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習水縣岷山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習水縣岷山學校,說道「岷」字,拆開了讀就是山民,代表着地域,也代表着衝破大山的希望。在岷山路,這裡有來自全縣各鄉鎮偏遠地區的山民和孩子們。岷山學校作為習水縣易地扶貧搬遷城區集中安置點配套建設項目,是一所為保障易地搬遷戶隨遷子女入學問題而特建的學校,生源主要是易地搬遷貧困戶子女,輻射周邊就近入學的邊緣村、進城務工子女。建校以來,習水縣岷山學校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通過黨建引領教育,以黨員教師為抓手,科任教師緊密配合,全體教師同呼吸、共命運,在知民心、解民憂、順民意、促民教等方面下工夫,讓岷山家長和孩子們收穫了暖心的教育。

齊心協力解民憂同舟共濟解民難

與傳統學校不同,岷山學校學生多以易地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為主,學生家長多數在政府扶持下在社區公益性崗位工作,下班時間多為18點後。學生放學回家出現無人監管、督促的窘狀。為了家庭生計得以維持,家長不得不在堅守崗位的同時憂慮孩子的學習和安全,致使家長陷入「兩難」局面。

「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讓易地扶貧搬遷的孩子能上好學,讓易地扶貧搬遷的家長能安心。」岷山學校全體教師開始走家串戶「地毯式」深入學生家中,「點對點」「面對面」了解學生家中的存在的困難並詳細記錄在案。

「放學我來做家長!」通過召開支委會、行政會,全體教師多次分析研究決定,在實施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規定的課程外開展社團[1]活動,幫家長照管孩子,解決學生「放學早」的問題。

社團就是家,老師就是家長。學校根據學生的結構特點開設了文學、書畫、國學、演講、合唱、籃球等20個社團,將學校近2000名易地搬遷戶學生在自主選擇與教師輔助相結合的方式下分配到各個社團。學校根據教師的特長將其安排到各個社團任輔導老師,各社團的教師充分利用16點30分到18點的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

「孩子放學後有人管,解了我們的擔憂,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在老師辦公室,18點後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對老師們說。

為了讓孩子們能擁有更專業、更豐富的社團生活,學校還聯繫了習水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專業老師來對合唱、軍樂、足球等社團的訓練工作進行免費指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學生收穫了快樂、家長解決了困難、學校軟實力得到了提升。

眾志成城守初心奮發向上結碩果

高高的教學樓、寬闊的運動場、各項體育設施……走進岷山學校,新教室、新桌椅、新籃球場等應有盡有。校園到處瀰漫着濃郁的學習氛圍,各類文化長廊遍布學校走廊,精心布置的各種教育宣傳掛圖覆蓋每個角落,處處洋溢着培養學生自信之心、感恩之心為主的校園文化[2]讓這座新學校有了蓬勃的生機。

在建校之初,究竟應該打造一所怎樣的學校?學校班子成員及全體教師不懈努力着,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校園文化構思、打造。通過多次討論,最終確定了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感恩心,讓他們健康成長成為了最終方向。

岷山學校校長朱大宏介紹,針對易地扶貧搬遷學生心理的特殊情況,岷山學校教師成立課題研究小組,通過多次分析研討、層層論證,《精準扶貧背景下異地扶貧搬遷學生自信心培養的實踐研究》課題在岷山小學應運而生,並已被遵義市教育局推薦為省級課題。

每一所學校的發展都離不開教師的奉獻與努力,一流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黨員教師們注重政治學習、業務提高,堅持向榜樣學習、向優秀看齊。大家創先爭優,示範帶動。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學校就有多人次在縣市級競賽中獲獎。

為了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資質和潛能,使學生成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多渠道、多形式搭建學生成長的大舞台,學校還立項了市級重點課題1個、縣級課題2個,成立了縣級名師工作室1個。

家校共育顯生機恩德並施創佳績

由於學校學生來自於全縣各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性格各異,問題頗多。針對這樣的「問題」學生,班主任、育人導師出新招,利用課餘時間走訪,與家長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共同謀劃育「新」人的方案。教師的走訪全覆蓋,無遺漏;教學全普及,無歧視。學生基礎差,老師們便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輔導。為了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學校分年級,分班級召開家長會,細心講解教育的重要性。讓孩子們走出問題誤區,健康快樂成長。

「路漫漫其修遠兮」,最好的教育永遠在路上。岷山學校一如既往堅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初心,以培養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學生為己任,以黨建統領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緊緊圍繞「狠抓課堂教學、常抓行為習慣」這條主線實施素質教育,以「感恩」為主題深化育人文化,強師德、提師能,讓教育扶貧斷窮根,讓每一個易地搬遷的孩子都能追逐夢想,揚帆起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