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园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日友好园林始建于1995年,它的前身是1963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建立的“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这仅有600多平方米的墓地,却牵动了日本的民间和政界,许多日本朋友为之感动,成了日本友人逢访必到、接受教育,增进与中国人民友谊的场所。随着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的发展,日本与方正民间和政界的交往也日渐频繁。县委、县政府抓住这历史性的机遇,加大了对日工作的力度,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外事侨务工作由一般的迎来送往向经济领域的合作,由民间的频繁接触向政府间合作的两个转变。从1990年起的4年多时间里,相继派出5个赴日访问、考察、洽谈团,共20余人出访,广泛地开展了对日外交,进一步宣传了方正。 在方正县的“中日友好园林”内,一座刻有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名字的石碑被立于“日本人公墓”旁。公墓内埋葬了战败后在回国途中死亡的“开拓团”成员。据悉,石碑由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人民币建成。碑上刻有通过日方提供的信息等途径已确认身份的250名逝者。据方正县透露,在日本关东军补给基地所在的方正县遭到苏联军队攻击后,来自日本各地的开拓团成员准备回国,但约5000人由于饥寒和传染病死亡。中方于1963年将尸骨埋葬并建成公墓,但由于不少开拓团成员无法确认身份,墓碑并未刻上其姓名。方正县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王伟表示:“和所属国家无关,死去的日本人也有他们的名字,我们是带着反省历史祈愿和平的想法立碑的。”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出版的《我的见证:200位亲历抗战者口述历史》一书中,读到了一位方正县老人对这段历史的口述回忆。日本人撤时,一般都先杀掉小孩和女人。妇人搂着孩子围成一圈,日本兵从远处向圈里扔手榴弹,没炸死的孩子,还要用刺刀刺死。我知道有一次,那些日本女人甚至硬把自己的孩子按水里淹死,20多个孩子呢!反而是中国人收养了那些可怜的日本孩子。光我们方正就有一千多个,现在,他们都回日本了。”"
介绍
虽然有文章称中日友好园林“免费供游人凭吊、游览”,但方正县人民政府官方微博在2011年8月3日发文表示“中日友好园林并不是一处开放的旅游景点,而是专门接待来访日本团体的。平时大门都是紧锁的,入内需经过县外事部门批准。这里每年都接待日本民间访问团体20余个,其中也有不少日本的中小学生,该园林已成为向他们揭示侵略战争对其本民族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展示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重要场所。”
历史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为达到长期侵占中国东北的目的,日本开始向中国东北大规模移民,即日本政府每年招募大批日本平民组成开拓团,派往中国东北进行“开拓”。1932年到1945年,日本共向中国东北派遣了900多个开拓团,移民22万人。当时方正县是日本在中国东北最大的移民基地,有一个时称“红部”的开拓团总部。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原居住在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林口县、依兰县等地的开拓团民约1万5000多人结伴取道方正县回国,其中绝大部分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等。这些日本妇孺聚集在已经被当地中国居民拆成断壁残垣的“红部”原址。在冬季严寒来临时,因严寒、饥饿和疾病,其中5000余人死在荒郊野外,尸体遍布“红部”及其附近。1946年3月,为防止瘟疫蔓延,方正县当时的治安维持会会长、原满洲国方正县县长郭福翰组织当地人民收集开拓团民尸体,运往炮台山东侧一个天然大坑内就地浅埋。[1][2]
1962年,已经嫁给中国人的“残留妇”(方正县民间对留在当地的日本妇女的称谓)松田千尾在和丈夫开荒时,在炮台山脚下掘出大量白骨。这些白骨正是当年被草草掩埋的原开拓团民的尸骨。松田千尾找到当地政府,希望政府能将这些尸骨安葬起来。当地政府的报告经过层层递交,最终到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日本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而且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1952年订立的《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所以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中日仍处于战争状态。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日本国友好人士推动了兰花外交,对中日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