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村龙舟竞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二龙村龙舟竞渡,又称二龙村扒龙船或二龙竞渡,是礁溪乡二龙村辖下的上庄淇武兰、下庄洲仔尾,共同的传统活动,除了先前准备,二龙村传统祭典,主要有三个部分:祭典上下庄传承有所不同分别如下。
淇武兰祭港典礼:1.祭港仪式(含家户) 2.游港仪式 3.仪式后的龙舟竞渡。(淇武兰有谢神)。维持祭典原型。
洲仔尾祭港典礼:1.迎神2.祭港仪式(含家户) 3.游港仪式 4.仪式后龙舟竞渡。(洲仔尾有迎神、邀请邻近庙宇主神观礼与谢神)。
活动当天,上下庄,当值炉主:于清晨举行龙舟(迎神)、祭港、下水、游港献纸头、而后才是龙舟竞渡、谢神龙船戏。村民:则会祭拜1.祖先、2.地基主、3.犒军、4.听龙舟游港锣声,面对著淇武兰港摆案祭港,可谓是动员全村男女的祭港竞渡活动。
二龙竞渡,是发自二龙村全村的祭港行为,大家熟知二龙竞渡下午会划龙舟,却不知道,二龙村的早上家家户户正在悄悄进行祭港拜拜。二龙竞渡是二龙村的大活动,村民家家户户一早祭祖、地基主、犒军完成后,待听到龙船游港打锣会在家前摆案,面对淇武兰港祭港祈求来年平安顺利、风调雨顺。长久以来村民自发性的祭港行为,是村内流传的民俗文化,供品祭祀规模如七月半,是国内很特殊信仰与民俗文化(政府可没有补助村民家庭任何一毛钱,进行祭港活动)。因为祭港不是拜七月半所以没有插普度旗,这是识别上最大差异。祖先们一直告诉村民祭拜的是河里的神灵,可见家家户户村民祭港,桌案上放有巾衣与冥纸小银。
早上的祭港典礼完成后,下午才会开始竞渡,这个传统民俗活动,由汉人聚落随俗举行后,至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初期举行的日期并不固定,直至1967年开始,龙舟竞渡活动更改在端午节举办。二龙村龙舟竞渡传统上没有发令员、计时员与裁判,双方选手们认为齐位、旗鼓相当时就引锣出发,若有一方未引锣,便需重新开始;行进中若有一方觉得起步慢,不公平而不引锣或没有信心胜利而不引锣,就算对手已经划船到终点拿到镇港镖,也不算赢。只要有一方认为对方违规,竞赛就得重来,胜负由观众和选手自行认定。亦由于这些特色,常被人称为“君子之争”。
由于该活动的特殊性,2001年获交通部观光局列为“国家十二大民俗节庆活动”。2006年获宜兰县政府补登录为“宜兰县民俗文化资产”。
历史沿革
《礁溪乡志》指称,漳州南靖林元旻等兄弟四人,早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由乌石港北边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垦二龙村淇武兰,为汉人入垦兰阳最早者。宜兰县礁溪乡二龙村成为兰阳汉人最早居住开发的地区。
祖籍福建漳州府南靖县船场镇营顶庄,南靖希逊公十一世林元旻,名老,字有年 ; 与弟林元火,名契,字心合 ; 林元辨,名勋,字受田 ; 林元道,名德,字克明,先入板桥,后迁宜兰淇武兰,林元旻四兄弟进入二龙村后寻二龙河边峙高地点,与“番社”淇武兰社为邻,发现此处人烟稀少,土地广大肥沃,水源充沛,有河川可使船只载货进出;陆地可筑一条长堤环绕村庄聚落,在上下段架桥可通往其他村庄聚落,认为是最符合垦殖地区;于是以家族制度共同开垦,拓垦期间与噶玛兰族生活融洽且比吴沙开垦头城早二十年。嘉庆三年(1798年),祖籍福建漳州府和平县安厚镇三径,和邑龙峰头林日隆公十三世皇清待赠林砚(字翰友 考谥温文,地点 顶五房瓦厝底)与其正堂弟十三世林敕(谥正直,地点 九房头)一同开垦洲仔尾地区,而后涂万、谢振老、邱角、李阿发、游东山等五人出资,同在地洲仔尾林共同开垦二龙河下游,取名五股,水运为当时最主要的运输通道可通至武暖石板桥官道、壮围与头城乌石港,南北向省道中山路与东西向二龙村主道路为当时礁溪最早的对外连通道路。
对于二龙村龙舟竞渡的起源,现时不论是宜兰官方文件还是大众主流说法,都强调二龙竞渡与噶玛兰平埔族的渊源,认为这可能是居住于淇武兰、番割田的噶玛兰人聚落间生活兼具娱乐与运动功能的活动或以竞渡方式驱逐水中精怪和祈福超渡溺死亡魂之仪式,目前则认为是噶玛兰人回到淇武兰港,祭拜祖灵与河灵(河中鬼神),举办Laligi海祭或补鱼祭之活动。后来虽汉人入垦淇武兰与洲仔尾(沙洲末端之地)混居,仍然延续著这个习俗。
由葛玛兰族海祭、阿美族捕鱼祭之文献,可得知有多项特征与二龙竞渡完全相同: 1.春末夏初举办,时间并不固定 2.在河边进行,族群有捕鱼用具与船只 3.为男性的活动,女子不能参加祭典 4.祭拜祖先与河海中的灵 5.活动持续两三天以上 6.外地族人均会返乡祭拜河中的神灵(汉人来后称为老大公),参与祭典,像村中的过年。
由以上特征可知,二龙竞渡与葛玛兰族Laligi海飨祭或补鱼祭有非常大的相似性,反推亦可得知葛玛兰族在退往花东前在河边即有Laligi海飨祭或补鱼祭活动。
然而,有些人并不同意二龙竞渡源自噶玛兰人的习俗,如曾任礁溪乡公所秘书的林月昇在1992年时坚决否定二龙竞渡源自噶玛兰人说,并认为过去福建南靖、龙溪一带也曾盛行类似的竞渡。他指出当地龙舟自清朝嘉庆元年开始,当时二龙河堤防尚未修筑,每户后院直通江边,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落水灭顶,为了防止此等惨剧一再发生,就仿照中原古风划龙舟避邪的习俗,在二龙河上划龙舟祭河神。亦有人根据两庄龙船厝的对联等文本强调的屈原传说,认为二龙竞渡与其他汉族地区一样有著纪念屈原的意义。
亦有一说指现时二龙竞渡的仪式与噶玛兰人的原始活动并未完全关连,此说认为虽然二龙竞渡是噶玛兰人所遗留的农暇娱乐活动演进而来,但在汉人不断移入的过程中加入了汉人的传说和信仰,如屈原给楚王吃盐的传说与龙船公镇压水域等,再由村民依照祖先留下来的历史故事、道德观念,口耳相传,再结合环境生活的需要,演变为现时的独特的龙舟竞渡风俗。
据当地1921年出生,日治时期与国民政府交接时代时任的老村长林趖忆述其父林阿江青壮年时(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即清末至日治时期初期约1885年)当时二龙竞渡,最擅“押尾桨 舵”者(舵手)为一名为ga mai的“老番”,亡故后由13邻赖姓的“大箍万”最擅。他印象中番社内多户皆无后裔,多收养汉族。原本番人日本殖民后播迁本县三星、头城大溪与花莲、瑞芳等地,到了太平洋战争后已经无“番仔”踪影。但是,林趖听上辈传云:“番社港仔”(武暖河)西侧的番社番人会沿淇武兰港到乌石港去划船比赛,现今的乌石港是港嘴,而当时他们的划船地点是以往的大千戏院,现在则是头城图书馆一带,后来这条水道淤塞后,划船就转移到打马烟去。此说所持的论据是淇武兰本为番社,后来才变成汉庄,在当地“番社港仔”西侧曾住有连、潘两姓的噶玛兰人,认为汉人入垦混居后仍然延续著噶玛兰人的这个习俗,再与汉人常见的端午节的赛龙舟结合,但主要仍是以祭祀淇武兰港内被尊称为神灵(老大公)与不幸溺毙往生的亲友祖先为主,再加上当地人祖先与噶玛兰人间的丰收后闲暇游戏为辅。其祭港供品规格同七月半[1] ,二龙村家家户户均会祭拜淇武兰港里的神灵,故二龙村一年有两次祭祀普度,上下庄在比赛前均要村民或童男乘龙舟沿著各庄河道游河祭祀,献纸头的地点主要为聚阴处与事故地点,故各庄地点会有所不同,而后才是传统游戏竞渡,屈原是为林趖老村长改为端午节举行后才加入一并纪念。祭港祭拜神灵(老大公)的精神与中港溪洗港(神明压阵驱逐斩杀水鬼)完全不同,二龙村祭港祭拜神灵(老大公)的传统中内含一点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