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习水县岷山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站酷网 的图片

习水县岷山学校,说道“岷”字,拆开了读就是山民,代表着地域,也代表着冲破大山的希望。在岷山路,这里有来自全县各乡镇偏远地区的山民和孩子们。岷山学校作为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城区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项目,是一所为保障易地搬迁户随迁子女入学问题而特建的学校,生源主要是易地搬迁贫困户子女,辐射周边就近入学的边缘村、进城务工子女。建校以来,习水县岷山学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通过党建引领教育,以党员教师为抓手,科任教师紧密配合,全体教师同呼吸、共命运,在知民心、解民忧、顺民意、促民教等方面下工夫,让岷山家长和孩子们收获了暖心的教育。

齐心协力解民忧同舟共济解民难

与传统学校不同,岷山学校学生多以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为主,学生家长多数在政府扶持下在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下班时间多为18点后。学生放学回家出现无人监管、督促的窘状。为了家庭生计得以维持,家长不得不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忧虑孩子的学习和安全,致使家长陷入“两难”局面。

“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让易地扶贫搬迁的孩子能上好学,让易地扶贫搬迁的家长能安心。”岷山学校全体教师开始走家串户“地毯式”深入学生家中,“点对点”“面对面”了解学生家中的存在的困难并详细记录在案。

“放学我来做家长!”通过召开支委会、行政会,全体教师多次分析研究决定,在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外开展社团[1]活动,帮家长照管孩子,解决学生“放学早”的问题。

社团就是家,老师就是家长。学校根据学生的结构特点开设了文学、书画、国学、演讲、合唱、篮球等20个社团,将学校近2000名易地搬迁户学生在自主选择与教师辅助相结合的方式下分配到各个社团。学校根据教师的特长将其安排到各个社团任辅导老师,各社团的教师充分利用16点30分到18点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孩子放学后有人管,解了我们的担忧,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在老师办公室,18点后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对老师们说。

为了让孩子们能拥有更专业、更丰富的社团生活,学校还联系了习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专业老师来对合唱、军乐、足球等社团的训练工作进行免费指导。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收获了快乐、家长解决了困难、学校软实力得到了提升。

众志成城守初心奋发向上结硕果

高高的教学楼、宽阔的运动场、各项体育设施……走进岷山学校,新教室、新桌椅、新篮球场等应有尽有。校园到处弥漫着浓郁的学习氛围,各类文化长廊遍布学校走廊,精心布置的各种教育宣传挂图覆盖每个角落,处处洋溢着培养学生自信之心、感恩之心为主的校园文化[2]让这座新学校有了蓬勃的生机。

在建校之初,究竟应该打造一所怎样的学校?学校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不懈努力着,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校园文化构思、打造。通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感恩心,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了最终方向。

岷山学校校长朱大宏介绍,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心理的特殊情况,岷山学校教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多次分析研讨、层层论证,《精准扶贫背景下异地扶贫搬迁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在岷山小学应运而生,并已被遵义市教育局推荐为省级课题。

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奉献与努力,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党员教师们注重政治学习、业务提高,坚持向榜样学习、向优秀看齐。大家创先争优,示范带动。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学校就有多人次在县市级竞赛中获奖。

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资质和潜能,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多渠道、多形式搭建学生成长的大舞台,学校还立项了市级重点课题1个、县级课题2个,成立了县级名师工作室1个。

家校共育显生机恩德并施创佳绩

由于学校学生来自于全县各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性格各异,问题颇多。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班主任、育人导师出新招,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与家长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共同谋划育“新”人的方案。教师的走访全覆盖,无遗漏;教学全普及,无歧视。学生基础差,老师们便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为了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学校分年级,分班级召开家长会,细心讲解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走出问题误区,健康快乐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最好的教育永远在路上。岷山学校一如既往坚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初心,以培养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学生为己任,以党建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紧围绕“狠抓课堂教学、常抓行为习惯”这条主线实施素质教育,以“感恩”为主题深化育人文化,强师德、提师能,让教育扶贫断穷根,让每一个易地搬迁的孩子都能追逐梦想,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