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凉州区图书馆

凉州区图书馆位于武威市大什字文化广场电信大楼向西100米处,始建于1926年,重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馆内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设有报刊阅览室、少儿(借)阅室、电子阅览室、综合借阅室、特藏(地方文献)阅览室、自修室等10多个对外服务窗口,实行全开架免费服务。全楼免费WIFI覆盖,也可在电子阅览室免费登录中国知网数据库[1]阅读电子书籍及国际国内重要文献。

目录

基本介绍

凉州区图书馆始建于1926年,重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馆内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设有报刊阅览室、少儿(借)阅室、电子阅览室、综合借阅室、特藏(地方文献)阅览室、自修室等10多个对外服务窗口,实行全开架免费服务。全楼免费WIFI覆盖,也可在电子阅览室免费登录中国知网数据库阅读电子书籍及国际国内重要文献。

现有职工15人,其中研究生1人,大专学历以上人数占93%,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中级职称人员6人,初级人员4人。我们始终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提供平等、专业的服务,全部实行免证入室、免费阅览、免费*。

6月6日“国学经典讲堂”系列公益讲座活动已在我馆正式开班,讲座内容包括《德道经》、《周易》、《大学》、《论语》、《黄帝内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主题,并结合集体诵读经典活动,配合大众科普系列讲座、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讲座。主讲人均为知名专家、专业领域教授、讲师。学习国学经典,将成为市民为自己“充电”的最佳选择,“国学经典讲堂”也将逐步成为图书馆的品牌活动之一。

在2013年全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2]工作中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同年11月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全国第五次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集体。

展厅展馆

综合图书借阅室:是我馆图书收集较完整的综合性借阅室,收集有图书馆1926年建馆以来到馆的各类图书共63210册。年借阅人次达3.5万人,借阅册次达4.24万册。新到馆上架的图书设有新书推介专架。

电子阅览室:2008年,我馆电子阅览室建成,电脑30台电脑全部网络畅通、资源共享、信息健康的免费上网,年到馆人数达4500人左右。同时,设有盲人专用电脑,并为他们提供有声读物,为残疾人接受文化资源提供的场所和条件。

报刊阅览室:负责为读者提供期刊、报纸的阅读服务,年征订报纸、期刊共400多种,设有阅览席位78个,年借阅人次达3.9万人,借阅册次达10.6万册。有管理人员2名。另设过刊阅览室,保存历年过期报纸、期刊,经过登记后按题名字顺排架法上架陈列,有连续性、完整性。报刊阅览室双休日、节假日坚持开放。

地方文献室(特藏室):共收藏地方文献等各类图书19715册,其中:工具书16477册;地方文献:930册;四库全书 :1500册;宛委别藏:120册;全唐书:38册;连环画册 :650册。年借阅人次3000人,借阅册次6800册。负责我市地方文献及各类图书资料的收集管理、查阅及开发利用工作,注重地方文献收藏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为政府机构和群众提供完整详实的图书资料。

少儿借阅室:收集有图书馆1926年建馆以来到馆的各类少儿图书共12500册。年征订报纸、期刊共150多种,设有阅览席位50个,年借阅人次达1.5万人,借阅册次达2.58万册。另外,保存历年过期报纸、期刊,经过登记后按题名字顺排架法上架陈列,有连续性、完整性。是内阅、外借相结合的少年儿童读书、看报、自习的场所。

馆藏实力

现有馆藏图书近16万册,其中图书72349册,期刊合订本 21000册,报纸合订本46200册,较早由1950年至今连续收藏的报刊,图片3800多张,《四库全书》1500册、《宛委别藏》120册,古籍善本和珍贵文献5000多册,地方文献990 册。1949年以前的古籍52册。馆内每年征订报纸186种,期刊159种。近年来,入藏的新书有9000多册, 极大地丰富了馆藏。

实用信息

开馆时间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五 ?早上8:30—下午5:30(中午不休息)

星期六至星期天 早上11:00—下午5:00(中午不休息)

周一闭馆(读者自修室除外)。

地址: 武威市大什字文化广场电信大楼向西100米处。

视频

凉州区图书馆 相关视频

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40周年主题宣传片
图书馆书库介绍

参考文献