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何文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文田

图片来自uni-century

何文田Ho Man Tin,旧作Ho Mun Tin)是香港九龙九龙城区西部的一个谷地,位于京士柏以北、旺角以东,包括窝打老道山何文田山道。区内主要干道包括培正道佛光街忠孝街公主道窝打老道等,及1号干线穿越何文田。

何文田是一个以住宅为主的社区,私人住宅学校林立,但也有居屋屋苑和公共屋邨。位于何文田附近的加多利山嘉道理道更是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拥有多座西式别墅,是一个高尚住宅区域。区内有不少名校,楼价亦一直居高不下[1],住户包括多位各界名人[2]

历史

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20年)最后一次刊行的《新安县志》还没有“何文田”这个地名,也没有相关记载,估计当时何文田地区人烟稀少。根据《追忆龙城蜕变》一书,何文田于19世纪末期仅有零星居民居住。据说何文田当年为一居民陈何文所拥有,命名该处为何文田,意指陈何文的。亦有记载指当初何文田一带乃何、文及田三姓人共同拥有之地。许舒博士则说何文田原为杂姓村,居民分属六个姓氏。 值得一提的是,二次大战前,黄佩佳先生主编的《新界风土大观》,何文田写作河门田。

1911年广华医院启用,为隔离患有天花的病人,广华医院特别于何文田山麓(今培正道常盛街佛光街交界处[3])兴建一座专为天花病人而设的院舍,当时称为“油麻地痘局”,同时广华医院向当局申请将何文田山拨作医院作安葬天花死者之用。“油麻地痘局”于1920年停用,并于同年8月租予“台山电光炮厂”,其后1921年2月25日炮竹厂火药库发生爆炸大火,酿成32死56伤。1930年代前,该处也有不少坟墓,而现今香港培正中学的位置,亦为当年日占香港时的乱葬岗,但剩下的后山亦于年前铲平。

1960年代,何文田曾为徙置区,安置由中国大陆来的难民。其后何文田发展为一个住宅及学校区。

地理位置及发展

何文田的传统范围仅为加多利山(古称大石鼓)、十二号山(古称红磡山)及采石山之间的谷地(包括今日已不属何文田的染布房街弥敦道之间的旺角地域),即现今亚皆老街以南一段的窝打老道沿线两旁的地区,而该范围之东南的小丘,则因何文田的地名而被命名为何文田山(即何文田街及何文田山道一带)。

除了上述范围外,随着社区发展,原本不在何文田范围的公共设施,亦以“何文田”命名。战后香港政府于何文田山以东南(即公主道的东边)采石山兴建一廉租屋邨,命名为何文田邨,原本在红磡区的采石山十二号山之间的佛光街一带因而被视为“何文田”的一部分。后来爱民邨山谷道邨分别于十二号山老龙坑北部落成,“何文田”的区域更延伸到这些地方,采石山十二号山老龙坑等地名渐渐为人淡忘。而位处红磡西北部的私人楼宇何文田山畔于发售时以位处何文田招徕,有关发展商更被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监管局以错误展示楼宇实际地址处以罚款。

1970年代起,上述地点落成的政府和公共设施,包括何文田政府合署、何文田邮政局、何文田巴士总站、何文田体育馆何文田游泳池[4],都使用“何文田”命名,而土木工程拓展署大楼香港房屋委员会总部香港都会大学,其公布的地址也使用“何文田”,而不是红磡或上述山岗的名称。

2010年代港铁沙中线观塘线延线老龙坑山谷道邨原址兴建车站及上盖物业综合发展,车站命名为“何文田站”,并在2016年10月启用。

建筑

私人屋苑

夹心阶层/居屋屋苑

公共屋邨

文娱、康乐场地

配水库

医疗设施

教育

大专院校

中学

小学

交通干道

参考文献

  1. 东方日报:豪宅Guide:何文田山道贵气逼人. [201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2. 苹果日报:焦点故事:地王效应 港铁通车 何文田再升级. [201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4). 
  3. 1924年何文田地图. uwants.com. 2012年11月4日 [2016年4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26日). ()
  4. 公众游泳池资料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