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姓入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八姓入闽是永嘉之乱后,中原衣冠南渡,其中有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迁入福建的事件。
晋朝发生永嘉之乱,衣冠士族南渡,林姓、黄姓、陈姓、郑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建安(今建瓯)及闽东晋安(今福州)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闽南沿海扩散。
这是中原地区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第一次大融合[1]!
谬误
中国史籍资源浩如烟海,丰富而翔实,比对各方史书不难发现此说法的漏洞、疏忽之处。关于“八姓入闽”说的几点谬误如下:
时间之差
明代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和清代冯登府的《闽中金石志》都有这样的记载:“登高山上有晋冢三,砖文曰:永康元年(300年),始改晋郡为晋邦。”永康元年要比永嘉年间(307~313年)最迟早8年时间。乾隆年间《兴化府莆田县志》记载:“康熙二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郡城西岩寺建山门,忽划地硅然有声……甃(音zhòu,意为用砖砌)以巨砖。砖上花三面凸起,旁冢太康八年(287年)八月四日作。”太康八年要比永嘉之乱早20年。1984年初在泉州市南安丰州镇旭山村庙下队发掘了晋墓一座,墓砖上印有“太康五年立”,也要早于永嘉之乱10多年。因此,中原汉民南迁进入福建应该是在汉晋之际[2]。
身份之误
衣冠南渡是指中原各郡的显荣家族,意为该家族人才辈出,为人们所仰望者。解放后在福建境内发掘的所有晋墓,都没有碑铭,说明晋代进入福建的汉人身份还达不到望族的地位,南渡的应是汉族地主、豪强。比如抗击孙策军队入闽的詹疆、何雄、张雅等,都只能算作一方豪强。而早期汉民入闽基本上有以下情况:逃命者,如“吴王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避乱者,如“锦田黄氏,泉之世家著姓,始祖隆公,为东汉会稽令。东汉末乱甚,于建安岁,弃职避世入闽”;驻闽将士,如“黄兴,吴孙权将也,与妻曹氏入闽,居邑之凤山(今惠安县内)”;流放的罪人及家属,如“孙策检江左邻郡逃亡,或为公私苛乱者,悉投于此,因是有长乐、将检二村之名”;采药炼丹之道家,值此乱世,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唯有学道,可明哲保身,这个道理,对士大夫阶层有较大的影响,魏晋时晋安郡的霍山(今周宁县)是炼丹家的集中地。
族谱之伪
八姓入闽多见于福建各地的族谱,然修谱者往往为攀附名人、自抬家声、科举进仕,伪造史实的现象普遍存在。况且唐末五代中原大乱,随士族门阀制度的瓦解,谱牒散失,上祖源流失考,大多族谱重修于明清,后世难于一一考证上祖来龙去脉,仅靠口口相传,出现疏漏、添枝加叶的笑话也就在所难免了。
视频
八姓入闽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八姓入闽,莆田人大部分是从河南移民过来的? ,搜狐,2018-11-24
- ↑ 苏姓入闽定居第一人:苏清与南涧寺 ,搜狐,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