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刘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中国当代作家刘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1967年到1969年,中苏双方在边界上的若干地方,如乌苏里江上的七里沁岛和珍宝岛,不断发生巡逻队冲突,从对骂到推搡、棍棒武斗等。从1968年开始,中方准备在中苏东部边界进行武装行动。1969年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批准之后,陈锡联部署3月在珍宝岛进行“珍宝岛反击战”,为在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定基调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爆发了激战。面对装备和数量均占势的苏军,中国军队誓死捍卫祖国的领土,经过反复的较量后,中国军队击退了苏军的进攻。此后,苏联在中国的北部边境部署了100多万军队。苏联大军随时可能进攻我国。西线的消息传到了北京,中方认为苏联大规模的进攻即将开始。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开始分散撤离北京。东北平原、蒙古草原、新疆戈壁这些地区无险可守,非常适合机械化军团快速推进。中央下达了一号命令,命令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各级指战员进入指挥位置,军队随时准备打仗。南方地区征集了大量的列车,一旦北方战事吃紧,随时运送南方的部队增援。毛泽东亲自做出了:“加紧生产武器,要准备打仗”的指示。解放军和民兵都在积极联系如何炸毁敌坦克。当时中国尚未有武器可以对抗苏联坦克,只能靠悍不畏死的精神和精巧熟练的技术。民兵干部也在接受游击战的教育,随时对付进入我国境内的苏军。

当时,全国各族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全民皆兵,全民参战,在祖国大地上布下了天罗地网,要把胆敢来犯者一网打尽。于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各级各类学校都积极行动了起来,当然小学也不例外,通安小学的老师们在不放松教学的情况下,给自己的学生一再讲小英雄战士的故事,讲如何消灭敌人的方式方法,刘刚老师更是不亦忙乎!他夜间翻阅资料,扎实备课;白天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抽取大量时间,有时用整个课外活动,把老师和同学们集中到校院里,架起黑板,给师生们教俄语。他用俄语汉语对照的方式讲课。

他教得那样认真,那样有水平:声音宏亮,语言清晰,声声入耳,字字入心;师生们听得那样投入,那样专注。他流利的俄语表达及其书写,令人心悦诚服。他要求大家只要会说俄语(见后)的一些基本语句就行了。

刘刚老师要求大家把学到的俄语教给家里人和亲朋邻居。他的学生把这些俄语说给周边的熟人时,他们都感到新奇,当他的学生说道刘刚老师流利的俄语表达和美观书写时,在场的人无不赞叹!有知情人士道:“刘刚是高中毕业生,在会宁读书时就学俄语,已有六年的俄语功底,他又好学,俄语水平能不高吗?”

刘老师说,这次来犯我国的鬼子都是苏联人,俄语是苏联人的国语。大家遇到敌人时,首先要冷静沉着,要用俄语进行喊话,让敌人放下武器,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其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1)汉语:我们不杀俘虏!

俄语:Мы не убиваем пленников!

(2)汉语:我们宽待俘虏!

俄语:Мы ласково относимся к пленным!

(3)汉语:你们已陷入重围!

俄语:Вы находитесь в сильной осаде!

(4)汉语:出来投降吧!

俄语:Выходи и сдайся!9

(5)汉语:抵抗没有用!

俄语:Сопротивление бесполезно!

(6)汉语:举起手来!举高些!

俄语:Поднимите руку! Поднимите выше!

(7)汉语:一个一个地出来!

俄语:Выходи по одному!

(8)汉语:缴械投降!

俄语:Обезоружить и сдаться!

(9)汉语:缴枪不杀!

俄语:Не убивай!

(10)汉语: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俄语:Обеспечьте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 своей жизни!!

……

从1969年开始,中苏两国进入了全面对抗时期。1970年,中苏边境上两国军队的总数超过了400万。面对苏联79个师的威胁,中国进入全民皆兵的时代

一直到80年代后期,苏联已经病入膏肓,中苏关系开始缓和。1989年,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才开始缓和。仅仅两年后,苏联就走进了历史的坟墓,成了曾经的往事。

想起当初形势紧张,刘刚老师的几句话斩钉截铁,给了学生力量,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口窝跳起来了,两只手攥得更紧了!刘刚老师接着说,同学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智慧勇敢,无往而不胜,敌人人生地不熟,我们熟悉情况,敌人上门找死,我们立刻送他们回老家……

刘老师给我们上俄语课时的情景及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是振奋人心,至今仍历历在目啊。[1]

作者简介

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