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书事·越天梅雨短长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书事·越天梅雨短长思》是北宋文学家晁说之(cháo yuè zhi)的作品之一。

晁说之是北宋澶州清丰县人。宋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官至中奉大夫、徽猷阁待制。

晁说之出生于世宦名门兼书香门第,高祖晁迥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曾任礼部[1]尚书,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文元。其曾祖、祖父、父亲都是进士出身,在朝中身居显位。其曾祖时,御赐门联,称其家是:"公侯开极品仆射雄蕃廿三尚书多中眷,解状殿奇才神童道学七十进士半上卿",可见其家世之盛。晁说之从小受到家庭熏陶,接受了良好而正统的儒家教育

书事·越天梅雨短长思

为官清正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2],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

1125年,宋金南北夹攻灭掉辽国之后,金国就把矛头指向北宋。面对金人威胁,晁说之痛心地说:"女真小丑,平昔仆役高丽,臣事契丹者,逡巡偃蹇,乃有城下之师,国中之监,何其甚耶!义士痛心,壮士沥血,孰甚于斯时耶!"(《嵩山文集》卷二)

晁说之政治上虽保守,但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不计较个人得失,又颇能体恤百姓。任成州太守时,有一年大旱,收成不好,晁说之减免了全部税收。转运使知道后大发雷霆,坚持只减部分税收,晁税之坚决不同意,"遂丐致仕途去"。

经学研究

晁说之平生致力于经学[3]研究,造诣高深,尤精于《易经》。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兼史学家全祖望称晁说之"湛深经术,亲得司马文公之传"。晁说之继承了司马光象数学思想,写出了《易玄星纪谱》。在晁说之看来,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根源于数字的变化,数字的变化由小到大,归结为三百六十。人们可以从数字的变化中预卜吉凶祸福。晁说之研究《易经》下了很大功夫,在《太极传后序》中说着意研究象数学,历经"三十有四年",才得其要领。

晁说之不仅继承司马光的学说,而且注意学习和吸收当时其他学派的有利因素。晁说之说:"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必日退。"(《晁氏客语》)晁说之注重向当时的"关学"(以张载为首的学派)学习,但更主要的还是学习和接受了"洛学"(以程颢程颐为首的学派) [4]中的一些观点。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易商瞿大传》、《书论》、《易商小传》、《商瞿易传》、《商□外传》、《亲氏易式》、《晁氏诗传》、《诗论》、《晁氏书传》、《晁氏春秋传》、《春秋辩文》、《春秋年表》、《古论大传》、《论语讲义》、《壬寅孝经》、《五经小传历谱》、《周易太极传》、《外传》,均佚亡。《易玄星纪谱》、《易规》、《中庸传》、《景迂生集》。

视频

书事·越天梅雨短长思 相关视频

美女书家方放小草写《书论》,颇富书卷气
山东巨野2011最新宣传片 标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