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先薯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先薯亭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先薯亭

年代;清代

先薯亭位于福建福州乌石山清冷台,是纪念明朝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的。郭沫若曾颂扬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1]

概况

郭沫若曾颂扬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

先薯亭下有一条小路,两石夹峙于路两边,叫"天门"。先薯亭下天门中的一块夹石极似鲸鱼,称"鲸鱼石"。过天门岩壁上有清代画家广陵禹隶书"饮岚"。明朝初年在这里种植"长颈鹿榕",如今盘石而生,根粗叶茂,酷似长颈鹿翘首南天。

清代,金薯种植推广到全国各地。道光年间,福州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亭"以为纪念。

人物

陈振龙(约1543~1619年),长乐县人。年未二十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振龙见当地种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便不顾西班牙政府不许朱薯出口的禁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渡海带回福州培植。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闽中大旱,五谷歉收,振龙让其子陈经纶向巡抚金学曾呈报吕宋种植朱薯之利。金学曾令其觅地试种。振龙父子即依照土人传授种植之法,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空地试种。

4个月后,朱薯子母钩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可以充饥。金学曾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种,大获丰收,闽中饥荒得以缓解。金在陈经纶所献《种薯传授法则》基础上,写成中国第一部薯类专著《海外新传》。闽人感念金学曾之功,将朱薯改名金薯,又因来自"番国",俗称番薯。并在福州福清等地建报功祠,专祀金学曾陈振龙。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又撰《金薯传习录》传世。

旅游

先薯亭交通: 在福州市区,坐16、122(原722)、125(原725)、312、117、106、77路等在乌山站下即可。

相关视频

艺次元:足尖上的福州——乌山之先薯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