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京町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京町家
圖片來自moshimoshi

京町家是一種主要位於日本京都的職住一體型的住宅樣式。京町家多為兩層,有時也有三層的京町家。其寬度較窄但長度較長,因此又被稱為「鰻魚的寢床」。根據京都市的定義,「在1950年以前按照傳統的木造軸組構法修建的木造家屋」才可稱為京町家。大多數京町家都在1864年禁門之變的火災之後修建。

由於居民的高齡化以及改建為公寓較有經濟效益等原因,京町家的數量在戰後不斷減少。2010年8月,據京都市在全市進行的調查,京都市內共有47735處京町家,其中10.5%無人居住。然而在近年也有重新評估京町家的建築價值,並且修建仿照京町家的現代民宅的風潮。[1]

京町家的類型分為六種

  • 廚子二階: 二樓的高度較低,窗戶為蟲籠窗,多建造於明治後期,又稱為中二階。
  • 總二階: 二樓高度與一樓相同,窗戶一般為木框的玻璃窗,為明治後期至昭和初期的建築樣式,又稱為本二階。
  • 平屋: 一層樓的建築,不含店鋪,中世時期的町家多為平屋,現多稱為平家。
  • 三階建: 三層樓建築的町家。
  • 仕舞屋: 以前為商店,商店經營結束後轉變為居住用的町家。
  • 大塀造: 以圍牆圍住建築不直接面對道路,先經過庭院才看到玄關,也稱為高塀造。 [2]

京町家的歷史要追溯到平安時代

西元794年,仿中國唐代長安的平安京誕生。街道像棋盤一樣一格一格整齊劃分京都的街區,最大街區劃分為左京及右京,最小的街區則為町 ,再將町細分為32區,一區為一戶,約130 坪的細長土地就為庶民的居住地。

之後經歷室町時代~戰國時代~江戶時代的朝代變遷、戰火燒毀及都市改造,町家的內部空間及外觀也漸漸改變成現在我們常看到的町家類型。

京町家的建築特色

間口

古時京都可算是個人煙稠密的城市,土地徵稅是以「間口」(寬度)的「間」計算。所謂「間」,是塌塌米的長度,也是古時(甚至現在)日本人量度單位(一般是1.82x0.91米)。人們為了減少繳稅,盡量把屋的「間口」收窄。他們比喻這些屋是「鰻の寢床」,即是鰻魚住的屋。[3]

面格子

「格子」的日語意思不是方格,而是木條子。京都的街道很窄,室內私人空間跟公共空間距離很近。木條子既有裝飾之用亦能保障私隱。木條子能透光,室內不點燈也能活動,而架起木條子後,從外面幾乎看不到室內。

見せの間

「見せの間」的意思是「可以給人看到的空間」,是指「面格子」之後,建築物最前的空間。這部分就是「店」, 古時京都人大部分都是前舖後居。「町家」是構成京都街景的重要元素, 很多人都把舊「町家」改成小店或咖啡館。

鍾馗さん

從中國民間故事傳流而來,京町家1 樓的屋簷大多會站著鍾馗,神情威武地震守著京町家,用以除魔驅邪、遠離疾病。[4]

犬矢來

已經越來越少見的結構,一樓外牆與地板之間曲線弧度優雅的構造,一說是避免雨水低落後反彈、另一說則是為了避免沾染馬匹奔馳過飛濺起的泥土。

蟲籠窗

縱向格子彷彿蟲籠的2樓對外窗戶,大多是以石灰材質建成,出現於古老一點「廚子二階」的町屋之中,通風與採光相當良好。

坪庭

京町家室內最有看頭的,要數一定會有的坪庭(室內庭院),約莫1 坪大小空間裡,是最重要採光與通風的來源,基本上會有的設置有大基石、石燈籠、長青樹、手水等。

台所火袋構造

台所就是廚房,進入室內最直接看見的特色空間,室內廚房高而通透直達屋頂,為了防煙、防火的考量而設,同時也能吸取房間熱氣、並引入光線。

箱階段

大約為江戶時期建築的京町家才有的特色,利用可抽取箱子組成的樓梯,是舊式生活智慧的表現,至今保存下來的大多還能使用。

百年老字號店

澤井醬油本店:京町家奠定醬油老字號地位

老字號澤井醬油能穩守日本醬油界地位,可能是京町家的魔力引致。澤井醬油本店建於京町家,自創立以來一直未曾搬遷。店主使用傳統生產醬油的方法,而在發酵大豆時,房間的溫度和建築材料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所以店主認為京町家對醬油的味道非常重要,亦是一直保留建築至今的原因。

佐佐木釀酒廠:在京町屋買清酒!

佐佐木釀酒廠是唯一留在京都市中心的酒廠, 其京町屋建築已有120年歷史充滿了歷史和傳統的氣息。佐佐木釀酒廠在舊京都市發跡,其清酒非常出色,來到這店一定要入手自家釀造的純米吟釀清酒。[5]

視頻

【京都のお宿】京町家に泊まろう 十四春旅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