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任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任豆
原圖鏈接  


任豆任豆(学名:Zenia insignis Chun)是蔷薇科,仁豆属乔木,高可达20m。小枝黑褐色,散生有黄白色的小皮孔;树皮粗糙,成片状脱落。芽椭圆状纺锤形,有少数鳞片;小叶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被黄色或棕色糙伏毛,花红色,苞片小,狭卵形;荚果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红棕色;种子圆形,平滑,有光泽,棕黑色;花期5月,果期6-8月。 任豆是强喜光树种,喜钙,常见于广西热带石灰岩山地,分布于越南,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任豆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仅可作为行道树、庭园观赏树,其木材可作门窗板材、农具和家具等,枝叶主要为家畜提供饲料,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

乔木,高15-20m,胸径约1m;小枝黑褐色,散生有黄白色的小皮孔;树皮粗糙,成片状脱落。芽椭圆状纺锤形,有少数鳞片,初时被黄色柔毛,后渐脱落。 叶长25-45cm;叶柄短,长约3-5cm;叶轴及叶柄多少被黄色微柔毛;小叶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6-9cm,阔2-3cm,基部圆形,顶端短渐尖或急尖,边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有灰白色的糙伏毛;小叶柄长2-3mm。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被黄色或棕色糙伏毛;花红色,长约14mm;苞片小,狭卵形,早落;萼片厚膜质,长圆形,稍不等大,长10-12mm,阔5-6mm,顶端圆钝,外面有糙伏毛,内面无毛;花瓣稍长于萼片,长约12mm,最上面-片阔8mm,倒卵形,其他的阔5-6mm,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雄蕊的花丝长3mm,被微柔毛,花药长6mm,宽1mm;子房通常有胚珠7-9颗,边缘具伏贴疏柔毛,子房柄长4mm。荚果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红棕色,通常长约10cm,有时可达15cm,宽2.5-3.5cm,翅阔5-6mm;种子长4-9mm,阔7mm,圆形,平滑,有光泽,棕黑色;珠柄丝状,长4mm。花期5月;果期6-8月。 [2]

生长环境

任豆是强喜光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度17-23℃,极端最低温-4.9℃,年降水量约1500mm。

分布范围

任豆分布于中国广西(龙州、宁明、大新、靖西、那坡、德保、平果、田东、隆安等县,田林、凌云、乐业、都安、巴马、环江、阳朔、融水等县)、广东、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湖南南部等地,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函〔2013〕129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关于报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调整和更名申报材料的通知》(保区字〔2018〕41号)文件规定,沿河自治县人民政府、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编制《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论证报告》,现已编制完成,现已形成论证报告文本,为提高调整论证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现将调整论证报告予以公示,请各单位和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 一、公示时间:2019年2月27日至2019年3月8日,共计10天; 二、公示方式:网上公示http://www.yanhe.gov.cn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政府网站) 三、公示意见反馈方式: 1、电话:0856-8220029、0856-8222850 2、电子邮件:228579245@qq.com 3、传真:0856-8220029 4、信件:寄往“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请注明“论证报告意见”字样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论证报告》简介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沿河县)和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务川县)的两县交界地带,地理坐标108°03'48-108°19'42,28°37'26-28°54'30,总面积3111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0543公顷,占总面积的33.9%,缓冲区面积15022公顷,占48.3%,实验区面积5548公顷,占17.8%。保护区是以保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及周边有黑叶猴72群554只左右,是全国野生黑叶猴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野生黑叶猴种群分布地。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区内共有植物365科1005属2454种。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1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黄杉、蓖子三尖杉、闽楠、楠木、任豆、花榈木、红椿、香果树和伞花木9种。有动物253科966属158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叶猴、豹、林麝、白颈长尾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猕猴黑熊大灵猫小灵猫中华斑羚穿山甲鸳鸯雀鹰白尾鹞红脚隼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大鲵胭脂鱼等28种。

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或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的理由

(一)是全面保护黑叶猴及其自然生境的需要 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先后于1988年和2013年进行了二次综合科学考察,并出版了《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1994年)和《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2017年)及发表大量论文,目前保护区资源情况已基本摸清。2003年保护区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后,随即编制了《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4~2015年),该版《总规》是根据《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1994年)中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保护区功能区区划,由于当时本底资源调查技术手段落后、队伍力量薄弱等诸多因素,造成资源调查结果与实际有一定偏差。根据最新科考资料有18群黑叶猴仍分布于缓冲区内,黑叶猴及其自然生境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有必要对保护区现有功能区进行优化调整,将黑叶猴及其自然生境由缓冲区调整为核心区,使其得到更加全面有效地保护。 (二)是提高保护区管护效率的需要 由于原功能区区划不尽合理,将大量村寨、耕地等低保护价值的区域划入缓冲区,面积达保护区总面积的52.4%,使缓冲区大量直接裸漏外露,且无河流、悬崖等天然屏障阻隔;而实验区较小,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3%。管理局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管理该区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反而在核心区的投入较少,导致管护难度大,管护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且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突出。因此,有必要将低保护价值的区域调整为实验区,以减轻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压力,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重要区域的保护工作上,从而提高管护效率。 (三)是缓解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的需要 保护区内人口众多,涉及2县7乡(镇)31村24213人,其中贫困人口达5736人,分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贫困人口数达4153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开展各种产业开发类项目,而大多村寨贫困落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意愿强烈,导致保护管理与社区发展矛盾突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保护区外围村寨、耕地密集的低保护价值区域调整为实验区,便于对该区域进行统一规划,适度、集中、高效开展生态旅游、种养殖等产业,结合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的实施,以缓解资源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促使社区经济和谐发展,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自然保护区调整方案

此次调整为功能区调整,调整前后保护区总面积和外围边界保持不变,调整共涉及龚溪口、务川和凉桥3片区11区块,调整区域面积6302.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20.2%。详见下表。[1]


栽培技术

采种

7-8月,采种宜在荚果由青绿变成褐色时进行。采回果实后经阳光暴晒,果瓣开裂后种子自然脱出,晒干种子翌春播种。

育苗

用干种子播种,播种前可用80℃热水浸泡种子至自然冷却,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播种;未吸水膨胀的种子继续用80℃热水浸泡,直至膨胀为止。育苗地应选择坡度平缓、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用撒播方法进行播种,苗床高15cm左右,纯净黄心土加火烧土(比例为4:1)作育苗基质,用小木板压平基质,用细表土或干净河沙覆盖种子,厚度约0.8-1cm,以淋水后不露种子为宜,再用遮光网遮荫,保持苗床湿润,播种后约7天种子开始发芽出土,经20天左右发芽结束,发芽率75%以上;当苗高达到10-12 cm,有2-3片真叶时即可上营养袋(杯)或分床种植。用黄心土87%、火烧土10%和钙镁磷酸3%混合均匀作营养土装袋。种植后应覆盖遮光网遮阳,冬季用薄膜覆盖保温,防止冻伤苗木;5-9月生长季节每月施1次浓度约为1%复合肥水溶液,10月后应适当控制水肥,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培育1年苗高约60cm,地径约0.7cm,可达到造林苗木规格标准。

栽植

造林地最好选择在广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对土壤无严格要求。栽植株行距2m×3m或3m×3rn,造林密度74-111株/亩。造林前先做好砍山、整地、挖穴、施基肥和表土回填等工作,种植穴长×宽×高规格为50cm×50 cm×40cm,基肥穴施钙镁磷肥1蚝或沤熟农家肥1.5kg。如混交造林,可采用株间或行间混交,任豆与其他树种比例为1:1至1:2为宜。在春季,当气温回升,雨水淋透林地时进行造林。淋足定根水,春季造林成活率可达85%以上。

抚育管理

造林后3年内,每年4-5月和9-1 0月应进行抚育各1次。抚育包括全山砍杂除草,并扩穴松土,穴施沤熟农家肥1kg或复合肥0.15kg,肥料应放至离叶面最外围滴水处左右两侧,以免伤根,影响生长,4-5年即可郁闭成林。抚育时应注意修枝整形,以促进幼林生长。 [3]

病虫防治

病害

烟煤病 烟煤病危害任豆的叶片和枝条,严重时可全株发病。黑色煤状物先在叶正面沿主脉产生,再逐渐扩散至全叶,严重发病的数木,树冠如盖上一层煤烟。农业上,应加强管理,坚持合理施肥,适度抚育除草,以利通风透光,增强数势,减少发病;用药防治白鹅蜡蚕、粉虱、叶螨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减少发病因素;对发病较严重的林分,在发病初期,连续用药2次,相隔10天一次。选用药剂有400-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虫害

鞍象

鞍象成虫啃食幼芽和叶片,专吃叶肉,有的甚至把全叶吃光,只剩主脉,直接影响任豆的抽梢和生长。受害植株要到秋季才能长出-些新叶和秋梢。应保持合理密度,避免过伐、过疏。冬季及早春清除杂草,可消灭越冬幼虫, 5 月上旬成虫出土活动时铲除林地中的杂草、蕨类植物、青冈等第二寄主,阻止成虫补充营养;保护树蛙等天敌;晚上用塑料袋捕捉躲藏到叶子背面的成虫;2月幼虫活动时用灭幼脲 (1:2000)淋烧,2-6月在林地施白僵菌。

八点灰灯蛾

八点灰灯蛾是一种广食性害虫,常间歇性成灾。冬季及早春清除林地的杂草、石块,可消灭部分越冬幼虫及部分蛹;幼虫盛发危害期,夜间用黑光灯诱杀幼虫,可减少虫源;成虫产盛期,摘除卵块,在受害严重的地方,晚间或清晨捕捉幼虫;用5%来福灵4000倍液或BT乳剂500倍液,可控制幼虫危害。喷药应掌握在初孵幼虫群集时进行人工捕杀。

天牛

天牛幼虫蛀干,影响水分和营养输送,主枝受害后易风折,严重者枯死。诱杀成虫。该成虫有趋光性,在羽化盛期,于林内装上黑光灯诱杀成虫。应修剪虫枝。发现被害枝,及时剪除,以杀死枝条内的幼虫;钩杀或毒杀。用铁线顺蛀孔钩杀幼虫。对姓孔较深的幼虫,可用吸水纸或蘸上80%的敌敌畏乳油的药棉塞入孔内,然后用黄土封堵孔口,以毒死蛀道内的幼虫。 [5]

主要价值

科研

任豆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基于其特殊的花被卷迭方式,任豆属对研究含羞草科和蝶形花亚科之间的演化关系,具有较重要的科研价值。

经济

任豆木材淡黄色,纹理直,结构粗,材质轻,容重每立方厘米0.396克,经水浸处理阴干后,能避虫蛀,不开裂不变形,可作桁条、门窗、板材、农具和家具等用材;枝丫作薪柴,木材热值4207千卡/公斤,燃烧烟少火旺。无不良气味,灰少。叶可作稻田绿肥或沤制堆肥;产地群众习惯于把砍收的嫩枝叶直接投放于牲畜栏喂养猪、。 [7]

造景观赏

任豆树形美观,花美丽,可在广东北部公园、绿化小区列植作行道树,孤植或群植作庭园观赏树;在石灰岩地区自然保护小区和风景林片植作景观林树种。适合在广东北部地区列植、片植、群植作公路和铁路景观林带树种。 [3]

保护级别

任豆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由于长期采伐利用,任豆树日益减少,急待保护。广西西南部龙州、宁明、大新、隆安等地石灰岩区域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把任豆列为保护和发展对象。


相关视频

小任的视频


标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