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栒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光泽栒子 |
中文学名:光泽栒子 拉丁学名:Cotoneaster nitens Rehd. et Wils. 别称: 亮叶栒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栒子属 |
光泽栒子为蔷薇科栒子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900米至2,9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沟边及杂木林内,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内容
种中文名:光泽栒子
种拉丁名:Cotoneaster nitens Rehd. et Wils.
种别名:亮叶栒子(经济植物手册)
国内分布:产四川西部。生于山坡、沟边或杂木林内,海拔1900—2900米。模式标本采自 松潘。
海 拔:1900-3000
命名来源:[Sarg. Pl. Wils. 1: 156. 1912]
中国植物志:36:175
英文植物志:9:106
系中文名:两列系
系拉丁名:Ser.Distichi Yu
组中文名:单花组
组拉丁名:Sect.Uniflos Yu
属中文名:栒子属
属拉丁名:Cotoneaster
亚科中文名:苹果亚科
亚科拉丁名:Maloideae Weber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3.5米,分枝多而广展;枝暗灰褐色,嫩时被糙伏毛,以后脱落无 毛。叶片卵形或有时椭圆形,长10--20毫米,宽7--15毫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 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上面具光泽,无毛,下面幼时具长柔毛,老时脱落近无毛;叶柄长 2—3毫米,具长柔毛,有时近无毛;托叶线形,有毛,部分宿存。花2—3(8)朵成聚伞 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具长柔毛,花梗长2—4毫米;花直径7—8毫米;苞片线形,有毛; 萼筒钟状,外面具稀疏长柔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或稍钝,外面微具柔 毛,内面无毛或仅先端具柔毛;花瓣近圆形或宽倒卵形,长4—4.5毫米,宽3—4毫 米,先端钝,淡红色;雄蕊10--12,比花瓣短;花柱通常2,稀3,离生,稍短于雄蕊;子 房先端具柔毛。果实椭圆形,直径约7毫米,紫黑色,有光泽,无毛,小核1—2。 花 期5—6月,果期9—10月。
品种分类
此种和散生栒子C.divaricatus Rehd.& Wils.很相近.惟后者叶片多数椭圆形, 果实红色,具小核1—3,果梗较短,可以区别。
栒子属(Cotoneaster Medik. ),蔷薇科,90种,分布于东半球北温带,我国约50余种,分布甚广,但主产地为西南部,大多数可作观赏植物。
部分相关品种
平枝栒子 | 暗红栒子 | 单花栒子 | 钝叶栒子 |
粉叶栒子 | 红花栒子 | 灰栒子 | 矮生栒子 |
水栒子 | 小叶栒子 | 血色栒子 | 栒子属 |
宝兴栒子 | 尖叶栒子 | 麻叶栒子 | 蒙自栒子 |
高山栒子 | 匍匐栒子 | 光叶栒子 | 西北栒子 |
西南栒子 | 细尖栒子 | 黑果栒子 | 丹巴栒子 |
黄杨叶栒子 | 圆叶栒子 | 中甸栒子 | 河北栒子 |
鹤庆栒子 | 长柄矮生栒子 | 川康栒子 | 厚叶栒子 |
华中栒子 | 黄毛钝叶栒子 | 大果钝叶栒子 | 灰毛钝叶栒子 |
大果水栒子 | 大叶两列栒子 | 两列栒子 | 康巴栒子 |
亮叶栒子 | 柳叶栒子 | 麻核栒子 | 大叶泡叶栒子 |
马太鞍栒子 | 毛萼粉叶栒子 | 毛叶水栒子 | 蒙古栒子 |
白毛栒子 | 密毛灰栒子 | 木里栒子 | 木帚栒子 |
耐寒栒子 | 尼东栒子 | 泡叶栒子 | 单核栒子 |
铺茎栒子 | 巴塘栒子 | 球花栒子 | 全缘栒子 |
乳白花栒子 | 散生栒子 | 少果栒子 | 少花栒子 |
地理分布
产四川西部。生于山坡、沟边或杂木林内,海拔1900—2900米。模式标本采自 松潘。[1]
参考文献
- ↑ 栒子——一个可能被你忽略的好品种,搜狐, 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