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如乡三山国王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九如乡三山国王庙位于台湾屏东县九如乡的九明社区内,兴建于清朝乾隆39年(西元1747年),是全台历史最悠久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庙宇,目前已被核定为三级古迹,三山国王庙建庙现址至今约有两百多年历史,据文献资料记载全台“三山国王庙”中以九块厝“三山国王庙”神明(王爷公)历史最悠久,且拥有“十三庄”结盟的庙宇地位。三山国王庙建筑格式以闽南官式,建造风格独特,文化艺术及装饰,庙宇的平面空间,除了广阔庙埕采三进、二内埕、二过水、二厢房、二房庙亭独特配置格局。三山国王庙正殿主祀神三山国王后设观音殿奉祀观音菩萨、神农氏,观音殿左侧奉祀注生娘娘,右侧是王爷奶奶,后殿两侧厢房供奉文昌帝君魁星以及开基建庙历届贡献信众神位。[1]
九如三山国王庙每年农历一月十六日定期举办“王爷奶奶回娘家”活动亦为全台独具地方特色之民俗祭典,早期由客家人奉祀,如今成为福佬人的信仰所在,是九块厝社区地缘关系最重要的标志和象征,它见证了九如的开发,更是乡民的精神寄托。[2]
历史沿革
九如三山国王庙,亦称九块厝三山国王庙,是屏东九如三山国王信仰的传统重镇,历史可追溯至清领初期,可说是当地粤籍文化信仰的代表。据文献显示,当地原为平埔族“巴辘社”,约在18世纪中叶后逐渐为汉人取代,成为“巴辘庄”。据当地流传说法,三山国王原为明末清初,潮州移民从广东霖田祖庙带来当地,设草寮祭祀,后曾于明永历5年(公元1651年)建庙。然而现存文献则记载,由乡绅陈庆祥(生卒年不详)为首募捐,在武洛溪南岸建庙,并于清乾隆43年(公元1778年)竣工,成为九块厝的庄庙。然而在约清嘉庆初年(公元1795年至1807年)当地洪水泛滥,冲毁整个村落,三山国王庙宇也遭冲垮,庄民仅带著三山国王神像,移往武洛溪北岸重建聚落,并于现址建造新庙,于清嘉庆12年(公元1807年)竣工。由于当地居民混杂,除潮州移民外,漳、泉移民亦多,信仰混杂。为凝聚力量,各籍移民结盟为“九如十三庄”(原为18庄,后因聚落衰退,缩减为13庄),并以九块厝三山国王庙为信仰圈中心。[3]
“人神联姻”传奇之全台独有‘王爷奶奶回娘家’
三山国王庙中的大王爷于清朝嘉庆24年(公元1819年)与麟洛乡一位姑娘徐秀桃(王爷奶)“人神联姻”的传奇,每年农历元月十六日王爷奶奶都要回娘家,三山国王庙每年宗教盛事‘王爷奶奶回娘家’为全台三山国王庙所独有,极富有历史意义及文化价值,这项民俗文化活动已深入乡间永续举行。[4]
其缘流在于相传是在清道光年间本名徐秀桃的王爷奶奶与大王爷谱出人神恋,联婚之时正值闽南人和客家人争斗最严重的时候,九如是闽南人村庄、麟洛是客家人村庄,九如乡的大王爷与来自麟洛的徐秀桃联姻,因为有了“亲戚”关系,在往后的200多年,成功化解了九如乡与麟洛乡的闽客冲突,这项沿袭百年王爷奶奶回娘家活动,现在也成为屏东县珍贵的文化资产。而庙方指出,除了大年初二恭迎王爷奶奶回娘家,麟洛乡每逢乡内有重大庆典时,也会迎请王爷奶奶回麟洛乡或祖家厝做客一段时间,王爷奶奶穿梭于麟洛庄和九块厝之间庇佑地方子孙,吸引多信众拥簇,形成一项特有的宗教习俗,延续地方的文化活动。[5]
视频
【2014九如三山国王庙 王爷奶奶回娘家麟洛绕境-茶之魔手】
【20140201 公视晚间新闻 九如三山国王庙 王爷奶奶回娘家】
【屏东县九如乡三山国王庙~王爷奶奶回娘家~游后堆巡灯祈福绕境( 内埔乡 )~入 内埔富田五谷宫参香 2018/02/23】
参考文献
- ↑ 九明社区─三山国王庙 屏东县九如乡公所
- ↑ 九如三山国王庙 农业易游网
- ↑ 发展源流--九如三山国王庙台湾宗教文化地图
- ↑ 庙之简介屏东县九如乡公所
- ↑ 流传屏东上百年 王爷奶奶热闹“回娘家”!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