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images/9/94/%E4%B8%AD%E5%9B%BD%E7%9F%B3%E6%B2%B9%E5%A4%A7%E5%AD%A6%E7%9F%B3%E6%B2%B9%E5%B7%A5%E7%A8%8B%E5%AD%A6%E9%99%A2.jpeg)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是中国石油大学最早设立的主干院系之一,始建于1953年,曾先后更名石油钻采系、开发系、石油工程系,2001年改建为石油工程学院。经过几代教职工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已成为我国石油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石油石化行业输送了2.1万余名毕业生,足迹遍布海内外各大油田,其中4人成为两院院士,12人成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为国家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录
研究方向
钻井工程新理论新技术、岩石力学、钻井液化学、高压水射流技术及应用、金刚石钻头及其破岩工具研究与开发、采油工程决策、人工举升采油理论与技术、油田化学、物理法采油、油藏数值模拟、油藏驱油机理、煤层气开采等、石油工程测控技术,以及完井及井下作业技术研究等。
师资及学生队伍
现有教职工244人,其中教授63人、副教授72人。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含双聘)7人,“长江学者[1]”特聘教授(含“青年长江”)3人,国家杰青/优青获得者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3人,特聘教授6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高被引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3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4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
现有在校本科生1498人,研究生1192人(含博士研究生228人,硕士研究生857人),留学生635人(来自64个国家,含本科生554人,硕士生63人,博士生18人)。
学院党委下设党支部36个,其中教工党支部9个,党员172人;学生党支部27个,党员612人。
学科及专业设置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排名第一,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
一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二级学科:海洋油气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流体力学、海洋油气工程
本科专业 :石油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和山东省品牌专业,全国排名第一,连续多年被评为A++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2]、海洋油气工程。
2019年3月,所属工程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国际排名不断攀升。
视频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钱江晚报:长江学者,不容玷污,人民网,2018-09-26
-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