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通天主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千图网 的图片

元通天主堂位于崇州市以西十一公里处,教堂屹立在该镇场中(镇供销社对门)。此堂清代光绪年间,至今近100年。堂的筹建还是由住法传教士谷神父与同元通场的教友:刘专昌、杨公信、曾四令等议定修造,建堂的经费由谷神父赞助,并在本地教友的大力的配合下而竣工,教堂立名为天主堂,教堂的形象设计师以中西合式的结构,门面形象是按天主教的规义制作的图案而精心塑造。

天主堂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占地约1080㎡,大门开于墙上,除开大门山墙外,其余均为全木中式建筑结构。开大门山墙系西式哥特式建筑。山墙最高15米,由此向两边分,山墙上有大门、次门和稍门,门框上悬垂仿木镂空雕花。门柱为罗马柱,上砖阴雕刻楷体对联两幅。前殿后山墙为穴山式。长方格木雕窗柱础为方形抱鼓式。次房为传统中式建筑。稍房为一楼一底木结构传统中式建筑,中式窗,稍方有转角楼底上楼,除前大门山墙外,为全木结构构造。

元通天主堂在崇州近代史上发生过影响较大的事件。现存布局、结构都比较完整,是中西文化,宗教交流现已不多的实物。

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是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崛起而迅速流行起来,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飞券以及新的框架结构支撑顶部的力量[1],使整个建筑高耸而富有空间感,再结合镶嵌有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

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 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五颜六色的花窗玻璃,有些呈三角形,有些则为圆形,我们叫它玫瑰窗。这种建筑则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仿。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2]等。

参考文献

  1. 【顶级建筑】欧洲十大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个人图书馆,2016-01-28
  2. 《科隆大教堂》_纪实台,央视网,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