悠的人。面对陈济沧的提议,他客气地提出了反对意见:“之前听说过合作社模式,村里也尝试过,但从没分过红,做的事情也不是我们自己希望做的。”
 +
 
 +
村庄大佬不会轻信一个外来的毛头小伙。这时,陈济沧充分发扬了湖南人“耐得烦”的传统,三天两头往村里跑,跟藏人们喝酒聊天,称兄道弟。他还不忘反复告诉大佬们:农民合作社是民主选举负责人,由村民自己当家做主,赚了钱就是村民自己的。几次下来,藏人们觉得这汉人小伙的确“够意思”,说的话也有点道理,便依其言成立了合作社,巴桑扎西当选首届理事长。
 +
 
 +
有了合作社,陈济沧趁热打铁,又把大佬们召集到一起,讨论这村子有什么优势,合作社可以干点什么。捕捉商机,这是商人巴桑扎西擅长的事,他提议:“灾后重建,有很多地方都要修房子,要拉砖、拉水泥、拉沙子,搞个运输队吧!”
 +
 
 +
组建运输队,这不在扶贫基金会原本的计划中,但陈济沧觉得这想法契合玉树造城发展的需要,也能保障藏民的生计。在他的协调下,中扶贫重新调整了公益项目,拨出了248万元为当地添置了车辆,还投入48万元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
 +
 
 +
自己的提议得到了大笔资金的支持,巴桑扎西的积极性也上来了,他放弃了自己的虫草生意,开始全力为运输队拉生意。在他的努力下,甘达村的村民当年就拿到了分红。目前,甘达村运输队发展得不错,截至今年3月,已经赚了9万多元。
 +
 
 +
发生在[[甘达村]]的故事,只是陈济沧业绩的其中一起,在玉树周边众多的村庄里,他总是入乡随俗,并很快与当地藏民打成一片,在玉树的3年里,除了运输队,他还折腾了一个蔬菜大棚、一个奶牛基地、一个农贸市场。这几个公益项目,地方政府、出资企业与当地藏民都比较满意。
 +
 
 +
在藏民看来,陈济沧像是一个圣徒,他从富饶的平原地区而来,却愿意到高原上与牧民同吃同住,他带来了组织方式,带来了资金,甚至从政府处争取来对村民有利的政策,却不图回报。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
 
 +
===异乡人的苦与乐===
 +
酒是个好东西。要不是有酒,很难想象平日笑容羞涩、言语拘谨的陈济沧会如此彻底地发泄出内心的苦闷与豪情。
 +
 
 +
那一晚,玉树农畜交易市场竣工了,陈济沧苦心经营的最后一个公益项目也告完成,他迎来了功成身退的时刻。陈济沧的藏人老朋友们,在玉树新城中设宴款待,席间觥筹交错,怀旧情绪浓烈。陈济沧来者不拒,酒到杯干,这时的陈济沧,言语不再拘谨,“说实话,我没想到要在玉树待这么久,但我就是想着,一定得干出个样子来!”
 +
 
 +
“但是,我亏欠我的家人太多了。”说到这,陈济沧顿了一顿,脸部剧烈抽搐,语音很快变成了哭腔,“那年,我妈初诊得了癌症,我却不在她身边,只得搭飞机赶回去,我在路上不断为她念经。”说着说着,陈济沧痛哭出声,他说,后来母亲的病情出现了转机,但他很快又要赶回玉树工作,未能照顾患病老母,他常常心怀愧疚。
 +
 
 +
陈济沧说,在玉树的日子里,望着雪山草原,他总会思考一个问题,在这偏远的地方蹲了3年,究竟值不值。他又说,自己在玉树过得很苦,但在某些时刻里,却能触碰到生命的真谛。玉树很偏僻,离得最近的一个大城市是青海省会西宁,但是,途中重山隔阻,开车须10多小时才能跑一趟。“我开车跑了很多回,在盘山公路上,我看到了[[狼]],看到了[[牦牛]]、[[羚羊]]、[[秃鹰]],看到了草原上无尽的星海。”说这话时,陈济沧语调放慢,眼望远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静寂的星夜,“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度,我想明白了,生命不在其长度,而在其厚度,我在玉树这几年,是值的!”
 +
 
 +
陈济沧这几年的生活是苦逼的,也是精彩的,而让人感叹的是,他将继续这种苦逼而精彩的旅程—从玉树下来后,他又被基金会派往了[[芦山]]。
 +
 
 +
“有企业高薪挖我,我不知道我还会坚持多久,也许有一天,我就不做公益了。”说这话时,酒宴已残,人渐走散,“我也要顾及我的家人,我的生活,但是,我的心里,永远有公益。”
 +
=饥饿24=
 +
活动内容:2014年10月16日是第34个世界粮食日。10月17日,是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确定的首个国家扶贫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组织发起的“体验饥饿—饥饿24全民公益活动”,倡导18-60岁有条件的人于10月16日20:00—10月17日20:00,切身体验饥饿,以此表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饥饿人群和贫困弱势人群的关注。
 +
 
 +
活动还倡议,体验者可以邀请三位好友参加体验,若好友不能完成,可以把[[微博]]、[[微信]]或[[QQ头像]]在活动期间改为“饥饿24”活动图标,捐出一天餐费支持爱加餐项目、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等。
 +
 
 +
截至16日18时,超过6000万人次(网友)关注体验饥饿公益项目<ref name="网易">{{cite web |url=http://news.163.com/14/1017/02/A8NNIKON00014AED.html |title=中国扶贫基金会倡议"饿一天"做慈善被指作秀| accessdate=2014-10-17}}</ref>。
 +
===网友质疑===
 +
网友质疑挨饿助力公益只是一场作秀,多位网友表示不理解为何要举办此 [6]  类活动。一位新浪微博网友表示,“好像我们不吃饭省下来的钱就能解决贫困问题似的。”并称对方只是借机“炒作”,“体验饥饿不如让吃不上饭的孩子体验一天温饱”。
 +
  
 +
===官方回应===
 +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说,饥饿24小时”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个公益尝试,发起该活动的初衷并非为了募款,而是以新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贫困,“有关注就有力量,就有摆脱贫困的办法。
 +
===各方观点===
 +
“饥饿24小时”公益项目很有创意,该项目更类似此前的“[[冰桶挑战]]”,能让大家通过娱乐的自主体验方式去认识公益和公益项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团)
 +
  
 +
关注贫困、扶贫本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饥饿24小时”通过轻巧的方式引发关注,这体现出活动的创意,不该被认为是作秀。(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
 +
  
 +
“饥饿24小时”活动能够迅速吸引公众,又能通过体验增强认同感,体现出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目前国内公众捐款主要以救灾捐赠为主,日常捐赠较少,公益慈善组织还需要多通过各种创新做法,培育公众的慈善意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
[[Category:其他非營利機構‎]]
 +
[[Category:社會組織類]]

於 2020年6月14日 (日) 08:38 的最新修訂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英文: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縮寫:CFPA)成立於1989 年,是在民政部註冊、由國務院扶貧辦主管的全國性扶貧公益組織,是中國扶貧公益領域規模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益組織之一。

28年來,中國扶貧基金會通過良好的內部治理、項目管理和社會績效得到了公眾的廣泛認同,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

2007年、2013年在民政部組織的全國基金會等級評審中,均被評為最高等級5A級基金會

2016年9月,《慈善法》頒布後,被民政部首批認定為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

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16年底,累計籌措扶貧資金和物資248.67 億元,受益貧困人口和災區民眾2908.72 萬人次。2018年9月10日,榮獲第十屆「中華慈善獎」。[1] 2018年11月26日,被民政部評定為4A級基金會[2]

發展歷程

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是在民政部註冊的全國性公益慈善組織。1989年3月,中國貧困地區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前身)成立,首任名譽會長系原國家主席、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李先念,首任會長為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

2000年1月,中國扶貧基金會三屆四次理事會確定了「三不一專」原則,即機構不要行政級別、不要事業編制,不進行行政化募捐和項目實施,實行社會化、專業化經營和管理。

2000年以來的中國扶貧基金會,秉承「服務,改變,陽光,堅韌」的文化,致力於建設真正意義的社會組織。經歷了由「官辦」到「民辦」的組織變革;由「粗放」到追求「精細」、「專業」的管理變革;由「泛扶貧」(資助對象不求精準到人)、「項目寬泛」(扶貧項目不聚焦),到直接「瞄準受益人」、「聚焦品牌項目」的項目變革。

今天的中國扶貧基金會,圍繞提升專業品質,追求公益項目實效,在公益經營管理的各個細節層面不斷探索,在經營慈善的道路上日益專業化。基金會以「播善減貧,成就他人,讓善更有力量」為使命,以「經營慈善、篤信管理、將貧困和方法制勝、職業精神「為信念,將貧困和受災地區的弱勢群體,尤其是婦女、兒童以及這些地區的公共設施和社區基層組織列為服務對象,對他們進行直接援助。堅持以最好的產品設計、最大限度地瞄準貧困弱勢人群、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資金的扶貧效益、儘可能地推動受益人參與和制度創新、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資助型國際公益組織為目標,承諾透過在項目參與中學習,注重受益人自信、自尊、自強與自我發展能力的成長。

截至2016年底,累計籌措扶貧資金和物資248.67億元,受益貧困人口和災區民眾2908.72萬人次。

機構項目

基金會的項目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援助型項目,以直接援助為主要形式,有針對性的解決貧困的四大成因,即健康與衛生、教育與成長、社區與生計、災害救援開展援助項目。如小額信貸項目、愛加餐項目、新長城助學項目、愛心包裹項目、緊急救援項目、美麗鄉村項目以及國際援助項目等; 另一類是倡導型項目,主要有中國消除貧困獎、飢餓24、善行者、善行100、人人公益項目、公益未來等,動員更多社會力量關注貧困,參與行動。為推動中國第三部門健康發展,從 2010年起,開始持續資助研究出版《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3]

四大領域

1.健康與衛生:貧困人群的保健水平、健康水平普遍較低。貧困地區的醫療服務不足,醫療保障水平偏低。在邊遠山區,許多兒童在膳食結構單一、營養不足的生活環境中成長,不但正常生長發育受到危害,學習成績也難以提高。貧困人群的健康保障問題,是社會各界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國扶貧基金會於 2000 年、2008 年先後啟動了「母嬰平安120行動項目」、「愛加餐」等項目,通過救助貧困母嬰,關注兒童衛生健康及營養等措施,提高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提高貧困母嬰生命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改善貧困山區兒童營養狀況和生長發育狀況,減少兒童的營養不良率和貧血率;提升貧困地區人口的健康水平。

2.教育與成長:我國老少邊遠地區因自然環境惡劣、地理位置偏僻等因素制約,經濟發展緩慢,許多鄉村小學宿舍年久失修,不僅存在隱患且不能滿足學生住宿需求,近年來的撤點並校計劃加劇了貧困地區學生住宿難的狀況;貧困地區的學生學習用品缺乏;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學生日常生活費面臨困難。

為此,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了築巢行動、愛心包裹、新長城助學等項目,致力於促進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綜合發展,改善生活條件。通過為貧困地區鄉鎮完小援建學生宿舍、圖書室,發放愛心包裹、組織音體美教師培訓、志願者支教及資助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學生等形式,解決貧困地區學生住宿難問題,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小學音體美教學現狀和學習條件,幫助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給貧困學生送去關愛。

3.社區與生計:老少邊貧的貧困弱勢人群,由於缺乏金融支持,或是生產規模小,或是交通不便等原因,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改善生活質量的速度慢。為了讓貧困地區、貧困人群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有更多的發展受益機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努力改善貧困地區基礎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貧困農戶轉變經營模式。

4.災害救援:我國是自然災害多發國家,因災致貧和因災返貧也是致貧成因之一。中國扶貧基金會於2003年開始實施緊急救援項目,減輕貧困災區同胞的疾苦與不安,提升災害響應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倡導和推動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之間在災害救援領域的合作,搭建人道救援網絡,開展減防災培訓,加強相關方的能力建設和網絡建設。2014年,我會緊急救援項目啟動全領域災害管理,包括減防災、備災、災害救援和災後重建等。

公益倡導

2009 年,中國扶貧基金會把推動人人公益作為倡導公眾參與的重點工作方向,陸續發起了面向公眾的愛心包裹項目、「捐一元 . 獻愛心 . 送營養」活動、善行 100 活動、公益未來及益動廣州活動 ;與媒體合作《夢想星搭檔》、《夢想合唱團》、《為了你》、《讓愛做主》、《發現新公益》等大型公益節目;與企業及明星名人合作買一善一、靜新圖書基金、「克服飢餓繽紛體驗——帝斯曼年度慈善義走活動」、「抗擊全球飢餓 50 周年」藝術慈善拍賣活動。中國消除貧困獎評選表彰活動。

2014 年,中國扶貧基金會又組織實施善行者、飢餓 24、「百萬公里,百萬捐贈」公益活動、萬眾網友抗擊埃博拉等,全面推進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社會各界踴躍參與,反響良好。

機構項目簡介

1.愛加餐項目:中國扶貧基金會於2008年啟動「愛加餐」項目,旨在通過營養加餐、愛心廚房和營養宣教等方式,有效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截至2014年,項目覆蓋四川、雲南、湖北、湖南、廣西、貴州、遼寧7個省24個州(市)51個偏遠山區的縣區,為16萬人次貧困地區兒童提供了近3200萬份的營養加餐,建立了600多個標準化的愛心廚房,受益學生約20萬人。

2.愛心包裹項目:該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一項全民公益活動,致力於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小學生綜合發展和生活條件。通過組織愛心包裹捐購、音體美教師培訓、志願者支教等形式,改善農村小學音體美教學現狀和學習生活條件,給孩子們送去一對一的關愛,圓孩子們的童年夢想。依託中國郵政網點和網絡渠道開通了便捷的愛心包裹捐贈站,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只需通過郵政網點、在線渠道捐購愛心包裹(統一的包裹內容和捐贈標準),就可以一對一地將自己的關愛送給需要幫助的人。通過一對一的捐助模式,捐贈人在捐款後可獲得受益人名單,知道自己的錢幫助了誰,標準的包裹內容讓捐贈人知道自己的錢發揮了什麼作用。受益人在收到愛心包裹後也會給捐贈人寫回音卡表示感謝。

3.新長城助學項目: 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以經濟資助為基礎,以成長支持為核心,以「傳遞社會關愛,鍛造自強之才」為宗旨,以培養自立、自強人才為最終目標,幫助特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培養特困大學生完善健全的人格素質,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並回報社會,弘揚社會公益文化、促進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2014年,大學生項目籌款為1375萬元,撥款為1291萬元。截至2014年年底,累積募集23205萬元,直接受益人數累計達12萬多人(次)。已覆蓋了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新長城高中生自強班項目以在貧困高中成立新長城自強班為抓手,為家庭經濟困難高中生提供經濟資助和成長支持,幫他們實現求學之夢。該項目自2007年項目啟動以來,截至2014年12月底,累積募集資金約4133.4萬元,直接受益人數累計達3.52萬人次,幫助1.4萬名高中生完成學業,培養了學生們自立自強的精神,項目已經覆蓋了25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25個縣(市/區)。2014年,該項目籌集善款759.6萬元,受益人數為5528人,其中新生2115人。

4.小額信貸項目:中和農信是一家專注於服務農村中低收入群體的小額信貸社會企業,起源於 1996 年,前身是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信貸項目部,於2008年轉製成公司化運作。 中和農信始終堅守扶貧的使命與宗旨,立足中國農村貧困地區,通過無抵押無擔保的小額信貸模式,助力貧困農戶發展生產,實現夢想,立志於成為中國小額信貸行業的領先者。

5.美麗鄉村項目:該項目致力於搭建鄉村和外部的聯結平台,重估鄉村價值,創造以鄉村為本的發展機會,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把美麗、富裕、有活力的鄉村傳遞給下一代,含三大內容:一是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條件,完善村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村莊居民居住質量;二是保護與發展以村落為核心的建築景觀、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以及生產景觀,把鄉村的「根」留住;三是組建村民合作社,整合村莊資源,提高農村資源利用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推動村莊產業發展,並通過村民共享合作社股份機制,實現村莊共同富裕。

2014 年,該項目籌集善款 1000 萬元,啟動三星陝西富平分享村莊項目,受益 890 人次。截至 2014 年底,美麗鄉村計劃累計募集資金 4000 萬元,項目覆蓋了四川、貴州、陝西 3 個省的寶興、台江和富平 3 縣的 4 個村,累計投入資金807.5萬元,直接為4525人次改善村莊居住、生產環境,提升了村莊的能力建設。

6.溪橋工程項目:2007 年,中國扶貧基金會正式啟動「溪橋工程」項目,旨在為貧困地區修建便民橋。通過架設愛心便民橋,讓過河者有其橋,解決老百姓過河難的問題。截至2014年,累計在 21 省(自治區、直轄市)118 縣建設490 座便民橋,惠及貧困人口近 76 萬人次,累計投入善款 2863 萬餘元。

7.緊急救援項目:我國是自然災害多發國家,因災致貧和因災返貧也是致貧成因之一。中國扶貧基金會於 2003 年開始實施緊急救援項目,減輕貧困災區同胞的疾苦與不安,提升災害響應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倡導和推動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之間在災害救援領域的合作,搭建人道救援網絡,開展減防災培訓,加強相關方的能力建設和網絡建設。2014 年,我會緊急救援項目啟動全領域災害管理,包括減防災、備災、災害救援和災後重建等。

8.人人公益項目:人人公益項目是中國扶貧基金會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在 2014 年聯合發起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為發起方提供公募籌款服務的項目。2014 年,平台共上線項目 151 個,籌集善款 1718 萬元,共有 509507 名愛心網友通過騰訊公益平台參與人人公益項目。

9.公益同行項目:「公益同行」項目是基於中國扶貧基金會汶川、玉樹災後支持 NGO 組織參與災後重建的經驗而設計的 NGO合作發展項目,探索從災後社區陪伴、社區重建向常態化農村社區發展的 NGO 合作模式,項目得到了加多寶集團、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騰訊公益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項目2013年8月啟動,截至2014年底,「公益同行·NGO合作社區陪伴計劃(魯甸)」、「公益同行·NGO合作社區重建計劃(蘆山)」、「公益同行·NGO合作社區發展計劃(貴州)」共支持35個公益項目,項目資金共支出622萬元,四川雲南貴州3省13縣29鄉的7萬餘人受益。2005 年至 2014 年,中國扶貧基金會已累計投入資金 6648 萬元,資助了 208 個公益項目。

10.國際項目:2005年開始,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對外援助,先後在印尼北朝鮮美國巴基斯坦緬甸智利海地日本幾內亞比紹蘇丹非洲之角柬埔寨埃塞十二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援助項目,包括國際災害緊急救援、國際公益醫院可持續運營示範、母嬰保健網絡示範、緬甸胞波大學生助學金項目,埃塞、蘇丹微笑兒童項目等。在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及國際 NGO 組織等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中國扶貧基金會為中國國內 NGO 組織探索國際化援助積累了一些經驗。截至 2014 年 12 月,中國扶貧基金會國際救援投入資金及物資累計已達到 7594 萬元。

11.善行者:善行者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一項公益和運動相結合的大型戶外公益徒步活動。善行者鼓勵大家4人組成一隊,日夜兼程共同克服困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50公里或100公里徒步挑戰,以「每一步都會帶來改變」的信念,動員身邊的人以實際行動支持公益,助力貧困地區兒童全面發展。

12.善行100:「善行100」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大型志願者倡導活動。「善行100」倡導志願者服務100小時,商場提供場地100小時,公眾捐贈善款100元。活動倡導志願者開展公益宣傳和籌款,通過善行傳遞百分百善心,匯聚全社會愛的力量,關愛貧困地區的孩子。活動具體通過高校公益社團招募大學生志願者,利用周末時間在郵局營業網點、商場、超市、賣場等地設立的公益體驗站開展公益項目的介紹與捐贈辦理。

13.公益未來: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支持高校公益社團發展,帶動大學生參與公益,從而促進青年大學生了解公益慈善,培育現代公益理念,推動中國公益未來的發展。並通過校園社團公益活動的開展,培育出一批有理想、有愛心、有能力的中國未來公益的棟樑之才。

14.中國消除貧困獎:中國消除貧困獎的前身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農民日報共同發起主辦。

中國消除貧困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支持:習近平總書記接見2015中國消除貧困獎十位獲獎者併合影留念;[4] 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為第二屆中國消除貧困獎做出重要批示;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為首屆、第二屆、第三屆獲獎者頒獎;汪洋副總理為第四屆中國消除貧困獎獲獎者頒獎;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向首屆、第二屆頒獎大會致賀信,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向第三屆頒獎大會致賀信。中國消除貧困獎在國內首倡分類、專業評獎,組織、評選分立,評委會獨立評選、記名投票,組委會可否決但不能提名等。經中央批准,於今年舉辦了2015中國消除貧困獎評選表彰活動,至此,共舉辦了五屆,共715個單位和個人參評,評選表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袁隆平先生、張近東先生、曹德旺先生、鄧迎香女士、沙吾爾.芒力克許家印先生等49個單位和個人。

15.飢餓24:我們倡導18-60周歲有條件的人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和10月17日扶貧日期間24小時(16日12:00—17日12:00)不吃飯。體驗飢餓,關注貧困並捐出一天餐費幫助受飢餓困擾兒童。體驗者還可以把自己的微信、qq、微博頭像都改為「飢餓24」活動圖標,分享自己的體驗計劃、心得體會等,並邀請好友參加體驗。

16.兒童發展計劃:兒童發展計劃是中國扶貧基金會推出的一項推動貧困地區教育發展,促進城鄉教育公平的公益項目,旨在通過持續性的關愛和支持,幫助貧困地區的農村小學生改善學習生活條件,提升綜合素質能力,助力其全面發展,用持續的關愛陪伴孩子成長。兒童發展計劃是中國扶貧基金會針對貧困地區教育現狀而推出的一項教育扶貧計劃,旨在通過長期、持續性的捐助,為貧困地區農村小學生提供諸如學習及生活條件改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師資水平提高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促使貧困地區的農村小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

17.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捐一元·獻愛心·送營養(簡稱「捐一元」)項目是中國扶貧基金會攜手肯德基必勝客必勝宅急送東方既白餐廳等所屬的百勝餐飲集團自2008年發起的營養救助項目。項目旨在通過營養加餐與愛心廚房等方式,有效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

管理目標原則

最好的產品設計;

最大限度地瞄準貧困弱勢人群

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資金的扶貧效益。

業務範圍

接受資金、物資捐贈及技術援助;

開展各種扶貧濟困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募集扶貧資金和物資;

資助中國貧困社區進行必要的教育、衛生、環境和文化建設;

扶持貧困家庭和人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其素質和能力提高;

促進中國貧困地區與經濟發達地區及海外的聯繫、交流與培訓;

為關心支持中國扶貧事業的組織、企業和個人的扶貧濟困公益活動提供諮詢、代管和服務;

按有關規定設立帳戶,獨立核算,對基金的募集和使用進行管理。

服務對象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服務對象是:

直接援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

直接援助貧困社區的公共設施和社區服務;

直接援助為貧困社區中的窮人提供技術性服務的專業人士和組織。

管理特色

全面預算和公開透明的財務管理

市場化的人力資源管理

合約化的內外部關係管理

流程化的項目管理

可持續的創新管理

人物故事

到高原上扶貧的年輕人

未到玉樹,先聞陳濟滄其名。

中國扶貧基金會負責媒體事務的小姑娘說:「你們到玉樹,一定要採訪一下陳濟滄。3年了,他一直待在玉樹扶貧。

陳濟滄,湖南常德人,中扶貧基金會員工。他在結婚14天後即奔赴玉樹參與災後重建,其長期奮戰在高原地區的義舉,一直被他的同事引為美談。提起陳濟滄,青海扶貧局一名官員讚不絕口:「我認識他。地震那年,我跟他在山上住好幾個月的板房,一起救災扶貧,那小伙子幹事實在。」一位藏民翹起了大拇指,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說:「陳濟滄,夠意思。」

有口碑的公益人不少,但像陳濟滄這麼吃得開的還真不多見。但是,如果你因此對他產生了很高的期待,見面的時候只怕會有些小失望。

「小人物」陳濟滄

8月末,南方正值盛夏,但在高原玉樹之上,已經有幾分秋涼的味道。這一天,面朝大山的玉樹農畜交易市場竣工,這是陳濟滄促成的公益項目之一,耗資不菲,建設過程幾經周折。據說陳濟滄會到場,我滿懷期待地在現場東張西望,忽而有人指着一抹快速移動的黃色身影說:「看,那就是。」

陳濟滄很忙,當時的他正跑來跑去地干着一個後勤組織人員的活。他身材瘦小,皮膚黝黑,穿着一件黃色運動外套,腰間別着一個喊話用的「小蜜蜂」,毫無「范兒」可言,普通得就像一個路人甲。

陳濟滄年近30,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小几歲。在被記者截停後,他的娃娃臉上露出了有點羞澀的笑容,自嘲地說了句:「我就是幹活的、打雜的。」但是,這自稱打雜的人不一會站上了講台,立馬用一種中氣十足、慷慨激昂的語調向一眾高官匯報市場概況。末了,他還不忘加一句要求:「市場面臨着發展問題,我們希望政府繼續支持,讓老百姓早受益、多收益。」

後來,在一次酒醉後,陳濟滄跟人倒苦水說,他操辦那場竣工儀式很不容易,提意見的地方官員很多,但真正幹活的卻沒幾個,他不得已身兼數職,既當爹又當媽,最後還被某官員數落了一通,說他辦事不周。陳濟滄氣憤地說道:「我在現場忙死忙活的時候,他在辦公室里喝茶!」

若論地位、財富,陳濟滄在高官、富人扎堆扶貧的玉樹里排不上號,但正是這個來自民間的不起眼的年輕人,震後3年常駐玉樹,為1.5億元善款籌劃公益項目,並在一場由行政和資本力量主導的公益造城運動中,深層次地思考民間的訴求。

陳濟滄時常到結古鎮及附近的幾個村落調研,他發現,雖然一個現代化的城鎮在快速成型,可牧民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他們依舊在白天把牛趕到草原吃草,晚上沒事就去喝酒、打麻將,沒錢就去找朋友們借。政府給災民重建了基礎設施和房子,但這些東西都不能當飯吃,他們沒有生產資料、生計來源,最後還是會受窮。政府沒來得及關注藏民們的生計,民間可以有什麼作為呢?

按專家們的說法,應該引導藏民組建村民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可是,藏人社區沒有合作經商的傳統,漢人聚居地流行的做法,在玉樹頗有點「水土不服」。這是一個讓駐點扶貧的公益人士普遍頭疼的問題:你認為好的做法,當地不接受,能怎麼辦?

走進藏人社區

幸好,陳濟滄是比較願意開動腦筋的。他在甘達村調查時發現,當問「你們需要什麼」時,女人總會讓他去問自己的男人,而男人總會讓他去問村裡的帶頭大哥。陳濟滄就把有威望的村莊精英聚了起來,想着先給大哥們灌輸先進理念,再鼓搗他們帶領村民一塊奔小康。但他很快發現:沒那麼容易。

巴桑扎西就是一位村莊精英,他在沒多少商業氣息的藏區依靠蟲草生意發家致富,在藏人之中並不多見,可不是一個容易被忽悠的人。面對陳濟滄的提議,他客氣地提出了反對意見:「之前聽說過合作社模式,村里也嘗試過,但從沒分過紅,做的事情也不是我們自己希望做的。」

村莊大佬不會輕信一個外來的毛頭小伙。這時,陳濟滄充分發揚了湖南人「耐得煩」的傳統,三天兩頭往村里跑,跟藏人們喝酒聊天,稱兄道弟。他還不忘反覆告訴大佬們:農民合作社是民主選舉負責人,由村民自己當家做主,賺了錢就是村民自己的。幾次下來,藏人們覺得這漢人小伙的確「夠意思」,說的話也有點道理,便依其言成立了合作社,巴桑扎西當選首屆理事長。

有了合作社,陳濟滄趁熱打鐵,又把大佬們召集到一起,討論這村子有什麼優勢,合作社可以干點什麼。捕捉商機,這是商人巴桑扎西擅長的事,他提議:「災後重建,有很多地方都要修房子,要拉磚、拉水泥、拉沙子,搞個運輸隊吧!」

組建運輸隊,這不在扶貧基金會原本的計劃中,但陳濟滄覺得這想法契合玉樹造城發展的需要,也能保障藏民的生計。在他的協調下,中扶貧重新調整了公益項目,撥出了248萬元為當地添置了車輛,還投入48萬元作為項目的啟動資金。

自己的提議得到了大筆資金的支持,巴桑扎西的積極性也上來了,他放棄了自己的蟲草生意,開始全力為運輸隊拉生意。在他的努力下,甘達村的村民當年就拿到了分紅。目前,甘達村運輸隊發展得不錯,截至今年3月,已經賺了9萬多元。

發生在甘達村的故事,只是陳濟滄業績的其中一起,在玉樹周邊眾多的村莊裡,他總是入鄉隨俗,並很快與當地藏民打成一片,在玉樹的3年裡,除了運輸隊,他還折騰了一個蔬菜大棚、一個奶牛基地、一個農貿市場。這幾個公益項目,地方政府、出資企業與當地藏民都比較滿意。

在藏民看來,陳濟滄像是一個聖徒,他從富饒的平原地區而來,卻願意到高原上與牧民同吃同住,他帶來了組織方式,帶來了資金,甚至從政府處爭取來對村民有利的政策,卻不圖回報。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異鄉人的苦與樂

酒是個好東西。要不是有酒,很難想象平日笑容羞澀、言語拘謹的陳濟滄會如此徹底地發泄出內心的苦悶與豪情。

那一晚,玉樹農畜交易市場竣工了,陳濟滄苦心經營的最後一個公益項目也告完成,他迎來了功成身退的時刻。陳濟滄的藏人老朋友們,在玉樹新城中設宴款待,席間觥籌交錯,懷舊情緒濃烈。陳濟滄來者不拒,酒到杯乾,這時的陳濟滄,言語不再拘謹,「說實話,我沒想到要在玉樹待這麼久,但我就是想着,一定得干出個樣子來!」

「但是,我虧欠我的家人太多了。」說到這,陳濟滄頓了一頓,臉部劇烈抽搐,語音很快變成了哭腔,「那年,我媽初診得了癌症,我卻不在她身邊,只得搭飛機趕回去,我在路上不斷為她念經。」說着說着,陳濟滄痛哭出聲,他說,後來母親的病情出現了轉機,但他很快又要趕回玉樹工作,未能照顧患病老母,他常常心懷愧疚。

陳濟滄說,在玉樹的日子裡,望着雪山草原,他總會思考一個問題,在這偏遠的地方蹲了3年,究竟值不值。他又說,自己在玉樹過得很苦,但在某些時刻里,卻能觸碰到生命的真諦。玉樹很偏僻,離得最近的一個大城市是青海省會西寧,但是,途中重山隔阻,開車須10多小時才能跑一趟。「我開車跑了很多回,在盤山公路上,我看到了,看到了氂牛羚羊禿鷹,看到了草原上無盡的星海。」說這話時,陳濟滄語調放慢,眼望遠方,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靜寂的星夜,「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度,我想明白了,生命不在其長度,而在其厚度,我在玉樹這幾年,是值的!」

陳濟滄這幾年的生活是苦逼的,也是精彩的,而讓人感嘆的是,他將繼續這種苦逼而精彩的旅程—從玉樹下來後,他又被基金會派往了蘆山

「有企業高薪挖我,我不知道我還會堅持多久,也許有一天,我就不做公益了。」說這話時,酒宴已殘,人漸走散,「我也要顧及我的家人,我的生活,但是,我的心裡,永遠有公益。」

飢餓24

活動內容:2014年10月16日是第34個世界糧食日。10月17日,是經國務院批准,我國確定的首個國家扶貧日。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相關機構組織發起的「體驗飢餓—飢餓24全民公益活動」,倡導18-60歲有條件的人於10月16日20:00—10月17日20:00,切身體驗飢餓,以此表達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飢餓人群和貧困弱勢人群的關注。

活動還倡議,體驗者可以邀請三位好友參加體驗,若好友不能完成,可以把微博微信QQ頭像在活動期間改為「飢餓24」活動圖標,捐出一天餐費支持愛加餐項目、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狀況等。

截至16日18時,超過6000萬人次(網友)關注體驗飢餓公益項目[5]

網友質疑

網友質疑挨餓助力公益只是一場作秀,多位網友表示不理解為何要舉辦此 [6] 類活動。一位新浪微博網友表示,「好像我們不吃飯省下來的錢就能解決貧困問題似的。」並稱對方只是藉機「炒作」,「體驗飢餓不如讓吃不上飯的孩子體驗一天溫飽」。   

官方回應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說,飢餓24小時」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的一個公益嘗試,發起該活動的初衷並非為了募款,而是以新的方式讓更多的人關注貧困,「有關注就有力量,就有擺脫貧困的辦法。

各方觀點

「飢餓24小時」公益項目很有創意,該項目更類似此前的「冰桶挑戰」,能讓大家通過娛樂的自主體驗方式去認識公益和公益項目。(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楊團)    關注貧困、扶貧本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飢餓24小時」通過輕巧的方式引發關注,這體現出活動的創意,不該被認為是作秀。(北京大學教授、北大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師曾志)    「飢餓24小時」活動能夠迅速吸引公眾,又能通過體驗增強認同感,體現出活動的意義和價值。目前國內公眾捐款主要以救災捐贈為主,日常捐贈較少,公益慈善組織還需要多通過各種創新做法,培育公眾的慈善意識。(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