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京町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京町家
图片来自moshimoshi

京町家是一种主要位于日本京都的职住一体型的住宅样式。京町家多为两层,有时也有三层的京町家。其宽度较窄但长度较长,因此又被称为“鳗鱼的寝床”。根据京都市的定义,“在1950年以前按照传统的木造轴组构法修建的木造家屋”才可称为京町家。大多数京町家都在1864年禁门之变的火灾之后修建。

由于居民的高龄化以及改建为公寓较有经济效益等原因,京町家的数量在战后不断减少。2010年8月,据京都市在全市进行的调查,京都市内共有47735处京町家,其中10.5%无人居住。然而在近年也有重新评估京町家的建筑价值,并且修建仿照京町家的现代民宅的风潮。[1]

京町家的类型分为六种

  • 厨子二阶: 二楼的高度较低,窗户为虫笼窗,多建造于明治后期,又称为中二阶。
  • 总二阶: 二楼高度与一楼相同,窗户一般为木框的玻璃窗,为明治后期至昭和初期的建筑样式,又称为本二阶。
  • 平屋: 一层楼的建筑,不含店铺,中世时期的町家多为平屋,现多称为平家。
  • 三阶建: 三层楼建筑的町家。
  • 仕舞屋: 以前为商店,商店经营结束后转变为居住用的町家。
  • 大塀造: 以围墙围住建筑不直接面对道路,先经过庭院才看到玄关,也称为高塀造。 [2]

京町家的历史要追溯到平安时代

西元794年,仿中国唐代长安的平安京诞生。街道像棋盘一样一格一格整齐划分京都的街区,最大街区划分为左京及右京,最小的街区则为町 ,再将町细分为32区,一区为一户,约130 坪的细长土地就为庶民的居住地。

之后经历室町时代~战国时代~江户时代的朝代变迁、战火烧毁及都市改造,町家的内部空间及外观也渐渐改变成现在我们常看到的町家类型。

京町家的建筑特色

间口

古时京都可算是个人烟稠密的城市,土地征税是以“间口”(宽度)的“间”计算。所谓“间”,是塌塌米的长度,也是古时(甚至现在)日本人量度单位(一般是1.82x0.91米)。人们为了减少缴税,尽量把屋的“间口”收窄。他们比喻这些屋是“鳗の寝床”,即是鳗鱼住的屋。[3]

面格子

“格子”的日语意思不是方格,而是木条子。京都的街道很窄,室内私人空间跟公共空间距离很近。木条子既有装饰之用亦能保障私隐。木条子能透光,室内不点灯也能活动,而架起木条子后,从外面几乎看不到室内。

见せの间

“见せの间”的意思是“可以给人看到的空间”,是指“面格子”之后,建筑物最前的空间。这部分就是“店”, 古时京都人大部分都是前铺后居。“町家”是构成京都街景的重要元素, 很多人都把旧“町家”改成小店或咖啡馆。

锺馗さん

从中国民间故事传流而来,京町家1 楼的屋檐大多会站著锺馗,神情威武地震守著京町家,用以除魔驱邪、远离疾病。[4]

犬矢来

已经越来越少见的结构,一楼外墙与地板之间曲线弧度优雅的构造,一说是避免雨水低落后反弹、另一说则是为了避免沾染马匹奔驰过飞溅起的泥土。

虫笼窗

纵向格子仿佛虫笼的2楼对外窗户,大多是以石灰材质建成,出现于古老一点“厨子二阶”的町屋之中,通风与采光相当良好。

坪庭

京町家室内最有看头的,要数一定会有的坪庭(室内庭院),约莫1 坪大小空间里,是最重要采光与通风的来源,基本上会有的设置有大基石、石灯笼、长青树、手水等。

台所火袋构造

台所就是厨房,进入室内最直接看见的特色空间,室内厨房高而通透直达屋顶,为了防烟、防火的考量而设,同时也能吸取房间热气、并引入光线。

箱阶段

大约为江户时期建筑的京町家才有的特色,利用可抽取箱子组成的楼梯,是旧式生活智慧的表现,至今保存下来的大多还能使用。

百年老字号店

泽井酱油本店:京町家奠定酱油老字号地位

老字号泽井酱油能稳守日本酱油界地位,可能是京町家的魔力引致。泽井酱油本店建于京町家,自创立以来一直未曾搬迁。店主使用传统生产酱油的方法,而在发酵大豆时,房间的温度和建筑材料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所以店主认为京町家对酱油的味道非常重要,亦是一直保留建筑至今的原因。

佐佐木酿酒厂:在京町屋买清酒!

佐佐木酿酒厂是唯一留在京都市中心的酒厂, 其京町屋建筑已有120年历史充满了历史和传统的气息。佐佐木酿酒厂在旧京都市发迹,其清酒非常出色,来到这店一定要入手自家酿造的纯米吟酿清酒。[5]

视频

【京都のお宿】京町家に泊まろう 十四春旅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