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鯊齒龍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假鯊齒龍(屬名:Shaochilong)是一屬來自白堊紀晚期中國內蒙古的鯊齒龍科的獸腳亞目恐龍。模式種毛爾圖假鯊齒龍(S. maortuensis)最初於1964年被命名為吉蘭泰龍的一種,[1]但在2009年重新敘述並重新分類成新屬。
屬名是將普通話的「鯊齒龍」直接音譯為英文。為了避免與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us)產生混淆,中文翻譯為假鯊齒龍。
發現和研究歷史
假鯊齒龍的化石來自烏蘭蘇海組(Ulansuhai Formation)。因為該地層物種組成與其下部的蘇紅圖组(Suhongtu Formation)相近,傳統上認為其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早期之末阿普第階至阿爾比階,約1.17億至1.04億年前。但經過放射性定年法測量發現,烏蘭蘇海組將比蘇紅圖组更年輕,年代不會老於白堊紀晚期土侖階,約9200萬年前。
正模標本(編號IVPP V2885.1-7)包含:頭骨碎片(一個腦殼、部分頭蓋骨、方骨、右上頜骨)、樞椎、以及六節尾椎。一個左上頜骨碎片也被歸至本屬,雖然這在2009年時已經遺失了。起初這些標本被認為來自單一個體,但2010年建立了一個選定模式標本,以考慮標本可能來自多個個體的可能性。選模標本由腦殼(IVPP V.2885.1)與部分頭蓋骨(IVPP V.2885.2)組成。
所有的標本都是於1960年中國和蘇聯科學家共同在內蒙古阿拉善盟的毛爾圖附近發現,並於四年後命名為毛爾圖吉蘭泰龍(Chilantaisaurus maortuensis,曾誤譯為「毛兒圖吉蘭泰龍」)。後來這些標本於2000年由Chure非正式地命名為阿拉善龍("Alashansaurus")。Rauhut(2001)和Chure(2002)先後懷疑這些標本不再能被歸入吉蘭泰龍,並提出牠可能是種原始的虛骨龍類。[2]然而於2009年,史蒂芬·布魯薩特(Stephen L. Brusatte)和同僚重新研究、敘述了這些標本,發現牠屬於鯊齒龍科,是該科第一個已知的亞洲物種,並重新命名為毛爾圖假鯊齒龍(Shaochilong maortuensis,亦曾誤譯為「毛兒圖假鯊齒龍」)。隔年發表了一份更全面的敘述及討論。
敘述
編號IVPP V2885.1標本根據其腦殼縫線的癒合狀況來判斷,可能是個成年或接近成年個體。研究人員測量上頜骨齒排的長度,估計身長約5至6公尺,並測量股骨長約61.5公分,推估體重約500公斤。與同科其他物種(包含地球上最大型的陸生肉食性動物)比較之下,假鯊齒龍是種異常小型的鯊齒龍科。然而假鯊齒龍成為白堊紀中期亞洲大型獸腳類的確切證據,提供了關於當時物種生態組成的資訊,並證實原始肉食龍下目持續倖存到白堊紀晚期,而大型暴龍科直到白堊紀的最末期才佔據勞亞大陸的頂級掠食者地位。
頭骨全長約56公分,吻部頂端有一個相當大的嵴,高1公分,上尖下寬,Chure於1998年認為這是獨特的,但這項特徵後來也在嶼峽龍身上發現。方骨未氣腔化,腦殼則高度氣腔化。
根據上頜骨的比例發現牠是吻部相對短的鯊齒龍科;加上其相對小的體型,顯示假鯊齒龍可能擁有與同科其他物種截然不同的獨特生態棲位。
假鯊齒龍可根據以下獨有衍徵從其他鯊齒龍科中鑑定出來:<
- 上頜骨眶前孔(antorbital fossa)變小或幾乎消失
- 上頜骨內側沒有牙周槽(paradental groove)
- 齒間板(interdental plate)背面有深的垂直窩
- 氣腔窩(pneumatic recess)穿透至鼻骨後端
- 額骨上有道深矢狀嵴(sagittal crest)
- 耳前(prootic)背側鼓窩(tympanic recess)前角有一個大的氣腔孔。
參考文獻
- ↑ ()胡寿永. 内蒙古阿拉善旗肉食龙类化石.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4, 8 (1): 42–63 [2020-01-01]. ISSN 1000-3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 (英文)Glut, D. (2003). Dinosaurs - The Encyclopedia - Supplement 3. McFarland Press: Jefferson, 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