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山大学哲学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题活动)原图链接来自 中山大学哲学系 的图片

中山大学哲学系创办于1924年,学科历史悠久,学术传统厚重,是中山大学创建之初最早培植的院系之一。早期的中山大学哲学系名家云集,奠立了极为深厚的学术根基。其中,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研究、吴康先生的西方哲学研究、朱谦之先生的比较哲学研究、李达与何思敬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1]研究、陈荣捷先生的朱子学研究、马采先生的美学研究等,均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奠定了中大哲学系在全国的领先地位。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撤消建制。196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杨荣国、刘嵘、李锦全、胡景钊、林铭钧、章海山、黎红雷、鞠实儿、张伟先后担任系主任。

科研团队

目前中山大学哲学系共有在职教职员工81 人,其中教授29 人、副教授17人。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鞠实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首席专家4人(叶汝贤、冯达文、倪梁康、李宗桂)、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人(李萍、鞠实儿)、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黎红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倪梁康、朱菁)、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李明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鞠实儿、陈少明)、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4人(刘小枫、甘阳、鞠实儿、倪梁康)、中山大学“岭南学者”特聘教授1人(翟振明)、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刘森林、刘虎)。

人才培养

中山大学哲学系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经过几代人的奋斗,目前已经成为国家哲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镇。199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200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入选教育部百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4年,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哲学系位居第五名。 2008年,列入教育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2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中国哲学)。2009年,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2]中,中山大学哲学系位居第三名。

学术交流

中山大学哲学系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先后与哈佛大学莫斯科大学牛津大学意大利帕维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辅仁大学的哲学系或相关学术机构建立起稳定的合作研究关系和人才交流机制。从1986年起,先后聘任的客座教授有:成中英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杜维明教授(哈佛大学)、陈鼓应教授(台湾大学)、洪镰德教授(台湾大学)、Wolfgang Kubin教授(德国波恩大学)、许志伟教授(加拿大维真学院)、霍韬晦教授(香港法住书院)、梁燕城教授(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Lorenzo Magnani教授(意大利帕维亚大学)、陈向教授(美国加州路德大学)、William F. Brewer教授(美国依利诺大学)、黄俊杰教授(台湾大学)、星云法师(台湾佛光山)、圣严法师(台湾法鼓山)、Georges de Schrijver教授(比利时卢汶天主教大学)、Owen Flanagan教授(美国杜克大学)、Helmuth S?rensen Nyborg教授(丹麦奥尔胡斯大学)、Hans Kleine Büning教授(德国帕德博恩大学)、Johan Van Benthem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等。

视频

中山大学哲学系 相关视频

专业的秘密 中山大学哲学系
中山大学哲学系专题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