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龍子
中国石龙子(学名:Plestiodon chinensis)为石龙子科石龙子属的爬行动物,俗名山弹、石龙子、猪婆蛇、四脚蛇、石龙蜥。[1]
分布于越南、台灣以及中国大陆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一般生活于低海拔山区、平原耕作区、住宅附近公路旁边草丛中、及树林下的落叶杂草中、丘陵地区青苔和茅草丛生的路旁以及低矮灌木林下和杂草茂密的地方。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至103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形态特征
全长一般为207至314毫米。吻钝圆,吻长与眼耳间距约相等。吻鳞大,背面可见部分一般略小于额鼻鳞;上鼻鳞1对,较小,长略大于宽,在中线相接;额鼻鳞一般被额鳞前端分隔,少有相接,一般与前颊鳞相接;前额鳞显著大于上鼻鳞,相接构成中缝沟;额鳞相对地短,其长度约等于额顶鳞与间顶鳞之和,短于从它到吻端的距离;额顶鳞一般大于前额鳞,相接构成鳞沟;间顶鳞1枚,一般比额顶鳞小,将顶鳞分离,直与颈鳞相接;顶眼清晰;顶鳞一对彼此分离;颈鳞1至3对。
鼻鳞小,鼻孔位于鼻鳞中央,将鼻鳞分为前后两半,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缝线;一般无后鼻(偶有1枚);颊鳞2枚,前颊鳞高大于宽,仅略高于后颊鳞,后颊鳞较大,长略大于高,一般与第3枚上唇鳞相接;眶前下鳞2枚;眶后下鳞4枚(偶有5枚);一枚较小的眶前鳞,下面有一列逐渐变小的粒鳞;两枚小的眶后鳞,下面的1枚较大;眶上鳞4枚,第2枚相对地很大,前2枚与额鳞相接(偶有3枚相接);上睫鳞一般8枚,中间部分的眼鳞上缘与上睫鳞相接:下眼睑被鳞.有少数扩大的鳞片,有2行小粒鳞将它与眶下鳞分隔;颞鳞1+2+3,第1列颞鳞相对地小,第2列上颞鳞长,略呈扇形,有的后部宽于前部,第2列下颞鳞与上颞鳞接近或等大,上缘变宽,下缘楔形端与第1列颞鳞和最后枚上唇鳞相接,第3列颞鳞窄长,碎裂为小鳞,在枕部进入耳区;颞部较宽,雄性更肥肿;上唇鳞7枚(偶有6枚或8枚),第1枚与前颊鳞相接,后面5枚唇鳞显著高大于前面的唇鳞,后面的2枚唇鳞等大或最后1枚最大,并接近耳孔部位;下唇鳞6枚;颏鳞中等大,与唇鳞缘仅略长于吻鳞;后颏鳞2枚,不对称,前后排列,后枚大于前枚;颔片3对,内侧缘长显著大于宽;耳孔小,前缘具2至3枚瓣突,周围有18至20枚鳞片;鼓膜深陷。体鳞平滑,圆形,覆瓦状排列。
耳孔后的颈部一周有32至34枚鳞,颈部最细小部一周有鳞26至29枚;环体中段鳞22至26行,一般24行;肛前鳞8枚,中间1对最大,侧面的渐次变小,外侧鳞重叠于内侧鳞之上;肛后侧鳞略有区分,无棱鳞;尾长为头体长的1.5倍左右,尾腹面正中1行鳞扩大,从基部至尾端约90枚鳞片。四肢发达,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端恰相遇,或不相遇,或相重叠;前肢前伸时指端可达眼;腋区覆盖小鳞,前肢基部一周有13至14枚鳞片,腕部有2枚结节鳞,指长顺序为3-4-2-5-1,后肢基部无小鳞,蹠部的一团结节鳞有6枚,后面的最大,后肢基部一周鳞约有18枚,无扩大的结节鳞痕迹;股部后面有和它略相区别的鳞片,膝部有两对大的垫状板鳞、后对最大,有时分离;仅在第Ⅳ趾基部添加鳞行,趾长顺序为4-3-5-2-1;第Ⅳ趾趾下瓣为14至17枚。
石龙子典型的色斑常有5条浅色纵线,背正中一条在头部不分叉,侧纵线由断续斑点缀连而成,背面和腹面散布浅色斑点。石龙子一般生活时成体背面橄榄色,头部棕色,颈侧及体侧红棕色,雄蜥更显著,有的体侧散布黑斑点,腹面白色。幼体背面黑灰色,鳞片边缘色较深,有3条浅黄色纵纹,正中一条起自间顶鳞后端,背侧两条起自眶上鳞向后直达尾部,随个体成长,浅纵纹完全消失或隐约可见,体侧黑斑约跨3至4鳞行,尾部蓝色,腹面色较深。各地区石龙子色斑亦有差异:浙江地区的石龙子生活时体棕色,头部略浅,背部略带灰褐色;自耳孔沿体两侧至尾基部有红棕色纵线纹;雄体生殖季节时更鲜艳,背侧散布黑斑;腹面灰白色。幼体背面灰褐色,体背有浅黄纵条纹3条,至成体则消失。
生活习性
中华石龙子是昼行性地栖型蜥蜴,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同时一日间也有强度波动。适温22℃―38℃,33℃―38℃为活动觅食高峰期,常发现在路旁、田间、土埂或石块不动,伺机捕食。
石龙子春季主要以象鼻 、鼠妇、步行 、金龟 、蚂蚁、叩头 幼虫、蚯蚓、刺蛾幼虫等动物为食,夏季食性更广泛,有叩头 幼虫、鼠妇、蝗虫等,亦吃小蛙、蝌蚪、北草蜥仔蜥等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