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儋州市那大基督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儋州市那大基督教堂被称作海南甚至是全国少有的建筑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基督教堂,也是现存少有的存在牧师楼的基督教堂。它位于那大镇东风路156号,是海南现存较少的中西合璧的教堂建筑,也是儋州那大城区(市区)少有的文物遗迹,作为基督教传入海南传入儋州的历史物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冶基善、林保罗两位牧师到儋州传教时所建。1995年公布为儋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被评为海南省第四批省级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历史建筑。

历史沿革

1885年:儋州、临高一带的黎、汉民众揭竿而起,万州、乐会、陵水、崖州今三亚等地民众纷纷响应。冯子材将军奉命率兵前往镇压。冯子材将军的军队不幸感染了流行性热病,许多士兵不治身亡。无奈之下,患病的士兵跑到冶基善的诊所求药。士兵们喝了冶基善开的药之后,奇迹般的全好了。冯子材将军为了感谢杰尔弥森,答应赠给他一块地建一所医院,还提供了600元的捐助。冯子材的赞助行为表明了中国官方对传教士活动的认同。

1901年到1911年:那大热心教友邓维庆、叶妚英将自家园地奉献给教会建大礼拜堂,由林保罗设计的那大基督主教堂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历经两年,1911年完工。钟楼与其同时建同成。其它附属建筑牧师楼和神学灵修楼六幢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起陆续兴建,历经五年全部建成。

1957年起那大基督教堂及其附属建筑钟楼、牧师楼和神学灵修楼均被县机关单位占用。1987年,根据政策落实那大基督教堂及其附属建筑钟楼、王道琼牧师楼、李惠霖牧师楼、林保罗牧师楼、王约翰牧师楼和神学灵修楼返还儋州市基督教三自会管理使用。

1987年和2005年儋州市基督教三自会筹资,对那大基督教堂及其附属建筑进行8次维修。1995年被儋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在儋州市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那大基督教堂主教堂进行了复查,并做了测量、照相及文字记录等工作。2010年由儋州市文体局和民宗局共同出资维修主教堂和钟楼。

2016年,结合棚户区改造工作,拆除牧师楼周围的其他建筑。2020年,那大基督教堂被评为海南省第四批省级保护单位。

建筑整体

那大基督教堂有主教堂1幢,牧师楼5幢(王道琼牧师楼、林保罗牧师楼、李惠霖牧师楼、王约翰牧师楼、格柏牧师楼)和神学灵修楼1,主教堂为欧式建筑,坐北向南,由传教厅和钟楼组成,建筑面积487平方米。牧师楼和神学灵修楼分布于主教堂北面,均为南北向,其中李惠霖牧师楼为一层建筑,其他牧师楼和神学灵修楼均为砼结构欧式两层建筑,建筑面积492-632平方米不等。

主教堂采用木屋架,结构简单,其剖面形式接近早期基督教时期巴西利卡式,中厅高、侧廊略低的特点,虽然不是典型的横三段、竖三段的构图形式,但是立面窗户的尖劵造型以及隐藏在侧廊屋顶下飞扶壁的应用,钟楼强调的垂直性,都呈现出哥特风格。

美国林保罗牧师来设计图纸和施工指导。建筑材料如钢铁梁架、水泥和地板砖等均由国外运来,而砖瓦、木材取自当地,工人都是儋州人,因此建筑风格因地制宜,哥特建筑风格,传入儋州与本土文化和技术的融合。两者彼此渗透,相互作用。如立面的尖券门、窗采取哥特式风格,但是上部砖的叠涩做法是中国传统形式,屋顶采用本土的辘筒瓦材料。可谓中西合璧是也!

建筑风格

基督宗教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堂建筑[1],在人类建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种教堂建筑随着基督宗教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改变、更新,从而体现出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大体而言,教堂建筑经历了从最初的“地下教堂”和“宅第教堂”到“巴西里卡式”、“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斯拉夫式”、“文艺复兴式”、“宗教改革式”、“巴罗克式”、“罗可可式”,以及“新哥特式”[2]等现代风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