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芸渔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芸渔港。原图链接

中芸渔港是林园区最大的渔港,属于近海小型渔船作业的形态,除了捕馒苗的小型船只,为数众多的”三角虎”船最为大宗,市府举办海上巡香活动,融合文化宗教、观光打造中芸渔港成特色渔港。

简介

新鲜鱼集市场

中芸渔港是林园区最大的渔港,由于渔作业形态相当多样化,每天早晚各有一次新鲜鱼货交易,捕渔船只进港后鱼贩向船主购买新鲜渔货,就近在中芸桥旁摆起摊子出售,由于鱼货新鲜齐全,吸引许多都市人不远千里而来购买新鲜的海产,成为新兴的观光热点。

每日清晨五点及下午二点渔船满载渔获进港时,中芸渔港挤满鱼贩、摊商及观光客要买”现捞仔”新鲜渔鲜。渔港大楼后方还设有观景台,则可以眺望鲜艳渔船带来的渔港风情及远方的林园石化工业重镇。 [1]

港口设施

中芸渔港位于高雄市林园区凤芸里,系利用中芸溪道下游水域兴建,由1952年起,先后施工十期,至1969年计完成泊地48,000平方公尺,码头998公尺,东西导流堤 171公尺,防砂堤340公尺,护岸635公尺。因鉴于东西防波堤长度不足,港口航道易受漂砂影响,乃列入第一期渔港建设方案予以改善扩建,迄至1984年度止,本港计先后完成东防波堤330公尺,导流堤345公尺,防砂堤 185公尺,海堤100公尺,护岸748公尺,码头 1,457公尺。

改建原港内护岸

1986年度再次改建原港内护岸为码头221公尺,海堤207公尺及疏浚航道泊地等。中芸渔港为一良好之近海渔港,唯港池稍嫌狭长,台风时泊地有欠稳静。在第二期渔港建设方案中,编列改善外廓设施,于1988年度起兴建西防砂堤 344公尺,北防波堤156公尺,改建码头449公尺及航道泊地浚挖等。第三期渔港建设方案继续改善外廓设施,计画再延长东防波堤63公尺后折向西再延长250 公尺,与西防砂堤形成新港口,以改善台风时港内稳静,完成后,本港设施将更趋完善。

东防波堤延长工程

中芸渔港遮蔽不佳,依成大水工所水工模型试验结果,应延长250公尺,第一期125公尺已完工结案,遮蔽效果约达60%,将有效提升中芸渔港港内泊区稳静度,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2]

林园区中芸渔港渔筏泊区兴建工程2021.09.09动土,2023年完工。时任市长陈其迈规划新建泊区由渔业署、市政府共出资3.6亿元打造,将可提供90艘渔船靠泊,以解决中芸渔港拥挤困境。

新建新泊区

3.6亿元打造

由于林园区汕尾渔港位于高屏溪口,航道淤砂严重,如今船筏大多转往中芸港靠泊,汕尾渔港已经很少船筏,现今成了汕尾国小风帆船队训练基地,势将转型。汕尾渔船移泊至中芸渔港内,以致中芸海域拥挤,地方一直疾呼能新建新泊区,以提供安全、静稳水域及码头。经渔业署、市府与林园区渔会多次研议,由渔业署、市府各自出资1.8亿元,选定凤芸宫前海域为新泊区地点。时任渔业署署长张致盛、陈其迈共同主持动土典礼。

新泊区将增加672公尺码头、泊区面积2.81公顷,可靠泊90艘渔船,让渔船停泊时更安全,渔业署最近几年已投入4亿馀元改善中芸渔港软硬体设备,希望工程完成后,能彰显渔业价值,且吸引更多人来观赏美丽海岸

特色渔港

特色渔港养殖业‘台积电’

陈其迈表示,包括汕尾渔港未来的改建工程,以及中芸渔港附近的景观平台、上架场的修建,配合中芸渔港的转型升级,以增加服务渔民的量能。陈其迈说,中芸渔港非常具有特色,例如今年的海上巡香,未来将结合文化、宗教、观光,可以建设成特色渔港;林园区同时也是全国种苗孵育重镇,高雄积极争取台积电半导体大厂进驻高雄,而“养殖业‘台积电’”就在林园,将陆续完成海岸、道路及管线相关工程。 [3]

交通资讯

【客运】
大众运输-客运-搭乘高雄客运、中南客运、往恒春、垦丁路线→林园中芸站下车→步行至中芸港。 【自行开车】

  1. 国道1号高速公路→五甲系统交流道接88快速道路→下25省道出口→右转走凤林二路→直走进入林园乡(省道25)凤林公路→直走接中芸三路→到底T字路口左转→渔港路右转→中芸港 
  2. 高雄建国一路→中山西→直走光远路→凤林路→进入林园乡(省道25)凤林公路→接中芸三路→到底T字路口左转→渔港路右转→中芸港[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