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之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丹东之死》,德国历史剧。格·毕希纳作。1835年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1909年收入柏林出版的2卷《全集》第1卷。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傅维慈译。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丹东之死》为作者代表作,也是生前出版的唯一作品。全剧分4章。于1835年1—2月间花5周时间仓促写成,时值受警方迫害,写成后即出逃。按出版商意见,为能获得检查当局通过,由卡·古茨柯夫作过100余处修改。古茨柯夫事后说:“毕希纳的”真丹东“难以付印,剩下的仅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后加的副标题《法国恐怖统治的戏剧》也未经作者本人同意。
剧本内容取材法国大革命的史实,叙述法国于1793年建立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革命政权后,原是革命元老的丹东依仗对革命有功,脱离人民群众,沉湎于酒色享受。罗伯斯庇尔在雅各宾俱乐部里与丹东等人展开激烈辩论,强调实行恐怖政策和坚决打击敌人的必要性,丹东则反对使用激进的民主专政手段,并和德莫林等人进行叛变革命的活动。为此,议会辩论通过了逮捕丹东的决议,交付革命法庭审讯。丹东在法庭竭力申辩自己无罪,并指责雅各宾党人没有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试图骗取群众对他的同情。群众从他脱离人民和享乐腐化的事实中认清了他,站到了罗伯斯庇尔一边。丹东终于被判叛国罪,在革命广场上斩首处决。剧本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局限性,揭示革命意志薄弱者终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剧中许多辩论和对话,大多是革命法庭上的发言记录,具有强烈的真实性。
作者介绍
格·毕希纳(Georg Buchner,1813—1837),德国剧作家,小说家。生于达姆斯塔特的戈德劳一医生家庭。1831年入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医学,受法国大革命思想影响,开始接触民主运动。1833年入吉森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次年在吉森建立秘密革命组织《人权协会》,撰写和印刷《黑森快报》,提出“对茅屋——和平!对宫廷——斗争!”的口号,指出贫富悬殊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饥饿问题要用暴力来解决。1835年因叛徒告密逃去斯特拉斯堡,开始文学创作。1836年移居苏黎世,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应聘任讲师。生前著有历史剧《丹东之死》,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悲剧《沃伊采克》及中篇小说《棱茨》,并译有法国作家雨果的两个剧本。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丹东之死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